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庄,现在改成了郑家庄生产队。
太阳西斜的时候,郑义骑着车子终于到了庄子口。
“站住……呀,是小叔,小叔,您回来了。” 一个背着枪的民兵从边上跳了出来,看清楚是郑义,立刻放下了枪。
“大强呀,我回来了,这不是毕业了吗,还分配了工作,回家和老爷子说一声。
怎么就你自己。”
“他们在其他地方,玉米吗熟了,怕有人来霍霍,大爷……大队长让我们民兵把村子的地围起来,隔不远就有人站岗,我今天刚好在这里。”
“行了,我进庄子了这一路累死我了。”
“哈哈……小叔,您应该打个电话回来,让二爷派拖拉机去接你。”
“得了吧,拖拉机还不如我的自行车快呢,不和你说了。”
郑义进了庄子。
一路看到郑义的人都过来打招呼。
有叫叔的,还有叫爷的,更过分的几个,竟然是叫太爷。
几百年下来,这辈分差了好几辈。
不过辈分差再多,也都是血亲。
给一群小屁孩撒了两把糖,骑上车就回了家。
庄子中间这几间高大的砖瓦房是祖祠,郑义的三爷爷是族中管理祠堂的老人,一般不出祠堂。
郑义路过,看到老头坐在祠堂门口,下了车,下给鞠了个躬,叫了一声三爷爷。
“小崽子回来了,赶紧回家,你妈刚才还念叨你呢。”
“哎,三爷爷您歇着,我有空来和您说话。”
郑义推着车到了挨着祖祠的一户敞亮大门的院子门口。
提着自行车就进了门。
“爷爷,老爹,妈,我回来了。”
“汪汪……”
迎接郑义的是一条大黑狗。
“嘿,旺财,想我了没有。” 郑义揉了揉旺财的大脑袋,旺财舒服的直打滚,尾巴摇的就和一个大风车一样。
到了水井边上,洗了洗脸。
进了屋子,在门口的柜子上对着大橘摸了摸。
大橘就睁开眼,眯着看了一眼,对着郑义瞄了一声,然后舒服的又躺了下来。
这家伙……
郑义找了一圈,家里没人。
不然刚才郑义喊的时候就该有人出来了。
“旺财,我妈去哪了?”
“汪汪……” 旺财在门口转悠了几圈。
郑义看懂了意思,出了屋门 “走吧。”
旺财一个跳跃出了院门,后面跟着郑义。
大门不用关。
在郑家庄,还真没有人敢进族长家的。
这几年,村子里的土坯房已经全部没有,都换上了红砖大瓦房。
这可是郑义给周边几个村子说的法子。
两个村子给他们传了烧砖的手艺,另外一个村子,传了烧瓦片的手艺。
这三个村子都是当年跟着郑祖来这边的联军,算是外姓人,他们也在这边住了下来,一住就是这么多年。
四个村子可以说是同气连枝,而且都是以郑家庄为首。
当年二叔和六叔参军的时候,跟着去的这几个村子的人可不少。
反正就是现在四个村子都是眼看着的慢慢在变好。
旺财带着郑义到了村边上,郑义看到爷爷 老爹都在,还有很多人也都在。
各个都是很丧气的样子。
“爷爷,老爹,我回来了,大家都是咋了?”
“娃子回来了,你注意多,过来,看看这事怎么解决。” 爷爷吧嗒了一下旱烟,对着郑义挥了挥手,随脚把过来求蹭蹭的旺财一脚送到了十米外,不过用的是巧劲,旺财落地甩了甩脑袋,呜呜了几声,就蹲在了那里看着人群。
郑义是看的眉毛直跳,老爷子的脚劲还是这么大。
“爷爷,啥事。”
不过郑义随着爷爷的手指,看到了村边的一条即将干枯的河流。
这条河是从永定河分流过来的。
郑义皱了皱眉头。
他想起来了。
回来的时候路过永定河,那里的水也只有一点了。
这……
59年……特么的,这才不到10月,大旱来的这么快吗?
爷爷这么愁的原因是大河里也没多少水了。
至于要不要开庄子上的池塘,这还不好说,这是最后的一步,村子的大池塘,那是最后救命的东西。
“爷爷,不用担心,我们先做好秋收的准备吧,实在不行,咱们不是有池塘吗?老天可旱不死咱们。”
“大娃子说的没错,爹,我们先筹备秋收就行。” 老爹吧嗒了一口烟,对着他老子说道。
‘行吧,只能这样了。
都回家吧,这几天给巡逻队的爷们做瓷实一点,尤其是巡夜的。’
“老爷子您就放心吧,我们大家都晓得。”
郑义跟着爷爷刚想走,耳朵就被人给拽住了,转头一看,笑了 “妈,刚才我还找您来着,您去哪了?”
“臭小子,是不是又长高了。”
“高了一点点。” 郑义比了一个手势。
亲妈拍了拍郑义的衣服,“埋汰的很,走吧,回家洗洗澡换件衣服。”
“我这还不是骑车回来吗?这风吹了一路。”
老爷子背着手走在前面,郑义和亲妈走在中间,老爹和旺财坠在后面。
到了家,拎着一大桶热水进了角落里的木房子里。
这是郑义当年改造的一个洗澡间。
刚来的郑义一年让他就洗两三次澡,还不如杀了他呢。
就是头发也都基本三天洗一次。
这么多年过去,家里人也都习惯了。
换上干净的衣服,从水井里打水出来,趁着光亮把衣服揉搓几下挂在晾衣绳上。
天色已经昏暗了下来。
饭菜也做好了。
知道郑义毕业了,还分配了工作,爷爷 老爹 老妈都高兴,就是郑义也和爷爷喝了一杯酒。
说着说着说到了京城的房子上。
爷爷挥了下手,“等会让你爹去景山家一趟,让他看着找几个庄上有手艺的人,开车拉上砖头和大门,去给大娃吧墙给砌上。
青山就不用去了,庄子上的玉米马上熟了,怕有东西来糟蹋,他暂时离不开,这边要是人不够,去其他几个村子叫人。”
“好的爹,您就放心吧。”
“嗯,去大队仓库里,大锅什么的都带上一个,大娃不是说屋里啥都没有吗?都给带齐了。”
“爹您放心。”
爷爷点了点头,嗞一声,喝了一杯酒。
郑义赶紧拿酒瓶给老爷子满上一杯。
嗯……老爷子喜欢喝酒,等到了京城,没事就多逛逛,那些好酒就都买一些。
郑义不知道的是,边上有个庄子,有好几个会酿酒的。
郑家庄下面还藏着好几个大酒窖呢,最早的酒都有400多年。
每年要存上5大坛子的酒,以告先祖在天之灵。
每年祠堂祭祀的时候,都要取酒出来。
不然的话,郑家庄哪来的那么多的酒提供给四个庄子来祭祀的人?
所以说,郑义都是多此一举。
按照老爷子的话来说,你个毛小子,郑家庄的事,你才知道多少?
郑义是累了,吃了饭上了床,摆出一个睡仙功的姿势,快速入睡。
一觉到天微亮,撸了几下顶着自己脑袋睡得大橘下了床。
洗了洗脸到了屋后,接过老爹丢过来的木棍,加入到了两人的演武中。
今天的老爷子耍的是八卦棍。
郑义也是耍的虎虎生风。
天色大亮后,爷孙三人都是一身汗。
爷爷先进了木屋,冲洗了一下,随后是老爹,最后是郑义。
这时候老妈已经做好了饭。
这时候门口传来了突突声,是拖拉机。
没有一会,三叔的声音到了门口。
“三叔等下马上好。”
“大娃,你慢点吃,不急。” 三叔没好气的看了郑义一眼。
“他三叔,吃了没?锅里还有饭。”
“大嫂不忙,我吃过来的。”
郑义进了屋子,几口把饭扒拉进了肚子里。
老爷子看着也是直摇头。
“三叔走吧。” 郑义拿着昨天晚上老妈给收拾出来的包裹。
这里几床一米五的铺底,还有被子,以及几件衣服。
和家里人说了一声,扛着包就出了门,好家伙,拖拉机后面还拉着一个驴架子车,上面捆着高高的柴堆,这么一大车的柴足够郑义烧上小半年的了。
车斗里已经有很多东西了。
一袋子的面粉,一袋子的大米,篮子里还有很多鸡蛋,另一个篮子是腊肉。
还有一些土豆 青菜什么的。
角落里放着一口厚实的大锅。
一个篮子里都是干草垫着的,里面是很多的盘子和碗。
这一趟算是把郑义能用的全都给带了过去。
不过抽空还得买个小煤炉,冬天京城可是能冻掉皮燕子的,可冷了。
把自行车也搬上车,郑义就坐在了拖拉机的边上。
开车到了村口,这边已经有另一辆拖拉机等着了,上面放着很多块砖,看着还有两袋子白色和灰色的,这应该是白灰和水泥,上面还放了梯子。
一个不大不小的木门,看着很是朴素。
看到郑义来了,蹲在边上的一群人哗啦一下上了车。
嘴里还不忘叫着辈分。
对着郑义和他三叔开口不是叔就是爷。
三叔一挥手,车子开了过去,后面拖拉机很快跟上。
郑义转头看了看后面跟着的拖拉机。
这就是这个时代宗族的力量。
随便叫一声,就有十多个膀大腰圆的人跟来。
这还是干活,要是打架……嘿……郑义敢说,他一个呼哨,能叫来少说800人。
要是带上其他的三个村子,2千人松松的。
迎着微凉的晨风,两辆拖拉机朝着京城快速赶去。
喜欢四合院潇洒的家族继承人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四合院潇洒的家族继承人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