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老五的话,大家的心里就更没底了。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暂时按照老书记说的做。
人们心里惴惴不安地陆续散去,柱子带着几个民兵去刨泉眼,三子、虎子等几个小孩也跟在一旁玩耍。
没费多大劲,泉眼就被刨开了。看到汩汩涌出的泉水,大家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却仍忍不住暗暗希望第二天泉眼别再被封上。
就这样,所有人提心吊胆地过了一夜。
第二天天刚亮,小三子就不见了踪影。家里人以为他去上厕所,并没太在意。没过多久,小三那个二小子小虎子跑回家,气喘吁吁地喊道:“爷、爸爸,泉眼……泉眼又被堵上啦!”
大家一听,心里顿时一沉,不祥的预感扑面而来。
孩子们一传,很快整个屯子都知道了消息。可谁也没有办法,只能先吃饭再说。早饭过后,柱子再次带人前去刨泉眼,大家则心事重重地等待着。
就这样,泉眼刨了又封、封了又刨,反复不止。
直到一月八日早晨,大家惊奇地发现,虽然天气比以往更冷,泉眼却没有再被封上。
这对靠山屯的人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众人终于松了口气,连日来的紧张和担忧也逐渐消散。
可就在第二天,一个犹如天塌般的消息传来了——那时屯子里每家都装有一个有线广播。
一月九日早晨,广播中播报: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于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因病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我们。
当时无论大人小孩,所有人都愣在原地,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大家心中,周总理犹如神明一般存在,怎么可能就这样离去?
人们哭着互相确认,直到大队部通知全体社员到大队集合。
老书记站在瑟瑟寒风中,亲自向大家宣布:周总理真的离开了我们。
顿时,大人孩子泣不成声。老书记哽咽着嘱咐大家先回去,安排好时间,三天后在石头房子礼堂举行告别仪式。
尽管老书记说了“散了吧”,大家却仍不愿离开,还是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寒风中,人们面露悲痛,一些妇女抱在一起痛哭。过了很久,人群才渐渐散去。
三子一家人回到家中,心情沉重。一向坚强倔强的三子爷爷也流着泪说:“我就知道泉眼被封不是好事……可谁能想到,竟是这么大的事!哎,怎么是好,怎么是好!要我这条老命没了都不要紧,总理不能没啊……国家少不了他呀!”
说完这几句,他便躺在炕上,一连几天不吃不喝。
直到三天后的告别仪式,老爷子才勉强起身,摇晃着走向礼堂。
三子爷爷身体素来硬朗,这辈子几乎从没这样倒下过。大人不觉得饿,孩子们饿了也不敢出声。
直到晚上七八点,三子妈才想起做饭,大家也只是随便吃了些。
接连三天,三子妈、柱子媳妇、老五媳妇等妇女都去礼堂帮忙,布置场面、做小白花、扯孝布。
每个人脸上写满悲伤,眼睛又红又肿。
第三天早晨八点整,全屯除了太年幼和年迈不能动的,所有人都聚集到了大队部的石头房子礼堂。
每人胸前别着小白花,左臂缠着黑孝布。广播播放哀乐后,老书记致悼词。压抑多日的人们终于放声痛哭,以最真挚的方式向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告别。
可以说,那是许多人一生中最悲痛的瞬间,甚至胜过自家亲人的离去。
年轻的朋友或许读过《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而靠山屯礼堂中的这一幕,与课文中所写一模一样。敬爱的周总理,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总理逝世带来的悲痛,在很多人心里久久不能散去。那年,靠山屯没有一户人家办喜事,所有原定结婚的日子都推到了下一年。
渐渐地,人们从失去总理的悲痛中恢复过来,生活还要继续。就在大家以为厄运终于过去、悲伤即将远离之时,谁料这竟只是一个开端——
一九七六年,注定是新中国历史上最令人心碎的一年。
七月六日,我们敬爱的朱德委员长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大家不禁暗想:这到底是怎么了?
仿佛是在中国人民的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
然而,更大的悲痛、震惊还在后面——新中国的第一位领导人、带领我们走向和平解放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因病情加重,又因失去周总理、朱老总的悲痛,加上唐山大地震的打击,于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永远离开了我们。
三位伟人在同一年相继离去,他们仿佛早有约定:既一同面对过枪林弹雨,也要在人生最后时刻并肩同行。他们是革命道路上的好领袖、好同志、好伙伴,也是一同离去的好兄弟。
一九七六年,中国人民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悲痛和考验。不仅是三位敬爱的领袖离开了我们,我们翻开那年的日历,上面明确记载着4月份吉林天降陨石雨。这如同原子弹一样的这陨石雨,倾泻在吉林的大地上。
那一年的5月2十九日,云南龙陵7.4级大地震。
那一年的7月28日 震惊全世界的唐山特大地震。重伤16万人 死亡24万人。
那一年的8月16号,四川大地震,那一年的前半年都是巨大的坏消息。
经历过的人每每回忆过来,感觉那就是天塌地陷,万物毁灭一样的上半年。
我们翻遍了历史,那一年那么的不平凡,那么悲痛那么震惊世界。
喜欢东北那些灵异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东北那些灵异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