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梭,又是一个三年过去。
归缘寺后院,那个曾因修炼龙爪手而双手血肉模糊、咬牙坚持的少年,如今已长成十四岁的挺拔身姿。
多年的苦修褪去了他脸上的最后一丝稚气,眉眼间沉淀出与年龄不符的坚毅与沉静。
此刻,他正赤着上身,在院中的空地上演练拳法。
他时而拳出如山崩,打出罗汉拳的刚猛霸道,空气中都发出一连串沉闷的爆响;时而五指成爪,撕裂空气,带起锐利的风声,正是已初窥门径的龙爪手。
内劲在他体内奔涌流转,雄浑而精纯,远非寻常同境界武者可比。
这便是修炼《沛元诀》的好处,也是他年仅十四岁,便已踏入内劲大成境界的底气。
“师弟!”
一个敦厚的声音传来,净明端着一盆水走了过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他将水盆放在石阶上,递过一张毛巾。
“师兄。”墨寒收功而立,气息平稳,不见丝毫喘息。
他接过毛巾擦了擦汗,周身蒸腾的热气在清晨的微光中化作淡淡的白雾。
净明的目光落在墨寒精壮的上身,那上面遍布着无数细密的伤疤,有旧有新。
他眼中闪过一丝深深的赞许。
“师弟,你这《沛元诀》当真了得,内劲之浑厚,怕是寻常的内劲圆满都及不上你。”
净明由衷地赞叹道,随即像是想起了什么,好奇地问道:
“对了,师弟,你每日晨练都未曾拉下横练的功夫,如今你的横练境界,到第几重了?”
墨寒想了想,平静地回答:“前几日刚刚突破,应该算是第五重了。”
“第……第五重?!”
净明的声音陡然拔高了八度,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取而代代的是难以置信的震惊。
他脑海中瞬间闪过师父对横练之法的描述。
横练,并非一种具体的功法,而是古武界流传下来的一种最古老、最残酷的肉身锤炼之法。
此法不修内力,只求肉身极致。
其修炼方式堪称自虐是通过挑战极限的艰苦训练,如负重、捶打;
或是更进一步,以身试险,与人、与兽赤身肉搏,在生死搏杀中激发潜能。
每一次修炼,都意味着遍体鳞伤,血肉模糊。
之后再用特制的珍稀药液浸泡,修复损伤,破而后立。
这个过程的痛苦,绝非常人能够忍受。
横练之境,共分十二重,每一重都对应着内功修炼的一个大境界。
譬如墨寒如今是内劲大成,若不动用内力,寻常刀剑劈砍在他身上,虽能破皮,却难伤筋骨。
而横练达到与之对应的第五重,便意味着他可以完全不依赖内力,单凭肉身的强度,就能达到刀剑难伤分毫的恐怖境地!
两者区别,在于内功是修炼一口“气”,由内而外;而横练,是锤炼一副“身”,纯粹的肉身壁垒!
正因其修炼过程太过痛苦,且后期提升难如登天,耗费的资源更是海量,如今的古武界,早已是内功修炼为主流。
即便有人内外同修,也多是将横练作为辅助,能修到第三重便已是毅力惊人之辈。
而墨寒,竟然在主修《沛元诀》的同时,将这自虐般的横练之法,推到了第五重!
净明倒吸一口凉气,暗自咋舌。
他回想起墨寒这些年每日浸泡在药桶中时,那副咬牙隐忍、浑身颤抖的模样,心中既是震撼,又是无比的心疼。
他师弟,究竟是付出了何等可怕的毅力和汗水!
震惊过后,净明松开手,看着眼前神色平静的师弟,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豪情。
“好!好!好!”
他一连说了三个好字,眼神灼灼。
“师弟,你内功根基已然雄厚无匹,肉身强度也远超同僚,拳法爪功亦有小成。”
“今日,师兄便将本寺另一门绝学传授于你!”
说着,他转身走向角落的柴房,不多时,便拿着一把刚刚削制好的木剑走了回来。
那木剑剑身笔直,剑刃处被细心打磨得光滑圆润,虽是木质,却透着一股凛然之意。
“最后一门绝学,是……达摩剑法?”墨寒的眼睛亮了起来。
“正是。”
净明将木剑递给墨含,神色变得庄重。
“罗汉拳刚猛,龙爪手狠厉,而这达摩剑法,重在一个‘意’字。”
他自己也拿起一根长短合宜的树枝,信手挽了个剑花,整个人的气质陡然一变。
原本的敦厚沉稳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飘逸出尘的灵动。
“剑法最重要的是意境。”
净明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达摩剑法,取自祖师面壁九年,静观菩提花开花落之意。“
”它不求杀伐,不重招式,讲究的是心如止水,剑随心动。你的心有多静,剑就有多快;你的意有多远,剑就能走多远。”
净明的动作不快,一招一式都清晰无比。
树枝在他手中,轻柔飘忽,看似毫无力道,却将飘落的树叶精准地从中剖开;
时而又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剑路诡异,封死了所有可能的进路。
他的讲解与动作相合,为墨寒揭开了一个全新的武学天地。
墨寒手持木剑,屏息凝神,将师兄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牢牢记在心底。
当净明演练完毕,墨寒闭上了眼睛。
他没有急着模仿招式,而是在脑海中反复回味着师兄所说的。
“心如止水,剑随心动”。
片刻之后,他动了。
木剑在他手中缓缓刺出,没有风声,没有劲气,平平无奇,仿佛只是孩童的随意挥舞。
然而,一旁的净明瞳孔却微微一缩。
他分明看到,随着墨寒这一剑刺出,他身前三尺内,一片刚刚落下的菩提叶。
竟在空中微微一顿,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而后悄无声息地化为两半,飘然落地。
墨寒的剑,仿佛有了生命。时而如惊鸿掠水,在空中留下一道道优雅的弧线;
时而如游龙戏珠,于方寸之间辗转腾挪,灵动非凡。
他并非在学剑,而是在用自己的身体,去诠释那份“静”与“动”的意境。
禅房的窗后,圆觉静静地看着院中的一幕,捻动佛珠的手指,不知何时已经停下。
他看着那个手持木剑、身形飘逸的弟子,心中既是无尽的欣慰,又泛起了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深沉忧虑。
“这孩子的修炼和武学进展,实在太快了……”老人轻声叹息,目光悠远,“《沛元诀》、横练第五重、罗汉拳、龙爪手,如今连达摩剑法的意境也能初窥门径……这等天赋,放眼整个古武界,怕是也无人能出其右。”
欣慰之余,一丝阴云却悄然爬上他的心头。
“天赋异禀固然是天赐的幸事,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树大招风啊……”圆觉的眼神变得复杂起来。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归缘寺这座小小的庙宇,只是一个避风的港湾。
而外面的世界,那个隐世家族林立、弱肉强食的古武界,对于太过出众的天才,往往并不友好。
嫉妒、贪婪、杀机……这些都是与天赋相伴而生的阴影。
他看着墨寒那张专注而清秀的脸庞,仿佛已经看到了他未来将要面对的风雨。
“小寒,为师能护你一时,却护不了你一世。未来的路,终究要靠你自己去走。”
圆觉缓缓闭上眼睛,重新捻动起手中的佛珠,只是那速度,比往日慢了许多。
仿佛每一颗佛珠的转动,都承载着千钧的重量。
院中,少年剑舞菩提下,不知前路风雨来。
喜欢源灵记之古武风云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源灵记之古武风云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