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影集团总部,秋意渐浓。
顾晚澜离世已满一年,留给世界的,不只是身影,还有一条已被点亮的道路。
今天,是“顾晚澜可持续影响力论坛”的启动日。
来自各国的经济学家、政策顾问、企业家、青年代表齐聚一堂。
主持人宣布启动词时,全场肃静,一道高大雕塑揭幕:
那是顾晚澜微笑望向前方的神情。
雕像底座镌刻着一句话:
【真正的远见,是愿意在看不到尽头的地方,继续播种。】
……
论坛第一环节,邀请了五位“星澜改变者”。
第一个发言者是卢卡斯,一位来自拉丁美洲的教育改革志愿者。
他哽咽着说:“我来自毒品泛滥的地区,是顾女士在2018年发起的‘迷雾学校’项目,把我们重新带回课堂。”
“如今,我是三个国家教育项目的负责人。”
“我愿用余生走她走过的路。”
……
第二位是一位印度残疾女性企业家,她将手掌按在胸口:“顾女士教会我,自尊不是他人给的,是我自己活出来的。”
第三位,是一位伊拉克战地摄影师,因顾晚澜“女性安全摄影计划”得以完成对冲突区的长期纪实。
第四位,是非洲某国总统特别顾问,他从“澜影奖学金”一路读到剑桥,回国助力母国建设。
他说:“她对我说过一句话——‘不是你欠世界一个解释,是世界该听见你的声音。’”
全场静默。
第五位,则是一位中国本土环保志愿者,一位再普通不过的青年。
他曾在澜影基金城市垃圾改造项目里做基层清运员。
“我从她那学到的第一课,不是领导力,而是‘别人不愿弯腰的地方,你愿不愿试着伸手’。”
“她留下的是一种勇气。”
……
会场外,是一条“晚澜步道”。
它模拟顾晚澜生前所走过的路线,每一米都有她当年的语录打在石碑上。
“一个人能走多远,不取决于脚步,而取决于初心。”
“如果没有光,就自己成为光。”
“你不需要在万众瞩目中才有价值,你静静守着一方天地,也在改变世界。”
沿途有人驻足、有人沉思、有人默念。
一位年轻妈妈抱着婴儿站在某一句碑前,她低声念着:“我希望你长大,也能像她一样坚定。”
婴儿咿呀地笑了。
……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陆续建立“顾晚澜纪念教室”、“晚澜女性图书馆”、“澜影青年基地”。
这些场所不以纪念为终,而以行动为始。
它们不只是缅怀某个人,而是实践她走过的路径。
而这天,联合国影响力年会通过了一项提案:以“星澜计划”为模板,成立全球民间变革联合平台。
——平台命名为“Lannan”,晚澜音译,意为:柔光、韧性、向前。
顾晚澜的名字,再一次跃然世界语言系统中。
她,不是一个符号。
她成了人们眼里,一种持续努力的方式。
……
夜晚,一封邮件从澜影基金的内部网络被置顶。
那是顾晚澜留给团队的“十年信”,原本设定为她六十岁生日时自动解封。
邮件开头写着:
【亲爱的你们:
如果你们看到这封信,我已经老了,或不再在你们身边。
但我希望,你们记得的是,路不一定光亮,但脚步不能空。】
她在信里,感谢了所有默默支撑星澜的人。
她写道:
“有人说,我影响了很多人。”
“但我想说,是你们的选择,才让这些影响真实落地。”
“星澜不是我,是我们。”
最后一句:
【如果你们还在继续努力,那就请别担心我是否还在。
因为你们,就是我存在过的证明。】
……
那夜,澜影大厦顶楼灯光未灭。
一群年轻人围坐圆桌,手里握着项目计划书、笔记本、录音笔。
他们不是为了纪念而工作。
他们是因为相信:
她走过的路,不该停。
而她留下的路,将被千万人走过。
(第四十五章完)
喜欢你错过了整个世界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你错过了整个世界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