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智慧

清音妙画尊

首页 >> 古人的智慧 >> 古人的智慧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封侯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混在皇宫假太监医毒狂妃路子野天唐锦绣一等家丁长平长平龙血战神天唐锦绣房俊大明:家妻上将军
古人的智慧 清音妙画尊 - 古人的智慧全文阅读 - 古人的智慧txt下载 - 古人的智慧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0章 第100集:融会贯通启新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100集:融会贯通启新篇

岐伯的茅屋前,那棵不知长了多少年的老槐树又抽出了新绿。春风拂过,叶芽簌簌作响,像在应和着屋里两人的对话。轩辕推开柴门时,衣上还沾着崆峒山的尘土,眼底却亮得惊人——那是一种历经求索后,终于触到大道边缘的澄澈。

“先生。”他对着正在翻晒草药的岐伯深深一揖,声音里带着旅途的沙哑,却藏不住抑制不住的悸动,“弟子回来了。”

岐伯转过身,手里还捏着一株刚采的柴胡,根茎带着新鲜的泥土气。他望着轩辕,目光从他风尘仆仆的衣角移到那双映着天光的眼睛,忽然笑了:“看你的神色,崆峒之行,不是空走一趟。”

轩辕走近几步,在老槐树下的青石凳上坐下。阳光透过新发的枝叶,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倒让他说起话来多了几分郑重:“弟子在崆峒三月,才明白先生从前说的‘医道不止于治病’是什么意思。”他伸手抚过石凳上经年累月留下的凹痕,那是无数个日夜,师徒二人论医时留下的印记,“广成子先生说,‘道在己身,亦在天下’。从前弟子总想着,把四方的医法学会了,能治更多的病,便是极致。可在崆峒山洞里静坐时才发现,人为什么会生病?如何才能不生病?这些问题,比‘怎么治病’更根本。”

岐伯把柴胡放进竹篮,在他对面坐下,随手拿起旁边一块打磨光滑的砭石——那是轩辕从东夷带回来的,边缘锋利却不伤人,此刻正被阳光晒得温热。“那你说说,广成子教你的‘不生病’之道,究竟是什么?”

“是‘抱神以静’。”轩辕的声音放轻了,仿佛怕惊扰了什么,“他让我在山洞里静坐,起初只觉得浑身不自在,心里像有无数只蚂蚁在爬,一会儿想东夷的砭石该怎么用才更准,一会儿念着南蛮的草药配伍是不是漏了什么。可他只让我‘无视无听’,只管守住自己的呼吸。”他顿了顿,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石凳的纹路,“三天后,我忽然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像擂鼓,又像山涧的泉眼在咕嘟冒泡。再后来,能感觉到气息在四肢百骸里走,走到某处淤塞了,便会发沉发紧——就像那些生病的族人,他们总说‘身上像压着石头’,原来不是虚言。”

岐伯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拿起那枚砭石,轻轻放在轩辕手心:“你摸到的‘淤塞’,便是‘气’不顺了。东夷人用砭石刺络,是想通淤;南蛮人用草药,有的是理气,有的是补气;西戎人缝合伤口,是怕气从破口泄了;北狄人诊脉,看的就是气的盛衰。这些,你从前也懂,可这次从崆峒回来,该有不同的体会了吧?”

轩辕握紧了手心的砭石,那点温热仿佛顺着掌心的纹路钻进心里,让他忽然想起在东海边,那位老渔民用砭石为同伴治伤时说的“石能引气”;想起在南岭,女医用鱼腥草时念叨的“草能清气”;想起在西陲,萨满缝合伤口时反复叮嘱的“线要勒紧,别让气跑了”。这些曾被他当作各地俗语的话,此刻像散落的珠子,忽然被一根线串了起来。

“是‘阴阳’。”他猛地抬头,目光灼灼地看向岐伯,“广成子说‘静以养神,动以行气血’,这动静便是阴阳。东夷的导引是动,属阳;崆峒的静修是静,属阴。可导引到极致,会让人气息平稳,那是阳中藏阴;静修到深处,能感觉到气血奔流,那是阴中含阳。就像这昼夜,白天是阳,可日中过后便渐生阴;夜晚是阴,到了子时又要生阳。”

他站起身,走到老槐树旁,指着树干上新发的绿芽:“就像这树,春天发芽是阳动,冬天落叶是阴静,可没有冬天的阴藏,哪来春天的阳生?人也一样,劳作是阳,休息是阴,若只劳作不休息,气就耗散了;只休息不劳作,气就淤堵了。生病,不就是阴阳偏了吗?”

岐伯看着他激动的样子,没有说话,只是从竹篮里拿出几样东西:一颗晒干的红枣,一片生姜,一块从北地带来的海盐,还有一小撮晒干的菊花。“你看这几样,”他把东西摆在石桌上,“红枣甘温,能补气血,属阳;菊花苦寒,能清火气,属阴。可若一个人气血虚又上火,单用红枣会助火,单用菊花会伤气,该怎么办?”

轩辕盯着桌上的东西,忽然笑了:“弟子在南蛮时,见他们治这种‘又虚又火’的人,会用红枣配菊花煮汤,再加少许生姜调和。红枣的阳,菊花的阴,生姜的温通,合在一起,阴阳就平了。”他拿起那颗红枣,又拈起一撮菊花,“就像先生说的,医道如调五味,酸苦甘辛咸,单打独斗各有偏性,合在一起才可口。治病,不就是把偏了的阴阳调回来吗?”

“不止治病。”岐伯接过话头,目光望向远处的部落聚居地,那里炊烟袅袅,孩童的嬉笑声顺着风飘过来,“你想想,部落里为什么会有争斗?是因为有人多占了猎物,有人少分了谷物,这就是‘偏’了,就像人体阴阳失衡。治理部落,让人人有饭吃,有衣穿,各司其职,不也是调阴阳吗?”

轩辕的心猛地一跳。他想起在北地,那位老医士诊脉时说的“国如人,君如心,民如四肢”,当时只当是比喻,此刻却豁然开朗。他在崆峒山领悟的“抱神以静”,原不止于个人养生——部落的“神”,就是民心;让民心安定,不就是“抱神以静”吗?他在四方学到的“治伤如治水,疏浚为要”,原也不止于治病——疏通部落间的矛盾,不也是“疏浚”吗?

“先生,”他的声音有些发颤,不是因为累,而是因为一种巨大的喜悦,仿佛眼前忽然展开了一幅从未见过的画卷,“弟子明白了。医人,医部落,医天下,根本都是一样的。都要合于阴阳,归于平衡。”

岐伯终于开怀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小子,总算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他站起身,从屋里拿出一卷竹简,那是轩辕出发前留下的《四方医略》,此刻上面已经被岐伯添了不少批注,“你在外面跑了这些年,收集的是‘术’;在崆峒悟的,是‘道’。现在,该把‘道’和‘术’合在一起了。”

他翻开竹简,指着其中一页,那上面记着轩辕在东夷治疗痈疮的医案:“你看这个,用砭石刺络放血,为什么有效?因为痈疮是‘阳热过盛’,放血就是泄阳。可若是体虚的人长痈疮,光泄阳就不行,还要补阴,就像南蛮人用草药清补结合。这背后的‘阴阳’,才是根本。”

轩辕接过竹简,手指抚过自己当初记录的字迹,忽然觉得那些零散的医案、杂乱的经验,都有了归宿。他想起在西戎缝合伤口时,萨满总说“要对齐皮肉”,原来不止是形态,更是让气血(阴阳)顺畅流通;想起在北地,老医士看面色时说的“青如草兹者死”,青色属肝,肝属木,木枯则阳绝,可不就是阴阳离绝的征兆吗?

“弟子想,”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看向岐伯,“我们该把这些道理好好理一理。从人为什么会生病,到怎么判断病在哪里,再到用什么方法调治,还有怎么让人不生病……把这些都写下来,让后人能看懂,能学会。”

岐伯望着他,眼中满是欣慰。春风再次吹过老槐树,新叶沙沙作响,像是在为这个决定喝彩。“好。”他缓缓点头,“就从‘阴阳’开始。人有阴阳,病有阴阳,治有阴阳,养也有阴阳。天地有阴阳,四季有阴阳,五方有阴阳,这人与天地,本就是一体的。”

轩辕拿起笔,蘸了墨,在竹简的空白处,郑重地写下第一行字:“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写完,他抬头看向窗外,阳光正好,部落里传来祭司敲钟的声音,那是召集族人分配食物的信号。他忽然觉得,自己手里的笔,不仅在写一部医书,更在写一种活着的道理——如何让自己活得安稳,让身边的人活得安康,让这个世界活得平和。

这道理,就藏在阴阳的平衡里,藏在天人的相应里,藏在每一个日出日落、一呼一吸之间。

想知道《古人的智慧》中轩辕与岐伯将如何系统梳理这些医理?且看下集分解。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古人的智慧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豪门巨星之悍妻养成我的竹马是男配末世:极度崩坏战星圣魔斗罗之野猪凶猛名门婚爱,高冷老公太任性我真是个富二代战龙归来林北我们村的阴阳两界比蒙传奇名门枭宠:老婆,乖一点鬼眼道长这个明星只想学习丹崖仙途娶个村官大小姐魔兽世界之吉尔尼斯王子女施主请留步错爱首席波矮子的开挂人生爱在东南枝
经典收藏重生之傲仕三国抗战之重生周卫国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抗战:龙国无敌军团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时空穿梭者:历史的秘密爱妃,本王俯首称臣历史的执笔者墓园崛起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大乾:帝国独裁者水浒之小孟尝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钢铁陌世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逍遥小地主灭元1399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山谷长人茶
最近更新穿越古代,靠卖猪头肉养活儿女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大楚武信君在汉武帝手下当官,我只想摆烂大秦:改写历史,拓万里江土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真理铁拳大明第一会所:海天宴!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回到明末做皇帝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边军:从女囚营开始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晚明从关中田亩开始
古人的智慧 清音妙画尊 - 古人的智慧txt下载 - 古人的智慧最新章节 - 古人的智慧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