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社长,感谢社长提拔……”
听到程光阳允诺,等过了明年就安排自己入阁,杨景辰不免激动万分。
算起来杨景辰的年纪,比程光阳大整整十四岁,今年已经四十二岁了。再过两年四十四岁,这样的年纪入阁,对他而言刚刚好。
“好了,载甫世兄,咱们之间还说什么谢不谢的。”
程光阳笑着道:“入阁之后,你要好好干,向外界证明你的能力,不要让人家说你是靠我的关系才入阁的。”
“社长放心,我一定不辜负你的期望。”杨景辰连连保证道。
…
天启三年三月。
在程光阳的全力推动下,大明两京十三省的丈量田亩、清查隐匿之事,开始全方面、大范围持续进行。
与此同时,各地的兴明社分社,也如雨后春笋一般,相继开始建立。
各地分社的社长,由兴明社京师委员会投票推荐人选——出任分社社长者,必须加入兴明社超过三年,必须足够熟悉任职当地的情况,必须对总社保持绝对忠诚,必须做好长期担任地方官的准备。
老实说,这件事起初进行得稍显仓促。各地分社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可谓是一团乱麻,既没有建立稳定的上下级关系,也没有明确的社团任务和发展目标。
不过随着程光阳与京师委员会,陆续制定出几套类似于后世企划的指导方案后,各地分社总算慢慢稳定下来,开始初具规模了。
眼看万事俱备,程光阳立刻给各地分社下令,让他们想办法招揽本地的底层读书人和贫困宗室,还专门定下了任务时间和任务指标。
所有分社,必须在规定期限内,招够相应的名额,最早完成任务的前五个分社,总社审核后,内部记功,发放双倍经费,不能顺利完成任务的,则一律记过,经费减半,于所有分社内通报批评。
“兴明社分社初创,机会难得,诸位才子墨客,速来入社啊!”
“朝廷正在各地追查隐匿,你们家里没田没地的,没有功名在身的,赶快加入兴明社,还犹豫什么,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各地分社社长,在接到程光阳从总社发出的命令后,丝毫不敢怠慢,立刻各显神通,想尽办法,不断鼓励当地底层读书人和贫困宗室报名入社。
有的分社,派人制作大量传单和揭帖,沿街到处发放;有的分社找准目标后,直接挨家挨户上门宣传;还有的分社,干脆空口白牙,以功名利禄为诱饵,宣称只要入社就有地可分,有钱可拿,有官可做。
这种事无异于在公开结党。
也就是如今兴明社在朝野内外全面掌权,无人敢议论,放在过去,都不说过去了,放在一年之前,肯定是要被科道官连章弹劾,被地方官各种举报的。
“啧啧,兴明社分社招新……兴明社我知道,他们在京城发行的报纸,我也曾看过的,听说他们的社长,户部侍郎程光阳,已被皇上抓进北镇抚司诏狱了,怎么如今还敢成立分社?”
“你看的都什么老黄历了,人家程司徒早就官复原职了,后来还被当街刺杀,刺杀他的是原司礼监秉笔魏忠贤,这几日京城那边的报纸,还没卖到咱们这里,也不知那魏忠贤是何下场。”
南直隶,苏州府审计署衙门外,几名结伴从此路过的穷书生,从地上捡起几张兴明社的传单,口中议论纷纷。
“你说这兴明社分社,像咱们这种应试多年,连个秀才也没捞中的人,是不是可以去加入呢?”
“我看咱们最好还是不要趟这浑水,这可是结党啊,结党搁在哪朝哪代都是重罪,搞不好将来要杀头的。”
关于要不要加入兴明社,很多底层的读书人和贫苦宗室,皆对此感到疑虑重重。
毕竟像兴明社这种,把结党之事公开化的行为,从古至今从没有过任何先例,因此刚开始的时候,敢直接加入兴明社的人,基本上寥寥无几。
好在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科举多年未能上榜,穷困潦倒、走投无路之辈,把心一横,决定到兴明社分社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借机改变命运。
“杀头就杀头,怕什么?老子命不好,家里没个当举人的爹,读书这么多年,一事无成,现在别说考功名了,连讨个老婆都够呛,饭都快没得吃了。”
“说得是,富贵险中求,就算以后要杀头,那也是以后的事,现在可管不了这么多。大家都是读圣贤书的,那些个什么周举人、赵举人,还有他们那些个杂种儿子,凭什么过得比神仙还神仙?老子就是不服!”
加入兴明社分社的读书人,总体上虽然不多,但是他们的用处却非常大。
这帮人毕竟读过书,在本地的老百姓眼中,向来很有名望。有了他们的加入,各地的新政改革工作,推行得越发顺利。
无数贫苦百姓,贫农、中农、富农、甚至小地主,在底层读书人的带领下,开始主动检举揭发本地的大地主、大缙绅。
控告他们隐匿田产和奴仆,勾结官府,将本该由他们承担的赋税和丁徭银,转嫁到其他百姓头上,纵容家中恶奴欺男霸女、胡作非为。
当地的官府衙门,迫于上头的政治压力,不得不对此做出判决,各地的审计署则趁机全力追查这些涉案缙绅和地主的实际田产和佃户数目。
在如此紧张严肃的氛围下,短短数月,全国各地清丈田亩,追查隐匿的工作,便取得重大成果,捷报频传。
“好啊,真是太好了……”
消息传到京城,已经养好伤臂,正待重返朝堂程光阳闻讯,心中顿时大喜,立刻唤来杨景辰、冯铨、耿如杞等人,吩咐他们道:
“通知各地审计署,让他们尽快把各地清丈出来的隐匿田产和户口,整理成册,逐级上交到户部……嗯,叫他们反复核实,不要为了争功虚报数目,不然来年朝廷按所得税基,下派征税任务,他们哪里完不成,可是要问罪的。”
“还有,通知各地分社,让他们把所有本地社员的姓名籍贯、身份背景,全都记录成档案,一份留在本地,一份上交到总社。”
“那些最早加入分社的读书人,叫他们的分社社长,跟当地学政打好招呼,没有秀才功名的,尽量给秀才功名,有秀才功名的,等八月朝廷举办乡试时,看看能不能想办法让对方中举。”
听到程光阳如此吩咐,杨景辰、冯铨、耿如杞等人,先是愣了愣,随后纷纷拱手道:
“社长放心,我等这就下去安排。”
喜欢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