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王府的马车上,丞相王道、萧济安、以及被萧济安特意一同请上车的宋濂,三人对坐。
车厢内,气氛安静却不压抑。
王道看着自己这个女婿,又看了一眼旁边正襟危坐、神情间还带着几分激动的宋濂,浑浊的老眼中满是欣赏。
“看来,陛下还是想稳一手。”王道声音率先在安静的车厢内响起。
今日在殿上,王道虽未多言,但那几次关键时刻的附和与表态,却如定海神针,为萧济安挡住了最汹涌的几波攻势。
“父皇这是在下一盘大棋。”萧济安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声音里充满了疲惫,
“他既想利用我的改革,来敲打日益坐大的太子和世家,又不想因此引起朝局的剧烈动荡。所以,他需要时间。”
“陛下需要时间,太子和那些世家大族,同样也需要时间。”王道抚着胡须,浑浊的老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他们会用这段时间,动用一切力量,让你这份改革方案,最终不了了之。拖是他们最擅长的武器。”
萧济安抬起眼帘,眼中那份疲惫已褪去,只剩下一片清明。
“他们想拖,我偏不让他们如愿。”他转头看向车窗外繁华的洛阳街景说道:
“宋先生,你说是这朝堂之上百官的口舌厉害,还是这京城之中,千万百姓的悠悠众口更厉害?”
宋濂闻言,眼中闪过一道光芒,瞬间明白了萧济安的意图。
他没想到,这位王爷竟与自己想到了一处。
“殿下是想……诉诸舆论?”
“不错。”萧济安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孔尚书他们为何反对改革?无非是两条。其一,是触动了他们自身的利益。其二,便是他们所信奉的那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腐儒之道,在他们看来,这便是天理,是民意。”
“我要做的,便是让他们亲眼看一看,真正的民意到底是什么。”
一旁的王道听着这二人的对话,抚着胡须露出了玩味的笑容。
他就知道,自己这个女婿绝不会按常理出牌。
“你这孩子……又要用北境那一招了?”王道笑问道。
“对付同样的敌人,用同样的招数,往往最有效。”萧济安看着宋濂,笑道,
“先生今日在殿上,以‘算盘’对‘孔孟’,已是石破天惊。现在,济安想请先生,再随我一同,用这‘故事’,去对一对我那太子哥哥的‘大道理’。”
宋濂只觉得浑身的热血都在沸腾,他起身在这晃动的马车内,对着萧济安重重一揖。
“殿下有命,濂,万死不辞!”
.....
马车在王府门前停下,王若薇早已在门口等候,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担忧。
“回来了?”她迎了上来,习惯性地为他整理着有些凌乱的衣襟,“今日……还顺利吗?”
“谈不上顺利,也谈不上不顺。”萧济安笑了笑,握住她微凉的手,
“不过是让那些习惯了高高在上的大人们,提前认识了一下我这个不速之客罢了。”
两人并肩走入府中,穿过前厅,王若薇屏退了所有下人,才轻声问道:
“我听爹爹派人来说,你今日在殿上,同时与太子和整个文官集团为敌,后面的廷议……怕是会更艰难。”
“艰难,是必然的。”萧济安没有否认,“他们经营了数十年,早已将科举变成了自家的后花园,岂会容我一个外人,在里面又是种树,又是修墙?”
他拉着她来到书房,那张巨大的京城舆论分布图,依旧挂在墙上。
“你看,”他指着图上那些代表着各大书院、国子监、以及世家府邸的标记,“这些,都是他们的阵地。从今日起,这些地方,定然会传出无数对我口诛笔伐的声音。”
“他们会将我描绘成一个不懂礼数、妄议国是的武夫;一个试图动摇国本,毁坏圣人门风的乱臣贼子。他们会用他们最擅长的方式,将我彻底批倒、批臭。”
“那我们……该怎么办?”王若薇看着那张图,心中升起一股无力感。
在舆论这片战场上,对方经营百年,根深蒂固,而萧济安,却像是一个初来乍到的新兵。
“他们有他们的战场,我们有我们的。”
萧济安用指节轻轻敲了敲桌面,发出一声轻笑。
他立刻吩咐管家,将那个曾在北境之战中,凭借一张嘴搅动风云的“说书先生”锐口张,秘密请进了书房。
“小的,叩见王爷!”锐口张一见到萧济安,便要纳头便拜,脸上满是崇敬与狂热。
“先生不必多礼。”萧济安亲自将他扶起,“今日请先生来,是又有两段故事,想请先生为我分说分说。”
他将自己与宋濂在路上便已构思好的两个故事大纲,推到了锐口张的面前。
“这一次,我不希望你只在市井之间说。京城之内,那些达官贵人爱去的茶楼、酒肆,那些国子监、太学的士子们喜欢聚集的文会、诗社,我都要听到我们的声音。”
锐口张拿起那两份大纲,只看了几眼,眼中便迸发出了惊异的光芒。
他也是个聪明人,立刻便明白了这位王爷的意图。
王爷这是要以天下悠悠之口为兵,以京城百万百姓为卒,向那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和文官集团,发起一场前所未有的总攻!
这手笔比之上次对付一个沛王,要大上百倍,也凶险百倍!
“殿下的意思,小的全明白了!”锐口张激动地站起身,对着萧济安一揖,
“殿下放心,不出三日,这两个故事定能传遍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短短两日,京城各大茶楼酒肆,说书人的场子里,便不再只有那金戈铁马的《定北王演义》,而是多出了两出全新的短篇。
……
京城的气氛,变得异常诡异。
一方面,以国子监为首的太学生们,在太子一党的授意下,写了上百封联名血书,痛斥定北王“以武乱政,动摇国本”,请求陛下与各位大学士,务必在廷议之上,否决其“祸国殃民”的改革方案。
一时间,整个京城的上流社会和学术圈,都充斥着对萧济安的口诛笔伐。
他仿佛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而另一方面,在那些不起眼的茶楼酒肆,在那些贩夫走卒聚集的瓦市街头,两个全新的故事正以一种惊人的速度传播开来。
喜欢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