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潮的中军大帐,此刻门窗紧闭,亲兵队长亲自带人守在十步之外,严禁任何人靠近。帐内灯火通明,却气氛凝重,空气仿佛都停止了流动。
王潮面沉如水,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发出沉闷的笃笃声,每一次敲击都像敲在人心头。王审知站在他对面,目光沉静,但微微紧抿的嘴角透露着他内心的波澜。
“将计就计……兵变……”王潮重复着这两个词,声音低沉得如同闷雷,“明远,你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一旦失败,我等皆死无葬身之地!王氏一族,恐将覆灭!”
“兄长,难道我等现在就有活路吗?”王审知反问,语气平静却带着一股冰冷的锐气,“飞猿隘就是绝地!王绪根本就没想让我们活着回来!即便我们侥幸攻下,也必定损失惨重,届时他更可随意拿捏我们。若不反抗,就是坐以待毙!”
他上前一步,压低声音,目光灼灼:“王绪此人,猜忌残暴,色厉内荏。经雷豹之事,他看似用雷霆手段稳住了局面,实则军中旧部人人自危,其根基已然动摇。而我等,有南剑州破城之功,有防疫安民之绩,在军中在民间皆有声望。更重要的是,我们手中有粮,有工匠,有愿意跟着我们求一条活路的弟兄!此时不动,更待何时?”
王潮沉默着,眼神剧烈闪烁。他何尝不知王绪的杀心?只是兵变之事,千钧一发,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
“即便要动,我等兵力远逊于王绪本部,如何能成?”王潮提出最现实的问题。
“正面对抗,自然是以卵击石。”王审知显然早已深思熟虑,“所以,不能力敌,只能智取,更要借势!王绪让我等三日内攻取飞猿隘,这便是我们的机会,也是最好的掩护!”
“哦?如何说?”
“他可命我等去攻飞猿隘,但如何去攻,带哪些人去‘攻’,途中发生什么……可就由不得他了!”王审知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光芒,“我等可借集结兵力、筹备攻城器械之名,暗中调动可靠力量。飞猿隘天险,强攻难下,但若其守将‘突然’愿意献关呢?”
王潮一愣:“献关?飞猿隘守将乃是廖彦若旧部,岂会轻易献关?”
“廖彦若已败,树倒猢狲散。守关者,无非求活而已。”王审知分析道,“王绪能许他们好处,我们也能!甚至,我们能给得更多、更真诚。我已让阿福设法联络之前暗中投降我们的那几个廖彦若部下低级军官,他们或有门路能与飞猿隘守将沟通。即便不成,我军‘兵临城下’,做出强攻姿态,也可吸引王绪注意,掩护城中行动。”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真正的雷霆一击,不在飞猿隘,而在南剑州城内!在王绪自以为高枕无忧之时!”
王潮深吸一口气,被弟弟大胆而缜密的计划所震撼:“城中如何动手?”
“联络豪杰,里应外合!”王审知斩钉截铁,“兄长,您多年带兵,军中中下层军官,哪些人可堪信任,哪些人对王绪不满,您心中应有数。李尤、张渠等人,更是绝对可靠。我需要一份名单,一份能够在我们发动时,立刻控制城门、军械库、粮仓以及……王绪帅府的核心骨干名单!”
他走到案前,铺开一张南剑州城防图:“这是李尤这几日暗中勘测绘制的。我们需要在行动之夜,同时控制四处城门,隔绝内外消息,阻止王绪城外部队回援。拿下军械库,便可武装更多支持我们的士卒。控制粮仓,便是扼住全军命脉。而直扑帅府,擒杀王绪,则是关键中的关键!蛇无头不行!”
王潮看着地图上那些被王审知清晰标出的要点,眼中终于燃起决绝的火焰。他知道,弟弟的计划虽然冒险,但环环相扣,并非毫无胜算。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搏一把!
“好!”王潮猛地一拍案几,“就依你之计!名单我有!我这就默写于你!但联络之事,务必万分机密,绝不可走漏半点风声!”
“兄长放心,审知晓得厉害。”王审知重重点头。
接下来的几个时辰,兄弟二人就在这密闭的军帐中,仔细推敲着每一个细节。王潮凭借其多年的军中威望和人脉,列出了一份包含十余名中下层军官的名单,这些人或是他的心腹旧部,或是深受王绪打压、心怀怨愤之人,皆有实权且可信。
王审知则负责策划具体的联络方式和行动步骤。他充分利用了之前建立的“后勤优化体系”和“防疫网络”作为掩护。
“让赵革师傅以赶制攻城器械,需要大量木材和铁料为名,派他信任的工匠学徒,持特殊令牌,频繁出入各营工坊和仓库。”王审知指着地图上的几点,“这些地方,正好是名单上几位军官的防区或负责范围。联络指令,就藏在木材的规格要求或铁料的配送单里,用只有他们才懂的暗语书写。”
“让李尤负责的‘防疫巡查队’,扩大巡查范围,尤其是夜间。名单上的军官,其驻地或必经之路,会被列为‘重点防疫区域’,需要频繁‘消毒查访’。李尤可借此亲自或派绝对心腹,与他们接触,传达最终指令。”
“让张渠,以选拔‘攻城先登死士’为名,在各营暗中物色勇悍且对王绪不满的士卒,单独编成一队,集中安置,许以重赏,作为行动时的尖刀力量!”
一条条看似平常的指令,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通过早已建立起来的、不被王绪注意的渠道,悄无声息地传递出去。
王审知甚至没有忘记那些文官体系。“郑珏不是想要主持祭祀吗?”他冷笑一声,“就让阿福去告诉他,攻城在即,需祭旗祷天,请他全力筹备,要求全体文武官员皆需到场。日期,就定在我们预定动手的那天傍晚!如此,便可将所有官员,尤其是王绪身边的文官谋士,暂时集中控制在一个地方,方便我们行动。”
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兵变网络,就在王绪的眼皮底下,借着“备战飞猿隘”这层最好的外衣,紧张而隐秘地铺开。
然而,风险无处不在。
名单上的一位哨卡队正,在收到藏于木材配送单中的密令后,过于紧张,检查过往行商时举止异常,险些被王绪的巡逻队看出破绽。
一位对王绪不满的辎重官,在听闻计划后,既兴奋又恐惧,深夜独自饮酒,差点酒后失言,幸被同帐的心腹及时制止。
王审知本人,也数次遭遇“意外”。一次是前往工匠营途中,坐骑突然受惊,险些将他摔下悬崖;一次是夜间巡营,差点被一支不知从何处射来的冷箭击中。虽都侥幸躲过,但无疑表明,王绪的监视和杀意从未停止,甚至可能也察觉到了某些蛛丝马迹。
压力巨大,如履薄冰。王审知几乎夜不能寐,全靠一股强大的意志力支撑着。他不断复盘每一个环节,推演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和应对方案。
行动前夜,暴雨倾盆。巨大的雨声和昏暗的天色,成了最好的掩护。
王审知秘密召见了李尤和张渠。
“李尤,明日酉时三刻,防疫巡查队需‘准时’控制西门和北门哨卡,信号是三盏绿色灯笼。能否做到?”王审知目光如炬。
“参军放心!西门队正乃我过命之交,北门哨长其弟死于王绪苛责,早已心生异志。必能成功!”李尤抱拳,声音斩钉截铁。
“张渠,你挑选的死士,要化整为零,于明日申时后,分批潜入帅府周边区域埋伏。见到帅府内火光冲天为号,立刻攻打正门,制造混乱,接应我军主力入府!这是最危险的任务,九死一生,你……”
“参军!”张渠梗着脖子,眼睛瞪得通红,“俺老张和弟兄们早就受够那鸟气了!能跟着参军和将军干大事,死了也值!保证把王绪那龟孙的卵蛋吓出来!”
王审知重重拍了拍两人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送走二人,王审知独自站在窗前,望着窗外被暴雨肆虐的漆黑世界。明天,就是决定命运的时刻。成功,则海阔天空;失败,则万丈深渊。
他想起了自己穿越而来的那个夜晚,想起了那个易拉罐做的滤水器,想起了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与挣扎。现代的知识与古代的残酷,在他身上交织碰撞,最终将他推到了这历史洪流的浪尖之上。
他深吸一口带着湿冷雨气的空气,握紧了拳头。
箭已上弦,不得不发。
联络好的豪杰,是否真的可靠?王绪是否还有隐藏的后手?行动之中,又会出现怎样的变数?
所有的答案,都将在明日黄昏,那场注定载入史册的兵变之中,一一揭晓。
南剑州的风雨,今夜格外猛烈,仿佛在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喜欢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