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胡氏在周漾身边,时不时的提点她一下,母女俩速度自然也就落下了。
学了一会儿,便能熟练的分秧插秧了,姑娘家的,手脚伶俐,插下的秧苗,行是行,列是列的,刘桂香几人看了,频频点头。
纷纷说道:“这才像话嘛!”
徐莲花笑了笑,声音轻轻柔柔的,“这小姑娘家家的,脑子就是灵活,学东西快,这随便提两句就插得像模像样了。”
陈春花抬头看了一眼,“可不咋滴,这姑嫂俩学的是快哈,咱们那会儿,哪个不得学个小半天啊?”
田埂上,周春成挑着秧,一把一把的抛着,这边的五亩抛完,就把剩下的挑到自家田里。
太阳渐渐升高,田里插秧的众人脸上也布满了细汗。
“哎哟喂!我这老腰啊,快直不起来了!”陈春花直起身来捶了捶腰。
刘桂香闻言,笑了笑,“你们还都是小年轻,咋就成老腰了?要说老,那也是我老。”
在这里的,还真就属她年纪最大。
王秀霞闻言,立马打趣道:“是说,三婶才是这里最大的,她都没说老腰,你好意思。”
随后龇牙笑,“让你刚才用大劲儿想甩开我们,这下子晓得厉害了吧?”
“去你的,我就是腰疼也比你快!”陈春花笑骂道:“就这田,这秧,再插个三亩也绰绰有余!”
大家一边插秧一边说笑,倒也不觉得累跟无聊,到了中午,周清送饭过来,大家坐在田埂上吃着饭,看着这绿油油的稻禾,心里满满的成就感。
十个人,十亩田,加上请来的几人都是插秧好手,这十亩田愣是一天给插完了。
周春成也没想到,速度这么快,他原本还想着收工早点,明天再来一个上午就差不多了。
所以太阳刚刚西斜,他就开始催人了,“太阳要下山了,水也凉了,咱们今天就先干到这里吧,明早再来一个早上,估摸着也就差不多了。”
陈春花抬头看了眼太阳,笑着说道:“急啥,这不还有一截呢嘛,这秧啊,早一天插下去早好一天,你又不是不知道,这秧一天一个样的,别看就晚了天把两天,可长起来后就不一样了。”
“是说,阿哥你急啥?再插会儿,还早着呢,你见谁家收工收这么早的啊?”王秀霞紧跟着说道。
刘桂香头也没抬,“再插会儿,咱们加把劲儿,一次性插完更好,省得明天再来一次。”
说完,只见几人速度越发快了,无奈,周春成也跟着一起插。
眼瞅着天要黑了,田还剩下一块,陈春花几人咬咬牙,“哥,就剩这么点了,咱们一人插两把也就完了。”
最后,还真就把十亩田都插完了才回家,天已经黑了,周春成就砍了几把干柴,做成火把。
回到家时,周清正在门口等着。
“爹,咋到这个时候?”
“你几个婶子,非要说就那么一点了,一次性插完得了,这不就摸黑了嘛,你饭好了没?”周春成把粪箕扔在天井里。
“早好了,一直温锅里呢。”
周清先进屋把油灯点上,然后打了几盆热水给大家洗手洗脚。
大家洗漱的时候,她把灶房里的火塘给燃了起来,多加了几根柴,火燃得旺旺的。
大家洗完,一边往里走一边甩着手上的水,刚刚干着活,泡在田里还不觉得冷,这会儿一停下来,就冷得打哆嗦。
“几位婶子,叔婆,咱们先烤烤火。”
周清把桌子拉出来,趁他们烤火,把饭菜端上了桌。
这一夜,大家吃了饭也没散场,而是坐在火塘边上聊天,话题多数围绕着凉粉草展开,因为快要到割凉粉草的时候了。
一直到夜深了,众人才散场。
秧刚插下去两天,三家村的雨就来了,淅淅沥沥的下了三天,下得透透的。
周春成可开心坏了,坐在门当上看着这雨,对着胡氏道:“把种子那些找出来,这雨下透了,可以下种了。”
周家的地都是提前耕好,打好垄沟的,只要雨一停下,立马就可以下种。
今年的雨,下得小,但持久,比下大暴雨可好太多了。
天一晴开,周家就动起来了,也不止周家,是整个三家村都动起来了。
除了三岁孩童跟不能动的老人,其余人基本上都下地了。
背着一个小篓子,里面装着玉米,人手一个棍子,像个f,然后一头是尖的,手捏住上面,一戳一个洞,然后种子丢下去,再把土轻轻覆盖上。
这种工具,又轻巧又方便,速度还快,就是有点废腰。
“你们姑嫂俩,别点太挤了,距离就用那个棍子比一下,差不多一根棍子的距离就行,点太密了这玉米连棒子都没有。”
“洞别戳太深,土也别盖太厚了,当心钻不出来。”
胡氏一边点一边注意着周漾她们,时不时的提醒几句。
周家人多,还都是劳动力,一天就把这十亩玉米给种下了。
周家现在一共三十一亩田地,一亩用来育红薯苗,水田十亩,秧已经全部插下,二月底种洋芋又种了八亩,凉粉草则是种在开出来的那两亩荒地上,剩下的十亩,周家就全拿来种玉米了。
到此,周家的地算是全种下去了,忙完了大春,红薯也得安排上。
当然,是安排村里的,原来就跟他们商量好了,一部分人大春的时候种,一部分人种秋薯,若是大家都种秋薯的话,到时候只怕红薯苗不够分。
这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周春成声音低沉中带着疲倦,委实是抢种太累人了。
“玉米种完了,红薯也得安排上了,咱们家就还是种秋薯吧,不耽搁玉米成长,明天上午去地里扯红薯藤,晚点我去村长家走一趟,让他通知一下,让种春薯的那些人家明天下午到家里来拿红薯藤。”
“成!”胡氏点头,“你吃了饭就去,通知到了就回来睡觉,别坐太久了,明天咱们全家人都去,估摸着一个早上就能扯完了。”
周春成加快了速度扒完最后两口饭就去村长家了。
这会儿,村长家也在吃饭,现在家家都忙着春种,大家都是天不亮就出门,天黑了才回来。
“谁呀?”
听到敲门声,杨兴德扯着嗓子问了一句,随后端着碗就出来了。
着实是饿惨了,他边走边吃,声音也是不太清晰。
“兴德,是我!”
“哦!春成哥啊!”听到是周春成的声音,他加快了步伐,三两步就来到了大门口。
“哥,你咋来了?吃饭了没?没吃正好,我们刚摆上。”
看到是周春成,他脸上都是笑意。
周春成摆了摆手,“我刚吃完,跟你爹说点事儿。”
这时候,村长也端着碗出来了,就站在灶房门口,“老大,谁来了?”
“我春成哥!”
听到是周春成,村长也精神了,“春成来了?快屋里坐屋里坐,”说完,朝着屋里喊了一句,“老婆子,添副碗筷,春成来了。”
“叔,不用了,我吃完饭才下来的。”
村长点点头,“那成,你火塘边坐坐,咱们边吃边说。”
听到他吃过了,徐莲花起身给泡了壶茶。
村长这会儿又困又饿,一边扒饭一边眯眼,“春成,你来了正好,这大春也种下去了,我想着咱们是不是该把稻田给统计一下,然后早早的给上报上去啊?毕竟还有半个来月吧,就得放鱼苗了。”
周春成点头,这个事儿也是迫在眉睫,“我晓得,不过更紧要的还是红薯。”
“哦,对对对!”村长猛的回过神来,“红薯还没种呢,咋?可以扯藤了?”
“可以了,前面就可以扯了,只不过雨不透,我想着这藤再养养也成,也能再长些。”
周春成喝了口茶,“我们家明天去扯,估摸着一早上能扯完,不过就得辛苦叔一下了,明早通知一下大家,让他们下午过来领红薯藤,领完回去就自己掐好,后天我们会教大家怎么种的。”
“哎!成!不就是通知一下嘛,小事儿一桩,一会儿我就让老大去敲锣,明早通知我怕大家都下地了,今晚想起来就一次性说了得了。”
听到要种红薯了,村长激动得不行,去年周家挖红薯,他可是全程参与了的,那红薯个头,大个大个的,一亩地,得有上千斤啊,而且还特别好吃,甜滋滋的。
今年他特意留了三亩地出来,专门拿来种红薯的,而且,他打算直接种春薯,秋薯若是到时候秧苗有多的,他就再种上两亩。
村长行动力强,压根等不得明天,杨兴德也是,吃了几口就出门敲锣去了,通知大家过来有事情说。
村长媳妇王氏,在桌子底下踢了踢他的脚,然后咳嗽了一声,村长看向她,只见她轻轻抬了抬下巴,示意他问问价格咋说的。
村长眨了眨眼,有点不好开口,不过这价格咋说也是要问的,他清了清嗓子,“春成啊……”
“叔?咋了?有事儿您说。”
“就是那个价格,我想问问这红薯藤价格咋说的?”
周春成一愣,这个他还真没想好,而且,去年买红薯藤的是周漾,他隐约记得那两百斤红薯藤好像花了好几百文来着,具体多少还真没记住。
“叔,我跟你说句实话,这价格我还真没想好,得回去跟家里人商量商量,你也知道,这红薯是个稀罕物,目前咱们这边也没出现过,加上它产量喜人,价格上可能会有点浮动,不过咱们都是自己人,我们也不会想在这方面上赚大家的钱。”
“所以,肯定还是会定个合理的价格的,让大家人人都能种得起。”
听到他这样说,村长也松了口气,“成,那我就放心了,我也替大家,替村里人谢谢你。”
说着,就向周春成行礼,把周春成吓得一哆嗦,人就直接弹射起来了,“叔,叔,你这是干啥啊?这不是折煞我嘛!咱们都是自己人,说这些干嘛?你这样说可就是见外了啊。”
村长笑了笑,“成,那就不跟你客气了,你们明早不是要去扯红薯藤吗?人手够不够?这样,我让老大媳妇她们几个去搭把手,咋干你们只管说就是了。”
周春成累得不行,也没多坐,事情讲完了也就走了。
而村长家里陆陆续续开始来人了,村长清了清嗓子,“是这样的,咱们村里要种春薯的人家,明天下午把时间腾出来,到时候到春成家领红薯苗。”
“村长,这红薯可以栽了?”
村长点头,“对!可以了,明早就去扯藤,你们下午记得过来拿苗。”
“可有说多少钱一斤?还是多少钱一亩?钱咋说的?”
“我们都不会种,春成家咋说?大家搭伙干还是自己种自己的?”
“对啊,我们都不会种,这得有人教吧?有个章程没啊?”
村长抬手,“别急,都会安排妥当的,价格暂时还没定,但春成家的为人你们也是知道一二的,断不会在这方面赚大家的钱,至于怎么种,自然是有人教的。”
“大家别担心,明天下午记得过来拿苗就行,好了,没啥事儿了,都回吧。”
周春成回到家,胡氏他们刚洗完脚,周漾顺道给他打了盆热水。
“爹,咋样?”
周春成叹了口气,捶了捶腰,“就跟村长说了一声,他负责通知,我没等人到就回来了。”
“对了,”脚放进热水里,感觉舒服了一些,他扭头看向周漾,“你去年买这个红薯藤,是多少钱来着?刚刚村长问我价格来着,我才想起来,咱们都没商量过这个事情。”
周漾皱着眉想了半天,“我买了四捆,当时人家要二两银子来着,卖不掉,说是一两银子给我们,大舅嫌它叶子黄了,就砍到了八百文。”
“两百斤,这样算下来,四文钱一斤吧。”
“四文?”周春成皱了皱眉,这也太贵了,村里人肯定种不起。
“你觉得定多少钱一斤合适?”
周漾往火塘里扔了根柴,“一文钱一斤呗,一亩地二百斤,也就是两百文……”
她顿了顿,两百文好像也有点多啊,家里若是要种两三亩的咋弄?指定凑不出这些钱啊。
“那就一百文一亩地吧。”最后由周春成敲定。
“也成!”家里人都没啥意见,毕竟他们也没指望用这个赚钱。
《荒年穿农家,我带全村杀出穷鬼榜》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荒年穿农家,我带全村杀出穷鬼榜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荒年穿农家,我带全村杀出穷鬼榜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