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镇政府大院门口,阳光正好。
镇长赵万华带着镇党委一班人,早已等候多时。几辆黑色轿车平稳驶来,停稳后,常务副市长郝敬忠迈步下车,面带微笑,却自带一股不容忽视的威严。
“郝市长,欢迎您到龙门镇检查指导工作!”赵万华立刻迎上前,双手紧紧握住郝敬忠的手,语气热情中带着恭敬。
郝敬忠与镇委班子成员逐一握手,简单寒暄了几句,对龙门镇近期的整体工作表示了肯定。然而,他并未在镇政府多做停留,抬手看了看腕表,对赵万华说道:“万华同志,客套话就不多说了。我们抓紧时间吧,多去转一转,看一看,重点是了解一线的情况。”
“好的好的,郝市长,行程我们已经安排好了,请您这边上车。”赵万华连忙引路。
车队很快来到了位于镇中心繁华地段的东升超市。超市门口,早已拉起了醒目的欢迎横幅,身着制服的警员在周边有序布控,维持着秩序。几家市里主要媒体的记者扛着摄像机、拿着话筒,也已准备就绪。
林向东带着东升集团的几名高管,清一色地身着深色西装,精神抖擞,商务范儿十足地站在门口等候。
见到郝敬忠下车,林向东快步上前,微微躬身,与郝敬忠握手。
“郝市长,欢迎您莅临东升超市指导工作!”
“向东同志,你们这阵仗不小嘛。”郝敬忠目光扫过周围的警力和记者,语气平淡,听不出褒贬。
“郝市长您来视察,是我们集团的莫大荣誉,我们只是希望能展现出最好的风貌,不负您的期望。”林向东的回答不卑不亢,侧身引导,“郝市长,赵书记,各位领导,里面请。”
一行人步入超市。饶是郝敬忠见多识广,超市内部的景象也让他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宽敞、明亮、高挑的仓储式空间,货架高大规整,商品陈列极具视觉冲击力。这风格,与他去省城时考察过的山姆会员店、开市客极为相似,是一种现代化、高效率的零售形态。
“郝市长,我们借鉴了国外先进仓储式超市的理念,”林向东适时地在一旁讲解,“但做了本土化改良。我们不对消费者设置任何会员门槛,完全免费进入,力求让更多乡亲能享受到优质、优价的商品。”
郝敬忠微微颔首,这个改动,确实更符合本地实际情况。
首先参观的是食品区。
尤其是生鲜冷柜区,空气清新,没有丝毫异味。
郝敬忠停下脚步,仔细查看包装精美的冷鲜肉。
包装膜上,不仅清晰地标注了生产日期、保质期,更引人注目的是,旁边还贴有一个小小的溯源二维码,以及一行醒目的字:“责任人:张xx,联系电话:138xxxxxx,产地:云海市龙门镇石桥村。”
“这是我们推出的‘放心肉’工程,”
林向东解释道,“所有肉类,特别是标注的土鸡、土猪、土鸭,我们都与周边县市、乡镇的农户或合作社直接签约,确保来源清晰。只要登陆我们东升的网站,就能在线上看到养殖环境、检疫证明等信息。我们要让顾客买得明白,吃得放心。”
“嗯,”郝敬忠这次明确地点了点头,拿起一盒包装好的土鸡肉端详着,“这一点做得很好。食品安全是头等大事,能做到源头可溯,责任到人,这就解决了大问题。这是那些国外超市目前也没有完全做到的,你们走到了前面。”
随后,众人来到日用百货区。货架上,大量贴着醒目“dS”标志的自营产品映入眼帘,从毛巾、牙刷、洗衣液到锅碗瓢盆,种类繁多,设计简洁大方,品质看上去也相当不错。
“郝市长,这些带有‘dS’标志的,都是我们东升自有工厂生产的产品。”林向东介绍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豪,“我们坚持关键品类自研自产,一方面能更好地控制品质和成本,回馈消费者;另一方面,也能带动我们自身的制造业发展,形成从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闭环。”
郝敬忠拿起一个印着“dS”的保温杯看了看,做工精良,手感扎实。他没有多说什么,但眼神中流露出的赞许,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分量。
陪同在侧的赵万华看着这一幕,心中了然。
郝敬忠的这次视察,东升集团和林向东,再次交出了一份远超预期的答卷。
……
视察完超市的运营模式,郝敬忠在林向东和赵万华等人的陪同下,移步至与超市相邻的东升集团自有工厂。
与超市那种面向消费者的明亮开阔不同,工厂车间是另一种景象:规整的流水线,井然有序的工位,以及空气中淡淡的工业气息。
然而,真正让郝敬忠脚步放缓、目光凝住的,是流水线旁那些特殊的身影。
他们穿着统一整洁的工装,有的坐在轮椅上熟练地分拣着小零件,有的听力存在障碍,却眼神专注地进行着产品包装,还有几位年纪稍长、头发已见花白的工人,正一丝不苟地做着质量检查。整个车间忙碌而安静,充满了一种踏实劳作的力量感。
林向东在一旁轻声介绍:“郝市长,这条生产线上的员工,很多都是来自周边特殊学校的毕业生,以及我们本地一些生活困难的群众。我们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能力,安排了合适的岗位,进行过系统的岗前培训。”
他指向一个正在认真贴标签的年轻女孩:“比如那个女孩,小陈,是听力障碍,但她的眼神特别好,心思也细,做质检和贴标工作几乎零误差。”
他又看向一位坐在轮椅上的青年:“那位小伙子,现在是我们线上的技术能手,很多设备的小改造都是他提出的建议。”
郝敬忠默默地听着,缓缓走在车间通道上,不时停下脚步,近距离观看工人们的操作,甚至俯下身,温和地询问一两位工人的工作和收入情况。
工人们虽然有些紧张,但在车间主管的鼓励下,都清晰地回答了市长的问话,脸上带着腼腆却真实的笑容。
“一个月能拿多少?”郝敬忠问一位年纪较大的老师傅。
“一千多快两千呢,比以前种地、打零工强多了,厂里还给我们交保险。”老师傅声音洪亮,带着满足。
郝敬忠点了点头,直起身,目光再次扫过整个车间。
他之前确实在内部简报和新闻上,看到过东升集团吸纳特殊群体就业的报道。
此刻,亲眼见到这些原本可能被社会边缘化的群体,如今能靠自己的双手获得尊严和收入,眼神里有了光,他的内心确实受到了触动。
这不单单是解决就业率的数字,更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社会担当和温度。
走出车间,在前往下一个参观点的走廊上,郝敬忠停下脚步,转过身,郑重地对林向东说道:“向东同志,你们这件事,做得很好,非常有意义!”
他的语气比之前肯定超市成绩时,多了几分深沉的感情。
“企业不仅仅要追求经济效益,更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你们为这些残障青年、困难群众提供了一个安身立命、实现价值的平台,这不仅仅是解决了他们个人的生计问题,更是为政府分忧,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这份情怀和担当,值得充分肯定和赞扬!”
林向东适当地表现出谦逊:“郝市长,您过奖了。我们只是觉得,企业生长于社会,回馈社会是应尽之责。而且,这些工人都很珍惜工作机会,非常努力,他们的稳定也反过来促进了我们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升,这是一个双赢。”
郝敬忠欣赏地看了林向东一眼,没有再说什么,但那份赞许已然刻印在他的眼神和态度里。
《回档2008,从草根到巨头》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回档2008,从草根到巨头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回档2008,从草根到巨头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