地脉能量引导计划的成功,让四界看到了“化被动防御为主动利用”的可能。阿禾在监测站的白板上写下新的构想:“既然能引导地脉能量滋养生灵,我们或许可以打造‘四界共享能量库’,将各界多余的能量储存起来,在需要时跨界调配——比如凡界春耕时缺地脉能,灵界藤林丰收后有多余藤能,就能通过能量库快速支援。”
狐小七立刻响应:“灵界的星感藤可以作为能量库的‘传输纽带’,藤丝编织的能量通道能减少损耗,还能实时监测能量流动。”云芽补充道:“仙界的悬空石阵适合做能量库的核心枢纽,仙晶的储能效率高,还能通过缓冲阀精准控制输出;幽冥界的星焰石则能给能量库提供‘保温层’,防止储存的能量流失。”
夜小影看着白板上的草图,提出细节建议:“能量库需要设置‘分类储存区’,地脉能、藤能、本源能、星焰能特性不同,混存可能引发能量冲突。另外,预备营的孩子们可以帮忙日常维护,比如记录各区域的能量剩余,这也是很好的实践机会。”
四界生灵齐心协力,只用了半个月就建成了四界共享能量库。核心枢纽设在悬空石阵旁,四个分类储存区用不同颜色的能量屏障隔开——淡蓝的地脉能区、淡紫的藤能区、莹白的本源能区、金紫的星焰能区,星感藤编织的传输通道像彩色的丝带,连接着四界的能量节点。
能量库启用的第一周,凡界南部就遇到了“春耕地脉能不足”的问题——稻田的土壤湿度不够,种子发芽率低。阿禾通过能量库的调配系统,向灵界申请了500单位的藤能支援:“藤能有滋养生机的作用,能帮土壤保持湿度,还能促进种子发芽。”
灵界的狐小七立刻启动传输通道,淡紫的藤能顺着星感藤丝带流向凡界南部的稻田。预备营的孩子们跟着阿明,拿着检测仪在田间记录:“种子的发芽率在上升!”“土壤湿度达标了!”不到三天,凡界南部的稻田就泛起了嫩绿,村民们看着长势喜人的秧苗,纷纷来到能量库前,向守护者们道谢。
紧接着,幽冥界的暗河因为雨季来临,星焰能被稀释,水温下降,焰鳞鱼开始聚集在浅水区。夜小影通过能量库,从仙界调取了300单位的本源能:“本源能的稳定性强,能中和暗河中的多余水分,维持星焰能的平衡。”本源能注入暗河后,水温很快恢复正常,焰鳞鱼重新回到深水区,预备营的幽冥小队员们兴奋地数着鱼群,记录下数据变化。
这些成功的案例,让四界生灵更加依赖能量库。凡界的村民会主动上报地脉能剩余,灵界的狐族定期检测藤能储备,仙界的仙修优化仙晶储能效率,幽冥界的修士则维护星焰能保温层。预备营的孩子们成了能量库的“小管理员”,每日轮流记录各区域的能量数据,遇到异常及时上报。
这天傍晚,阿禾带着新守护者团队和预备营的孩子们,站在能量库的核心枢纽旁。看着彩色的能量丝带在枢纽间流动,听着孩子们讨论着当天的能量数据,阿禾笑着说:“这就是‘四界同心’的新模样——不仅一起抵御危机,更一起分享资源,一起让四界变得更好。”
夕阳的余晖透过能量屏障,在地面洒下斑斓的光影。同心树的叶片泛着柔和的光芒,全域监测网的数据流与能量库的传输曲线在屏幕上交织,构成了一幅四界共生共荣的美好画卷。阿禾知道,守护的故事还在继续,而“同心”的信念,会在这样的日常里,变得更加坚定,更加绵长。
喜欢星衍征程录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星衍征程录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