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娴母妃,安宁妹妹。”
弘佑乖巧地上前,向安陵容行礼。
安宁歪着头看他,忽而甜甜一笑,小嘴上下翕动,极力想要说话的样子,最后却只发出“啊、呀”的声音。
“走,去屋里头说话!”
几人一同进了屋,安陵容将安宁放进摇床中。
弘佑趴在摇床边上,逗弄安宁。
安陵容递了一盏清茶给沈眉庄,
“大军回朝已快有两月,听说朝堂之上对于兵权安置的讨论,愈演愈烈。”
沈眉庄颔首,
“年大将军在朝,他们自然不敢明着说,暗地里却都盯着呢。”
“那年大将军意欲如何?”
安陵容凑近,压低声音问道。
沈眉庄也轻声答道,
“年大将军不提上交兵权之事,也不反对提议的朝臣,任由他们暗地里吵得人仰马翻。
每日准时上下朝,回到年府之中便紧闭大门,不见外客。”
安陵容轻声喃喃,
“可此事,究竟要有个结果的……”
她们到底对朝堂之事不够了解,是帮不上什么忙的。
朝堂烽烟暗起,足足又持续了半个月,皇上几次密召近臣入宫。
直至这场争锋临将摆上台面,一把万民伞,成了此事的终结。
万民伞就放在皇上面前,皇上面色不明,看着有三分阴沉。
“西北的万民伞,西南的万民穗。
年羹尧,是想以民心相逼吗!?”
万民伞是从西北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是西北万民亲手合制而成,为年羹尧所作。
万民穗,则是西南百姓听说西北做了万民伞,便连夜搓丝做穗,同样为年羹尧所作。
年羹尧之前确有贪墨珍宝、拥兵蔑君之举。
可对百姓而言,那些奇珍异宝,总归落不到他们手中,比不上眼下实实在在的安稳生活。
官员对年羹尧极尽阿谀奉承,这犯了皇上的忌讳,可在百姓看来,这也算不得什么。
总归官员手中纵使富得流油,百姓也轮不着拿上一滴。
这便是民心。
甄嬛曾与年羹尧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年羹尧也算是勘破了其中关键。
民心所向,若皇上此时发作年羹尧……只怕激起民愤。
而次日上朝,还不待大臣们发作,年羹尧便先请了卸甲归家。
皇上冷眼盯着恭敬跪求的年羹尧,这两年来,年羹尧安分不少,与朝中官员也淡了往来。
年羹尧今日打整的利落,皇上高坐龙椅,能清晰看见他发间的缕缕银丝。
“臣,戎马一生,如今臣妹有了女儿,儿子也到成家之年。
求皇上,允臣卸甲。”
年羹尧再次高呼。
“年大将军,外有开疆安邦之功,内有忠心侍君之劳。
朕若收回兵权,岂不叫天下人骂朕是那忘恩负义之徒!?
此事,莫要再提!”
皇上义正严辞,严肃认真。
年羹尧再次叩首,
“皇上,臣有沉疴旧疾,已无力领兵,求皇上悯恤!”
皇上亲自走下龙椅,扶起年羹尧。
年羹尧盯着皇上腰间的宝石玉带,几不可闻的轻叹,而后恭敬说道,
“皇上,如今您威震八方,臣也老了……”
话中的感叹怀缅,叫皇上不由得出了神。
……
年羹尧在早朝之上三拜三求,皇上怜他征战多年不得归家,允他在京中休养。
至于兵权,皇上却未做定夺,只是暂且交由沈自山负责大军日常事宜。
沈自山与年羹尧关系不明,可毕竟他随年羹尧征战多年,朝中多数人还是将他视为年羹尧一党。
于是,看这大军,无非是从年羹尧左手,交到右手上。
可皇上金口玉言,百官纵使心中打鼓,也只好暂且缄默。
要说年羹尧,早朝结束回到年府后,竟然开始操办起长子年富的亲事。
据说还特意进宫求了年贵妃,请她相看定夺。
年富和浣碧的事情,年羹尧已经听年世兰说了。
年羹尧倒不觉得有什么门不当户不对。
她出身婢女不打紧,进了年家的门,那便是年家的人。
听年世兰说,浣碧跟在甄嬛身边多年,深得甄嬛信任,是个落落大方,进退得宜的姑娘。
他也找年富来问过。
对这个长子,他还是心中有愧的。
他明明比年兴更出色,可就因为他出色,不得不放弃一切,留在京中。
他看得出来,年富是当真喜欢那浣碧的,即使是为了补偿他,年羹尧也定让他如愿以偿。
此事既已提上日程,甄嬛也不能耽误,向太后递了帖子求见。
太后的身子时好时坏,已许久不出寿康宫,思及甄嬛再度有孕,便也允她入宫。
令仪乖巧的陪在太后身边,太后亲手替她戴上,前些日子刚打好的金玉长命锁。
令仪抱着太后的手臂撒娇,
“皇祖母,令仪好喜欢皇祖母呀~皇祖母去令仪家中住好不好呀?
这样令仪就能每日都见到皇祖母啦!”
太后被她哄得喜笑颜开,这几个孙辈里,令仪胆大,与她最亲近。
“令仪这孩子啊,最招人喜爱了!”
说罢,转头看向甄嬛,
“宫里头消息不真切,你这怎看着像六七个月的肚子?”
太后有些惊奇,可面上仍是有喜色的。
甄嬛娇羞莞尔,
“回太后,府医说是……腹中有双生子。
妾身进宫,也是想寻太医再好生诊断一番。”
太后顿时惊喜不已,
“双生子!?竹息,快去把温实初叫来!”
甄嬛其实早已暗中请温实初把过脉。
温实初当着太后的面,仔细诊验后,拱手回道,
“太后娘娘,果郡王妃腹中,确有双生子,只是如今月份不大,脉搏微弱些。”
“哎呀!”
太后忙直起身子,
“竟是双生子,可真是好兆头啊!”
“竹息,快去取个软腰枕来给果郡王妃!
温太医,哀家信得过你的医术,便将果郡王妃和她腹中的孩子交给你了。”
“是!微臣会每日去给果郡王妃诊脉!
只是……微臣未曾看过果郡王妃先前的脉案,不知果郡王妃可用过什么补药?”
“这……”
甄嬛面露难色,
“太后娘娘,妾身不懂医术,今日也未曾带府医的药方进宫。
浣碧,你快回王府去取来!”
“不必!”
太后思索着开口,
“哀家这向来清净,你若不嫌冷清,便多住上几日,便于温太医给你诊断。
原先的药方就不用了,待温太医开新的药方来吧。”
一切都在甄嬛预料之中,
甄嬛欣然应下。
喜欢甄嬛重生:花好月圆人亦寿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甄嬛重生:花好月圆人亦寿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