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智慧

清音妙画尊

首页 >> 古人的智慧 >> 古人的智慧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明末之生存危机封侯北宋小厨师大唐第一庄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贞观悍婿唐朝工科生大明元辅神话版三国绛色大宋
古人的智慧 清音妙画尊 - 古人的智慧全文阅读 - 古人的智慧txt下载 - 古人的智慧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92章 第92集:总结见闻着初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92集:总结见闻着初篇

轩辕推开石屋的门时,晨露正顺着檐角滴落,在青石板上砸出细碎的水花。他抬手抹去额头的薄汗,身后的竹篓里,三十余片打磨光滑的竹简沉甸甸的,竹香混着山野间的草木气,在鼻尖萦绕不散。

“先生,这是今日新采的竹简,阴干得正好。”随侍的弟子伯服将竹篓卸下,指尖拂过竹简边缘——那些被砂纸细细磨过的地方,泛着温润的米白色,像极了初春刚抽芽的柳木。

轩辕点点头,目光落在石屋中央的案几上。案几是整块青石凿成的,边角被岁月磨得圆润,此刻上面摊着几张兽皮,密密麻麻用赭石画满了符号:有的像一株生着锯齿叶的草,旁边标着三个歪歪扭扭的字“鱼腥草”;有的是一块三角石头,下方写着“砭石,刺痈”;还有一幅画着人的手腕,三道横线旁注着“浮、沉、数”。

这些是他周游四方时,随手画下的记要。东夷部落的砭石师用贝壳在沙滩上画经络走向时,他蹲在一旁,用炭笔在兽皮上跟着描;南蛮的草药巫娘念叨“七叶一枝花,毒蛇怕怕它”时,他让同行的少女把谐音记下来,回头再改成易懂的字句;西戎的缝合匠演示如何用鹿筋线穿过皮肉时,他盯着那道微微颤动的伤口,在心里默数“对齐、收紧、打结”的步骤;北狄的老医士三指按脉时,他屏住呼吸,连对方袖口磨出的毛边都记得分明。

“伯服,取松烟墨来。”轩辕在案前坐下,指尖抚过那些粗糙的符号,忽然觉得心口发紧。那日在南蛮部落,一个刚出生的婴孩得了“奶癣”,浑身红痒得哭闹不止,母亲抱着孩子在竹楼里转圈,眼泪把衣襟都打湿了。草药巫娘取来野菊花煮水,用软布蘸着擦拭,三日便好了。可他分明记得,西戎有个牧人的孩子,同样是皮肤红疹,却因用了烈酒擦拭,反倒溃烂流脓。

“地域不同,治法竟有天壤之别。”他低声自语,将一块竹简按在案上。松烟墨的气息漫开来,带着松脂的清苦,像极了西陲草原上燃烧的篝火味。他提起笔,狼毫尖在砚台里舔了舔,忽然停住——该从何写起?

窗外的蝉鸣忽然响了,一阵接着一阵,像无数根细针在挑动空气。轩辕抬头望向远处的山峦,晨雾正顺着山谷流淌,把青黛色的峰峦晕染成一片朦胧。他想起临行前,岐伯站在山口对他说的话:“你要去的地方,风有东、南、西、北,土有黑、黄、红、白,人有老、少、强、弱,可医道的根,终究是一样的。”

“根……”轩辕的指尖在“鱼腥草”的符号上点了点。南蛮多瘴气,雨水常年浸着土地,草木疯长,人身上的“湿”气便重,所以要用苦寒的草药去“清”;东夷靠海,海风带着咸腥,礁石棱角锋利,人易生痈疮,所以要用砭石去“疏”;西戎人骑马射箭,筋骨常受损伤,牲畜的脏器能补气血,所以要用“补”;北地风寒凛冽,气血易凝,所以要靠脉诊来分辨寒温,用温药去“通”。

他猛地握紧笔,狼毫在竹简上落下第一个字:“地”。

墨汁在竹纤维里慢慢晕开,像一滴雨落进泥土。他写“东方滨海,风咸湿,人多痈疡,治以砭石,刺络泄淤”,写着写着,眼前浮现出东夷砭石师的手——那双手布满老茧,指关节粗大,可捏着砭石时却稳得像山。有一次,一个渔人被礁石划开一道长口子,血流不止,砭石师没有直接刺,而是用石片在伤口周围轻轻点按,说“淤在皮肉里,要先松了筋络”。后来血果然慢慢止住了,伤口愈合后,只留下一道浅痕。

“需记‘轻浅相济’,过则伤血。”他在后面添了一行小字,笔锋不自觉地放柔。那渔人后来送了他一枚打磨光滑的贝壳,说“这壳在海里泡了十年,比石头软,不伤皮肉”。此刻那贝壳正躺在案几的角落里,晨光透过它,折射出虹彩般的光晕。

写到南方时,竹简便染上了草木的气息。他写“南方山林,瘴气郁,雨多湿,人多泻痢,治以草药,清热解毒”,特意把“鱼腥草”“金银花”的形状画得更细致,旁边注上“味苦,性寒,能解瘴毒”。他想起那个奶癣患儿的母亲,后来抱着孩子送他到山口,塞给他一包晒干的野菊花,说“这花太阳晒过,火气少,孩子用着安稳”。那时山风正吹着她的发丝,鬓角别着一朵黄灿灿的野菊,像把阳光别在了头上。

写到西戎,笔锋便沉了些。“西方草原,人善骑射,外伤筋骨,治以缝合,补以脏器”,他画了一幅简单的缝合图,针脚是歪歪扭扭的线,却认真地标了“皮肉对齐,筋要归位”。有个老缝合匠曾对他说,年轻时缝错过一匹马的伤口,那马后来走路一瘸一拐,他便对着马骨琢磨了三个月,才明白“筋像弓弦,歪了就拉不直”。轩辕在竹简旁画了根弓弦,旁边写“筋如弦,缝如调弦”。

写到北方,字里便带了些寒意。“北方寒地,风凛冽,人多寒病,治以脉诊,温通散寒”,他把“浮、沉、数、迟”四个字写得格外大,像北狄老医士按在腕上的三根手指。有一回,一个老者咳得直不起腰,老医士按了脉,说“脉沉迟,是寒积在肺里”,用生姜煮羊肉汤给他喝,喝到第三碗时,老者咳出一口白痰,竟能直起身子了。“姜驱寒,羊补阳,寒去则气顺”,他写这句话时,仿佛能闻到那碗肉汤的香气,混着北地雪后的清冷,格外分明。

不知不觉,日头爬到了头顶,石屋里的光线变得炽烈。伯服端来一碗糙米饭,轩辕却没心思吃,目光落在案几上的竹简上——已经写了二十多片,每一片都记着一个地域的病、法、方,像散落的珠子,各自闪着光,却还没串成一串。

“先生,歇会儿吧,您都写了三个时辰了。”伯服的声音里带着心疼。他看见轩辕的指关节处,沾着墨汁的地方已经泛白,那是握笔太久磨出来的。

轩辕却摇摇头,拿起一片空白竹简。他想起在东夷海边,看到潮涨潮落时,老人们说“海水跟着月亮走,人身上的血,是不是也跟着天地走?”;在南岭深处,草药巫娘采草时总要看看太阳,说“午时的草,阳气足,药效强”;在西戎草原,牧民们看星星辨方向,说“星星不动,人身上的气,也该有个常道”;在北地雪原,老医士望云识天气,说“云黑要下雪,人面色黑,怕是肾里有水”。

这些话像种子,在他心里埋了一路,此刻忽然要破土而出。他提笔写下:“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墨汁落在竹简上,仿佛一声轻响。他忽然明白,岐伯说的“根”,就是这个——不管是东夷的砭石,还是南蛮的草药,不管是西戎的缝合,还是北狄的脉诊,说到底,都是让人的气血顺着天地的节律走,让身体的阴阳像日月一样平衡。

“所以,治东夷的痈,要像疏泄海水;治南蛮的瘴,要像驱散云雾;治西戎的伤,要像修补弓弦;治北地的寒,要像点燃篝火。”他喃喃自语,拿起之前写的竹简,一片一片重新排列。东方属木,主生长,像草木需要疏理;南方属火,主炎热,像火焰需要清凉;西方属金,主收敛,像金属需要锻造;北方属水,主寒冷,像水流需要温通。

原来,这些零散的医法,早就藏着阴阳五行的影子。

夕阳西下时,最后一片竹简写完了。轩辕把三十余片竹简排开,像铺开一条横跨四方的路。他给这篇文字起了个名字——《四方医略》。开篇讲地域与疾病,中间记各方治法,结尾写“整合之道,如调五味,酸苦甘辛咸,合则可口”。

他轻轻抚摸着“合”字,忽然想起周游途中,有个部落的老族长说:“人吃的东西,要掺着来,光吃甜的会腻,光吃苦的会伤胃。”医道何尝不是如此?

“先生,岐伯先生来了。”伯服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轩辕抬头,见岐伯拄着拐杖站在门口,夕阳的金光落在他花白的胡须上,像镀了一层金。老人拿起一片竹简,慢慢读着,读到“人与天地相参”时,忽然停住,转身看向轩辕,眼里闪着光。

“你看这石屋的窗。”岐伯指着东边的窗,“早晨的太阳从这照进来,傍晚从西边落下去,可窗始终在这里。医法会变,可‘天人相应’这个理,是不变的。”他拿起笔,在《四方医略》的末尾添了一行字:“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墨汁干得很快,仿佛瞬间就渗进了竹简的纹路里。轩辕望着那行字,忽然觉得心里一片透亮——他走过的四方路,见过的千万病,用过的百种法,原来都在围着这“阴阳”二字转。

夜色漫进石屋时,竹简被整齐地卷起来,用麻绳捆好。轩辕把它放在案几最高处,月光透过窗棂照在上面,竹片上的字迹仿佛在轻轻呼吸。

“这只是开始。”他对自己说。窗外的蝉鸣不知何时停了,远处传来几声犬吠,混着夜风里的草木香,格外安宁。

想知道《古人的智慧》中,这篇《四方医略》将如何生长出更繁茂的枝叶?且看下集分解。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古人的智慧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重生之我要冲浪丹崖仙途异世小邪君无限武道求索天神诀快穿之我真的不是渣征天战途浓情密爱:鲜妻,你好甜战婿归来侯门福妻海贼之弹簧果实最强狂婿叶凡秋沐橙爹地你老婆又拉仇恨了扉页空间末世:极度崩坏万古神帝起点笔趣阁爱在东南枝欲行都市天庭典狱长总裁前妻很抢手
经典收藏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贼[综穿]相依为命华夏鼎世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明极品皇孙水浒之小孟尝汉末大混子贞观楚王三国之胜谋天下贞观医仙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这个三国太可怕了!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支点女帝穿今不好惹男卑女尊修仙界海贼之母巢秩序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
最近更新衣冠谋冢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太后别点灯,奴才真是皇上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明朝的名义古人的智慧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英烈传奇三国:开局系统送赵云冰临谷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唐代秘史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古人的智慧 清音妙画尊 - 古人的智慧txt下载 - 古人的智慧最新章节 - 古人的智慧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