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部落迁徙,水土不服
有熊国的风带着草木的气息吹了整整一个春天,当河畔的芦苇长得比孩童还高时,少典站在部落最高的土坡上,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脚下的土地已经显露出龟裂的纹路,去年冬天的雪下得少,开春后又没几场像样的雨,地里种的粟米刚冒出嫩芽就蔫头耷脑,连平日里最丰茂的那片果林,枝头也只挂着零星几个青果。
“首领,再不走,怕是熬不过这个夏天。”身边的老猎手苍牙拄着磨得光滑的木杖,声音里带着难掩的焦虑。他指了指远处的山林,“东边的鹿群已经往南迁移了,跟着它们的踪迹走,总能找到有水有草的地方。”
少典叹了口气,目光扫过坡下错落的茅草屋。部落里的人们正低头收拾着简陋的家当,孩子们抱着陶罐追逐打闹,浑然不知这场迁徙意味着什么。他知道苍牙说得对,有熊国的人靠土地吃饭,靠水源活命,土地干裂、水源枯竭,就像人的血脉断了,再守着也只是等死。
“通知下去,三天后出发。”少典的声音沉稳有力,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让妇人们多打些水,把能带走的种子都装上,孩子们……让他们跟紧些。”
迁徙的队伍在第四天清晨启程。少典走在最前面,手里握着那根刻满纹路的权杖,每一步都踩得坚实。附宝抱着刚满周岁的小儿子,身边跟着蹦蹦跳跳的轩辕,他手里攥着一块捡来的彩色石子,不时蹲下身看地上的蚂蚁搬家,被附宝轻声催促着才快步跟上。
队伍像一条长长的蛇,在起伏的丘陵间缓缓移动。白天的太阳越来越烈,晒得人皮肤发烫,装水的陶罐很快见了底,孩子们的哭声此起彼伏。轩辕看着母亲用衣角擦去额头的汗,又看了看路边蔫掉的野花,突然跑到少典身边:“阿父,我们要去哪里?”
少典摸了摸他的头,指了指远方云雾缭绕的山峦:“去一个有很多水、很多树的地方,那里的果子会像星星一样多。”
轩辕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睛却盯着路边一株叶片厚实的植物——他记得这种草的汁液涂在皮肤上会凉凉的,便摘了几片,跑回去递给母亲。附宝笑着接过来,揉碎了抹在小儿子的脸颊上,小家伙果然停止了哭闹,咯咯地笑了起来。
走了整整七天,当队伍翻过一道山梁时,所有人都愣住了。山脚下是一片开阔的河谷,河水清澈见底,两岸长满了绿油油的青草,远处的树林里隐约能看到熟透的野果闪着红光。
“找到了!我们找到好地方了!”苍牙激动地大喊,浑浊的眼睛里泛起了泪光。
部落里爆发出一阵欢呼,人们争先恐后地冲向河边,掬起河水大口大口地喝着,孩子们脱了草鞋在浅滩里追逐嬉戏,妇人们则忙着在岸边搭建临时的窝棚。少典站在河边,看着这生机勃勃的景象,连日来的疲惫一扫而空,他知道,有熊国的人暂时安全了。
然而,安稳的日子没过几天,奇怪的事情就发生了。
最先出事的是个叫石娃的少年,他前一天还在河里摸鱼,第二天一早就在窝棚里发起了高烧,上吐下泻,浑身烫得像块烧红的石头。他的母亲抱着他哭喊,引来不少人围观,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脸上都带着不安。
“怕是中了邪吧?”有人小声嘀咕,“这地方看着好,说不定有不干净的东西。”
话音刚落,另一边又传来了哭声——一个刚生完孩子的妇人也开始上吐下泻,脸色苍白得像纸一样。紧接着,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同样的症状,有的头晕眼花,有的腹痛不止,部落里很快被恐慌的气氛笼罩。
轩辕看着这一切,心里充满了疑惑。他蹲在石娃的窝棚外,看着石娃痛苦地蜷缩着身体,眉头紧锁。他想起石娃昨天喝了河里的水,还吃了几颗不知名的野果,而那个生病的妇人,也喝了不少河水。
“阿母,他们是不是喝了这里的水才生病的?”轩辕问附宝。
附宝正忙着照顾生病的人,闻言摇了摇头:“大家都喝了这里的水,为什么有的人没事?说不定……真的是山神在怪罪我们侵占了他的地方。”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恐惧,毕竟在这个时代,人们遇到无法解释的事情,总会归咎于神灵。
轩辕没有说话,他走到河边,蹲下身仔细观察。这里的河水看起来很清澈,比原来部落的水源还要干净,但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他用手掬起一捧水,凑近闻了闻,隐约闻到一股淡淡的土腥味,和原来喝的水味道不太一样。他又走到昨天石娃摘野果的地方,看着那些红彤彤的果子,它们长得很漂亮,却散发着一种奇异的甜香,他从没见过这种果子。
就在这时,苍牙拄着木杖走了过来,他的脸色也不太好,显然也有些不舒服。“小轩辕,别在这里瞎看了,快回窝棚去,别也染上了怪病。”
“苍牙阿公,你觉得他们为什么会生病?”轩辕抬头问。
苍牙叹了口气:“还能为什么?我们闯进了山神的地盘,他不高兴了呗。等会儿巫医会举行祭祀,祈求山神息怒,说不定就好了。”
轩辕看着苍牙蹒跚离去的背影,又看了看那些在窝棚里痛苦呻吟的人们,心里的疑惑越来越深。他不相信是山神在作祟,他觉得一定有什么原因是大家没发现的。
他站起身,打算再去看看那些生病的人,却发现部落里的人都聚集到了一块空地上,巫医正穿着他那件缀满兽骨的法衣,手里拿着一根蛇头拐杖,准备开始祭祀。
想知道《古人的智慧》吗?且看下一集情节内容更精彩。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古人的智慧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