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那部诺基亚N95的突兀铃声打破了宁静。
李扬瞥了一眼来电显示,是一个香港号码。
他嘴角微扬,似乎早有预料,从容按下接听键。
这个时候来电,吴晋显然也是关注到这一波有关李扬的网络舆情了。
一面之缘,一个建议,在青锋陷入负面舆论时,还能来电话。
果然还是那个义气的吴晋。
“晋哥。”李扬的声音平和,没有丝毫意外。
电话那头传来吴晋标志性的嗓音。
比银幕上听到的更为低沉,带着明显的关切。
“李导,没打扰您吧?我看了网上那些乱七八糟的,说得太难听了!要我说,您别往心里去。不过……”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认真。
“要是《战狼》剧组在军队那边需要打点、需要熟悉部队流程的人帮忙疏通,您千万别客气。”
“我在南京那边,多少还有点关系,认识几个老班长、老领导,跟电视中心的也熟悉,说不定能帮上忙。”
这通电话,这份主动提出动用人脉相助的义气,让李扬脸上露出了真切的笑容。
他没有立刻接话,而是拿起桌上一份厚厚的文件,纸张摩擦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晋哥,”李扬终于开口,语气沉稳,“军区那边,我们已经协调好了,手续基本办妥。说起来,现在《战狼》这个项目,真可以说是万事俱备……”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才缓缓吐出后面四个字:
“只欠东风。”
电话那头陷入短暂的沉默,吴晋似乎在消化这句话的含义。
“而这股东风,”李扬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就是你,吴晋。”
“什么?!”
听筒里传来吴京猛然提高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惊。
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李导,您……您的意思是……让我来当这个男主角?”
也难怪吴京如此失态。
他在香港影坛打拼多年,虽然也拿过“最佳配角”的奖,却始终未能真正担纲大制作的绝对主角。
香港电影圈固有的圈子文化和角色定型,让他这一身硬桥硬马真功夫的演员,机会有限。
最终,他不得不选择自导自演《狼牙》,为自己争取一个站在镜头最中央的机会。
如今,缔造了六亿票房奇迹、被誉为“点金手”的李扬。
竟然亲自邀请他出演这部备受瞩目,甚至未拍先火的《战狼》男一号。
这如何不让他心潮澎湃?
当然,他心中也有疑惑。
“李导,我……我在香港这么多年,说实话,主要都是配角。虽然拿过些奖,但……”
“《狼牙》你也知道,那是我自己捣鼓的。”
“说实话,虽然现在还没上映,但我信心真不多。”
“您这《战狼》,投资、阵容、期待值,完全不是一回事。您真的觉得……我能行?”
这番话,吴晋得有些艰难,却异常坦诚,将一个演员对机会的珍视、对自身价值的审视,表露无遗。
李扬没有直接回答“能”或“不能”,他话锋一转,问了一个似乎不相干的问题。
“晋哥,你在香港待了有些年头了。依你看,现在的香港电影,怎么样?”
这个问题像一把钥匙,精准地打开了另一个话题的匣子。
吴晋在电话那头苦笑了一声,那笑声里带着太多复杂的情绪,是身处其中者的切身之痛。
“李导,不瞒您说,情况……不太好。”
“产量比以前少太多了,我听说去年首轮放映的港产片才51部,这可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最低谷。”
“ 类型也越来越窄,来来去去好像就剩警匪片、动作片和喜剧片了。”
“市场太小,很多中等成本的片子,进不了内地,生存越来越难。”
他的语气带着惋惜,也带着一丝不甘。
“有时候看那些大导演,比如杜琪峰,也被影评人说只能在有限的类型里打转,探索深度。”
“ 感觉……像是被困在了一座城里,外面的人看着热闹,里面的人,却有些……围城自困的意思。”
“围城自困,说得贴切。”
李扬的声音冷静得像一块冰,清晰地剖析着现实。
“ 香港本土市场狭小,过去依赖的外埠市场,比如东南亚,也在萎缩。”
“ cEpA协议本意是好的,但现在看来……\"
“很多中等成本的港片,题材或表达方式上难以符合内地审查要求。”
“无法进入内地市场,等于被扼住了最大的增长通道。”
他顿了顿,让吴晋消化一下,然后继续道:“更重要的是,未来的电影市场,在内地。”
李扬开始列举数据,每一个数字都像一记重锤,敲在吴晋的心上。
“去年,2007年,全国电影票房是33亿多。“
”而今年的2008年,根据有关部门预计,这个数字达到了43.41亿元,增长了整整10个亿,增幅超过30%!”
“这其中,国产影片的票房占比要超过了60%,要连续六年压过了进口片了!”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内地观众愿意为咱们自己的好电影买单!”
“而且,”李扬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笃信。
“这个市场还在飞速扩张。去年全国新增了118家影院,增加了570块银幕,平均每天就有1.56块新银幕诞生! ”
\"到年底,全国银幕总数预计突破4097块!”
“ 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市场,多么惊人的发展速度!”
他话锋一转,谈到合拍片。
“确实,现在有很多香港导演北上拍合拍片。”
“内地的一些投资人,对香港电影、对你们这些有着成熟工业经验的电影人,确实还带着一层‘滤镜’,高看一眼。”
“但很多合拍片有个通病,香港味太浓了。”
“我不是说香港电影的技术和叙事手法不好。”
“恰恰相反,它们很成熟。”
“但问题在于,有些导演,可能并不完全了解内地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观众,他们到底想看什么。”
“时代的审美在变,观众的口味在变。内地这么大市场培育出来的观众,他们的情感结构、家国情怀、笑点泪点,需要深入其中才能真正把握。”
“简单地套用过去的成功模式,一定会水土不服。”
这一番话,如同醍醐灌顶,说得吴晋在电话那头默然不语。
他在香港浸淫多年,太熟悉那种努力调整却总感觉隔着一层的别扭感了。
“所以,京哥,”李扬的声音变得无比诚恳。
“回来吧。别在香港那个越来越小的池塘里扑腾了。”
“内地这片广阔天地,才是你施展拳脚的地方。”
“你的形象,你的身手,你身上那股子不服输的硬汉气质,正是如今内地影坛稀缺的,也是无数观众内心深处期待看到的。”
紧接着,李扬抛出了第二个,或许对吴晋而言更具冲击力的邀请:
“而且,我希望你加入的,不仅仅是《战狼》这一个剧组。我正式邀请你,加入我们‘青锋影业青年导演团’。”
“导演团?”吴晋再次被震惊了。
他没想到,李扬看中的不仅仅是他作为演员的价值。
“没错。”李扬肯定道,“青锋影业不仅仅要拍几部卖座电影。”
“我们要打造的,是一个能够让有才华、有想法的电影人尽情施展的平台。”
“我们有自己的科幻计划,有类型片探索,未来还会有更多元化的项目。”
“在这里,你不仅能演戏,未来时机成熟,你依然可以执起导筒,去拍你想拍的故事。”
“我们会为你,为所有志同道合的伙伴,提供资金、技术、工业体系乃至发行渠道的全方位支持。”
李扬描绘的蓝图,远远超出了一个主演角色的范畴,那是一个关于事业、关于理想、关于未来的承诺。
电话那端,是长久的沉默。
李扬能想象到吴晋此刻内心的波涛汹涌。
从一个小配角的关切,到男主角的邀请,再到一个坚实事业平台的加盟机会,这三级跳般的诚意与看重,足以击穿任何心怀梦想之人最后的心理防线。
“李导……”良久,吴晋的声音再次传来。
那份标志性的硬朗声线里,注入了一种复杂的情绪,是沉甸甸的感动。
是士为知己者死的慨然,更是一种找到方向后的坚定。
“我……我吴晋是个粗人,不太会说漂亮话。”
“您今天这番话,替我考虑得这么周全,把我未来的路……都照亮了。”
他深吸了一口气,仿佛下了毕生最重要的一个决心,字句铿锵:
“《战狼》这部戏,我接了!您这个朋友,我交了!青锋影业,我加入!”
“往后,我吴晋,就跟您干了!”
听着电话那头斩钉截铁的承诺,李扬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青锋电影的未来版图上,一块至关重要的拼图,今夜,已然牢牢归位。
喜欢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