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着灯下那个专注的侧影,没有出声打扰,只是将参汤轻轻的放在桌角。
“还不睡?”萧济安从那玄妙的境界中回过神,看到是她,紧绷的脸部线条柔和了下来。
“夫君不睡,妾身又怎能安眠?”王若薇走到他身后,伸出素手,力道适中地为他按揉着太阳穴,试图缓解他的一丝疲惫。
萧济安闭上眼,感受着指尖传来的温润与安宁,心中的万千思绪仿佛都被抚平了,他轻声问道:
“你也觉得,我明日会输吗?”
“妾身不懂朝堂,也不懂经义。”王若薇俯下身,在他耳边轻语,
“妾身只知道,我的夫君,是在北境冰原上,能让三十万将士甘心赴死的战神;也是在京城疫区里,能让数万灾民重获新生的菩萨。”
“一个能同时赢得兵心与民心的人,又怎会输给几句空洞的道理?”
萧济安睁开眼,眼底的最后一丝疲惫被一扫而空,转过身,对上妻子那双盛满了信任的清澈眼眸,将她鬓角一缕被夜风吹乱的青丝,为她捋到了耳后。
“若薇,你可知道,有一种学问,它不载于经史,不藏于子集。它只存于人心向背,存于家国兴亡,存于……这天下苍生,最朴素的呐喊之中。”
“明日,我要做的,不是辩论。”
他凝视着她的眼睛:“而是,为这门学问,正名。”
王若薇凝望着丈夫眼中无比璀璨的光,心中的所有担忧,化作了最安稳的宁静。
她微微一笑,不再多问。
“那妾身,便在府中备好庆功酒,静候夫君凯旋。”
“好。”
萧济安声自语,像是在对她说,也像是在对自己说:“既然他们想听道理,那我就给他们讲一个,闻所未闻的道理。”
窗外,风雨将至。
....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
京城,这座大夏王朝的心脏,在这短短三天里,被一场将至的辩论搅动得暗流汹涌。
从茶馆酒肆的说书人,到王公府邸的清谈客,几乎所有人都在议论这场堪称旷古烁今的对决。
辩论当天,天还没亮透,通往国子监的青龙大街上,早已是人头攒动,车马络绎不绝,将宽阔的街道堵得水泄不通。
数不清的京城百姓和外地赶来的士子翘首以盼,都想亲眼见证这注定要载入史册的一幕。
人群中,嗡嗡的议论声汇成一片。
“哎,你们说,今天这场,济世亲王殿下能有几分胜算?”
一个刚来京城备考的年轻士子,脸上满是忧虑,问着身边的同伴。
“胜算?”
旁边一个说话带京片儿的本地人嗤笑一声,拿眼角瞥着他,
“小哥,你头回来京城吧?你瞅瞅对面坐着的都是谁?孔太师!董少师!哪个不是钻研经义一辈子,张嘴《论语》闭嘴《春秋》的大人物?”
“王爷在疫区活人无数,那是活菩萨,可在这辩经论道上,他一个武将出身的亲王,拿什么跟人家斗?”
“可不是嘛,我可是在赌坊里,压了孔太师一百两!一赔一,稳赚不赔!”
“唉,可惜了。王爷是真给咱老百姓做主的好官,这次怕是要被那帮酸儒给毁了名声。”
....
“开盘了!开盘了!国子监世纪豪赌,济世亲王对战孔大儒,买定离手啊!”
“我压孔大儒胜!一赔一!这还用想?王爷是能打仗,但跟孔圣人之后比口才,那不是鸡蛋碰石头吗?”
“没错!我也压孔大儒!押一百两!”
“我……我押十两银子,赌王爷胜。”
一个声音弱弱地响起。
“什么?你疯了?一赔十的盘口你也敢接?那不是白白送钱吗?”
“王爷是神人,他在疫区能起死回生,说不定……说不定这次也能创造奇迹呢?”
类似的对话,在京城的每一个角落上演。
绝大多数人,都毫不犹豫地将宝压在了孔文正的身上。
毕竟,在他们看来让一个武将去和天下文宗辩论经义,其结果早已注定。
与外界的喧嚣不同,济世亲王府内一片平静。
萧济安并没有像宋濂等人想的那样,在书房里熬夜苦读。
他起得很早,与王若薇一同用了简单的早饭,随后便像往常一样,在前院的空地上不紧不慢地打着一套养生拳法。
宋濂与茅元仪站在廊下,前者急得来回踱步,袍角几乎都要被脚下的青石板磨破了。
“殿下……这……这都什么时候了,您怎么还……”
宋濂终究是没忍住,上前一步,话里满是焦急。
“宋先生,别慌。”
萧济安收了拳势,“今日之辩,不在口舌,而在人心。该准备的,早已准备好了。”
王若薇为他递上一方温热的毛巾,眉眼间虽也带着一丝担忧,但更多的却是对自家夫君的信任。
“夫君,不管结果如何,你都是若薇心里的大英雄。”她仰起头说道。
萧济安抚了抚她的鬓发,一切尽在不言中。
“那夫君早些回来。”
“好。”
巳时,晨光正好。
一辆不起眼的青布马车,在万千目光的注视下,缓缓驶来。
车帘掀开,身穿一袭玄色亲王常服的萧济安走了下来。
看着围观的人群,微微颔首,露出了一个温和的笑容。
“王爷来了!济世亲王殿下来了!”
“王爷千岁!王爷您可一定要赢啊!俺们庄稼人,就盼着娃儿以后也能有出息!”
“殿下,草民们都信您!”
不同于士子们的口诛笔伐,这些来自京城底层的声音,汇成了一股虽然微弱却无比真挚的暖流。
萧济安听着这些声音,脸上的笑意更深了些。
国子监,这座大夏王朝的最高学府,从未像今天这般,成为整个帝国的焦点。
监学之内,临时搭起一座极大的露天高台。
后台正中设有一个主位,铺着明黄色的坐褥,显然是为今日亲临的天武大帝所备。
台下,黑压压坐着近三千名国子监的监生,他们身着统一的青衿服,头戴方巾,个个正襟危坐,神情肃穆,自有一股天下文枢的气派。
而在台下外围,则是闻讯赶来的京城百姓,他们伸长了脖子,踮起了脚,将整个国子监围得水泄不通,那股炙热的人气,几乎要将清晨的薄雾都蒸发掉。
“咚——”
一声悠扬的钟鸣,自彝伦堂内响起,传遍了整个国子监。
明天三更,小高潮.....有没有好点的书名呀,准备修改书名了
喜欢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