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冬雪覆盖江城的街头,顾晚澜又一次悄然现身在少年工坊的课桌前。
她并未穿着一贯的西装,而是裹着一件灰色长呢大衣,坐在旧桌前,面前摊开一本关于新能源系统的初阶教材。
这是“澜光计划”公益教育板块的第五次下沉试点。
试点地点:江城城西的棚改边缘地带。
那是一片被新城区甩在后头的灰色地带,狭窄街巷交错,孩童们在废弃工地搭起简易课堂,教师多数是大学志愿者和退休职工。
“你是顾阿姨?”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问她。
“是我。”她笑。
“你真的是电视上那个?”
“我不属于电视。”她轻轻揉了揉女孩的发顶,“但我可以属于你。”
……
她在这里待了一整天。
给孩子们讲“太阳能如何发电”,教他们组装简易风车。
她把复杂的物理原理拆解成图案卡片和拼图游戏,让最小的孩子也能听得懂、玩得起。
午饭是和大家一起吃的白菜米饭和红薯粥。
没有桌布,也没有瓷碗。
她坐在塑料小凳上,一边吃一边跟旁边孩子聊未来想做什么。
“我想做像你一样的人。”一个男孩说。
“我不够厉害。”她摇头。
“你已经是光了。”
她顿了一下,把筷子放下,说:“如果你愿意,我把这束光也交给你。”
教室墙角贴着孩子们画的梦想墙。
有人画了“太阳基地”,有人画“未来学校”,还有人画了一棵巨大树干,上面站着很多人,树根写着三个字:顾晚澜。
……
晚上十点,她独自走出工坊。
一束灯光照亮前方的雪地,脚印一路延伸。
她回头看,那群孩子仍在窗前向她挥手。
有人在窗上写下几个字:
“澜姐,谢谢你。”
她在雪地里站了一会儿,忽然摘下耳边的耳钉,塞进信封,交给门口守夜的小女孩。
“以后你戴着它,记得,不要怕黑。”
小女孩眼睛亮晶晶的,紧紧抱住信封。
她点头:“我会记住你的话。”
……
这一夜,有摄影志愿者悄悄记录下了这张照片:
雪夜里,她背影瘦削,脚下却有光。
第二天,这张照片刷屏无数社交平台。
评论区里,全是“她点亮了我”、“她让我决定重读夜校”、“她让我重新相信母亲能靠自己也很强大”。
#她的微光,被世界点亮#登上热搜第一。
她本人却未作任何回应。
她在笔记本上写下两句话:
【星星之所以璀璨,不是因为强大,而是因为不放弃彼此的光。】
【如果我们都愿意努力微光,终将照亮整片天空。】
……
几日后,“澜光计划”被教育部批准为“未来社区教育体系样板工程”,并将在全国八个试点城市陆续推行。
新华社发表特别评论:
【她并不呼唤奇迹,她就是一群普通人正在发生的奇迹本身。】
与此同时,国际公益教育论坛也向顾晚澜发出主旨演讲邀请。
她依旧谢绝,只是寄回一句话:
【我更愿意出现在一张小学生的草图里,而不是演讲稿里。】
而那群孩子,正在长大。
他们也会成为新的光,去点亮属于自己的世界。
第三十八章完。
喜欢你错过了整个世界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你错过了整个世界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