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长……”
“杨阁老,不是跟你说了吗,以后在衙门里不要叫我社长。”
“是,程阁老。”
文渊阁中堂。
杨景辰满脸恭敬地走到程光阳面前,合袖对他行了一礼。
因为程光阳的关系,这次内阁补充阁臣,杨景辰得到和程光阳一起入阁的机会,周延儒则补上了杨景辰原来的职位——
这是程光阳之前答应过杨景辰的事。
二人此次是以东阁大学士的身份入阁,因为明代所有首次入阁的大臣,都要先从这个官职开始。
虽说程光阳才刚入阁,不过他在内阁的地位,明显是最高的。
哪怕是首辅史继偕,在票拟时产生什么分歧,也要优先服从他的决定。
“杨阁老,你找本阁是有什么事要说吗?”
程光阳斜靠在太师椅上,端起茶杯抿了抿,笑着问道。
杨景辰颔首道:“近日辽东传来塘报,建奴和蒙鞑暗中似乎有什么勾结,宰赛一伙人,原本已经发兵到沈阳城下了,如今却迟迟没有进攻的意思,宰赛没有出兵,咱们的人也不敢贸然攻打辽阳。”
“呵呵,这帮蛮夷,果然不守信用……”
程光阳闻言,沉默片刻,对杨景辰道:“黄台吉如今已然穷途末路,他肯定给不了宰赛多大的好处,宰赛之所以不肯对他动手,大概是想待价而沽,跟我等多要好处。”
杨景辰皱眉道:“朝廷上次答应给他的还不够多吗,真是贪得无厌。我看咱们不用理会蒙古人,只要他们保持中立就行了,反正建奴现在也快不行了。”
如果蒙古能一直保持中立的话,就凭黄台吉那两万士气低落的八旗兵,明朝这边对付起来,确实没有太大的问题。
“不,不能如此……”
程光阳思忖许久,摇头道:“蒙古人不就要点好处吗,给他们就是了,反正朝廷也不差那点银子。万一咱们这边不给,这帮人转头就去支持建奴,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对程光阳而言,给蒙古砸点钱,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关键是黄台吉必须死。此人无论军事能力还是政治能力都非常过人,起码甩历史上的崇祯帝几条街。
可以说历史上,要不是黄台吉继承了后金的第二任汗位,后来满清能不能有机会入关,都是个未知数。
“派卢象升继续出使蒙古,给宰赛送一大笔银子过去,告诉宰赛,等灭了黄台吉,朝廷还会给他更多,以后每年开放马市,咱们会高价购买他的马匹牛羊、皮毛山货,若是他不愿意配合,朝廷一分钱都不会给他,还会联合其他蒙古部落,对他宣战。”
程光阳放下手中茶杯,嘱咐杨景辰道。
杨景辰闻言,迟疑道:“给宰赛一大笔银子,具体要给多少?”
“五十万两。”
程光阳大手一挥道。
…
“什么,五十万两?!”
沈阳城外,蒙古大营。
从卢象升的口中听到这个数字,宰赛整个人目瞪口呆,久久不可置信。
因为这实在是一笔不折不扣的巨款。
隆庆年间,明朝册封俺答为顺义王时,每年也不过才给对方二到三万两的白银,虽说后来还有二十几万两的市赏,但那笔钱并不是白给的,主要用来和蒙古进行马匹交易。
如今明朝愿意一口气给宰赛五十万两银子,除此之外,还有上千斤的茶叶、食盐,以及几百匹质量上好的绸缎。
宰赛心里怎能不惊讶,结结巴巴道:
“卢贵使,你不是在拿我开玩笑吧?”
“在下岂能拿这种事说笑,朝廷赏赐给忠顺王的财物,已经分批从蓟镇运输出塞了,忠顺王只要安排人手,前去接收便可。”
为了逼宰赛出兵进攻后金,在程光阳的授意下,卢象升并未一次性将所有财物送到宰赛的手中,而是采取分批运送的办法。
倘若宰赛拿了前面的好处,却不出兵,那后续的财物自然也就没份了。
宰赛虽是个贪得无厌的人,却也明白这个道理,当即笑着对卢象升道:
“其实先前本王已经答应过朝廷,会配合大明王师南北夹击,就算朝廷不给我这些财物,我也一样会发兵的,只是前不久将士们刚刚打完仗,需要略作休整,这才没有继续对沈阳进攻。”
卢象升当然知道宰赛在胡扯,他也不去揭穿,话风一转道:
“听闻女真的使者,这段时间一直尝试与忠顺王接触,不知果有其事么?”
“嗯……确实如此,他们的四贝勒黄台吉,派儿子豪格过来,试图说服本王与他们合作,对抗大明。哼,本王对大明赤胆忠心,如何肯答应!”
宰赛义正辞严地说着,见卢象升表情复杂地看着自己,怕对方不信,当即拍着胸脯保证道:
“贵使放心,等下次这帮人要是再来,本王马上让人把他们赶走!”
“不,不……”
卢象升连连摇头:“忠顺王应该先想办法稳住他们,然后将他们抓起来,移交给我们大明来处置。”
宰赛愣了愣,低声道:“可是……这样的事要是传扬出去,对本王的名声,会不会不太好?”
“忠顺王既然决心要帮朝廷做事,那就等于是与女真人决裂了,你们双方互为仇敌,现在你不抓他们,将来也会和他们在战场上再见,又有什么区别呢?”
卢象升循循善诱道:“忠顺王可知道,由于你们蒙古人近来的种种表现,我大明的文武百官,对于你们蒙古人其实是不太信任的,关于应不应该继续给忠顺王颁发后续的赏赐,朝堂上意见不一。”
“如果忠顺王能按照在下方才所言,把后金使者抓起来,交给我们大明处置的话,相信这份诚意,一定会让朝廷里那些质疑的声音通通消失。”
宰赛暗自吞了口唾沫,看在五十万两银子的份上,反复犹豫许久,最终点头道:
“好吧,我答应贵使的请求,等下次后金使者到达,我马上将他们抓起来,送给贵国。不过本王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财物,而是为了表达对大明的忠诚。”
卢象升忍俊不禁道:“这是当然,忠顺王对朝廷的忠心,日月可鉴。”
喜欢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