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普车稳稳地停在了临水县火车站的候车室门口。
厂办秘书小冯率先推开车门下车,而后快步跑到车尾处。
他将绑在后备胎上方的那个简易旅行箱迅速解开,双手稳稳地拎起箱子,随着“咔哒”一声轻响,便将其放置在地面上。
此时,旅行箱上已然绑好了两个鼓鼓囊囊的旅行袋,看上去宛如一座小小的山丘。然而,秘书小冯却显得轻松自如,他单手握住拉杆,稍稍用力一拽,便拖着这如小山般的行李朝着候车室大步走去。
“胜利,红梅,跟紧了。”郝厂长下车后,一边向前迈着步子,一边高声招呼道。
“知道啦,走红梅。”郝胜利蹦下车,待红梅也下了车,便热情地拉住她的手说道。
小丫头红梅被郝胜利牵着,眼睛里满是好奇,不停地向四周张望着,嘴里还兴奋地说:“上次我就想来看看火车,我到现在都还没看过火车呢!”
郝胜利不禁打趣道:“你不是坐火车来的吗?怎么就忘了呀?”
小丫头眨巴着大眼睛回答道:“不记得了,那时候我还太小嘛。”
就在冯秘书拖着旅行箱先行往前走的那一瞬间,他立刻成为了整个站前广场众人瞩目的焦点。
几个原本蹲坐在台阶上抽烟身着工人装束的汉子,目光瞬间被吸引过来,眼睛一下子瞪得溜圆,连嘴里叼着的烟都忘了抽,只是直勾勾地盯着那个仿佛自己会“行走”的木头箱子。
“嘿!快看那边,那是什么东西啊?”有人惊讶地喊道。
“是个带轱辘的箱子,还能拉着走呢!”另一个人回应道。
“乖乖,这是谁琢磨出来的玩意儿啊?这么一大堆东西,看着却不费吹灰之力!”众人纷纷议论起来。
一位抱着小孙子,挎着大包袱的大娘更是惊讶得合不拢嘴,她指着箱子对怀里的小孙子说:“小宝快看呐,那位叔叔拉的是啥?是个带轱辘的箱子哟。”
小孙子看得目不转睛,小手指不停地指着箱子,满脸都是新奇。
车站台阶上,一名穿着铁路制服正在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也被这新奇的景象吸引了目光,他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边。
他平日里见过形形色色的行李,像柳条箱、檀木箱、帆布袋,甚至是用扁担挑着的箩筐都屡见不鲜,可像这种底下装有四个铁轱辘,上面还伸出一根铁管供人拉着走的木头箱子,还真是头一回见到。
“同志,同志。”一个身着灰色中山装干部模样的人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加快脚步走上前去,拦在正拖着旅行箱前行的冯秘书身前,指着箱子问道:“同志,你这箱子底下那四个轮子是不是轴承啊?这么多行李装着,能行吗?对了,能不能让人坐在上面呀?”
冯秘书看了他一眼,微笑着回答道:“当然可以啊,其实它很轻便的。要是在上面坐着让人拉着走估计不太合适,不过如果不拖着走的话,把它翻过来就能当凳子坐了,要是在火车上没座位的时候,拿来当凳子完全没问题。”
那位干部听后笑了起来:“嗐!我之前还真没注意到还有这样的用法。可不是嘛,翻一下就能坐人,这设计真是太巧妙了。以后出差带上它,就算买不到票也不用愁了。我能拉一下试试吗?”
冯秘书爽朗地笑道:“这有什么不可以的,来,您接着,亲自感受一下吧。”说完,他便停了下来,把拉手的位置让了出来。
那位干部毫不客气地接过拉手,拖着箱子往前走了几步,不禁赞叹道:“唉!还真不费劲。这是谁想出的主意啊?要是以后出差都有这么一个东西,那就太方便了。”
冯秘书笑着接过话茬:“可不是嘛,咱们这些经常出差的人最怕的就是买不到坐票,有了这东西就不用担心了,走到哪儿都能有个地方坐。”
他这一说,瞬间戳中了周围不少出差人的痛点。
“是啊,是啊,这话在理。出差就怕买不到坐票,站一路能把人累散架。”
“有了这个宝贝,那可真是走到哪儿都不怕了,随时能歇脚。”旁边挎着大包袱的大娘深有感触地附和道。
“就是,平常出门带点东西,跟搬家似的,累死个人。要是都能配上这么个箱子,那可就享福喽。”人群里有人高声应和,引起一片赞同的嗡嗡声。
几个年轻人早就按捺不住,纷纷凑上前跃跃欲试。
其中一个戴着眼镜,学生模样的青年动作最快,迫不及待地从冯秘书手里接过拉手,学着样子,小心翼翼地拖着那“小山”往前走了几步。他脸上先是紧张,随即化作惊喜:“嘿!真不错。看着老大一堆,拉着可真轻巧。一点儿都不觉得沉。”
那几个原本蹲在台阶上抽烟的工人汉子,此刻也彻底被吸引了过来。
他们拨开人群,领头的那个的汉子直接拦在正拉着箱子体验的眼镜青年面前,目光热切地看向冯秘书:“哎!同志,同志。能让我们哥几个也仔细瞅瞅不,这东西太管用了。要是能琢磨明白,回去我们也想法子做一个。以后跑外勤,出差,可就能省下力气了。”
他身后的同伴们也连连点头,都盯着冯秘书。
冯秘书下意识地转头,目光投向人群稍外围的郝厂长。
郝厂长抬手看了看腕上的手表,见离发车时间尚早,便沉稳地点了点头,脸上带着默许的笑意。
得到许可,冯秘书立刻提高了嗓门,对着热情的人群喊道:“行。大家伙儿要是真想看,咱们进候车室里头,我把行李卸下来,你们照着样子琢磨,其实结构挺简单的,一看就明白。”
“好嘞。”
“快,进里面看仔细。”
人群一阵小小的骚动。
那戴眼镜的青年更是积极,连忙帮着冯秘书扒拉开挡路的人,两人合力,小心翼翼地把那“小山”一样的箱子提上了台阶。
在候车室里找了一个宽敞的地方。
他们将简易旅行箱稳稳地竖着放好,立刻又成了一个小小的中心。
无数道探究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过来,仿佛在等待一个秘密的揭晓。
冯秘书走上前弯腰解开绑带,将那两个旅行袋从箱子上拎下来,放到一旁。
冯秘书轻轻扳开旅行箱金属搭扣。
随着“咔哒”一声轻响,他缓缓掀开了箱盖。
箱盖打开的刹那,内部精巧而实用的结构立刻展露无遗。
几块大小不一的隔板,巧妙地用帆布带固定在箱体内部,将空间划分得井然有序。
冯秘书指着箱内:“这里面是分了层的。像衬衣,文件这些怕皱怕压的,可以放在这上层隔板上面。底下这层宽敞,塞些不怕压的重东西。”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分层的位置和用途。
围观的人群发出一片低低的惊叹,纷纷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往里探看。
“哎呀,真讲究。”
“想得可真周到。”
那戴眼镜的青年凑得最近,伸手小心翼翼地摸了摸箱体的内壁和隔板,赞叹道:“这是用胶合板做的吧,还真轻巧。”
他旁边一个同伴模样的年轻人显然更有心,早已从随身的黄布挎包里掏出了小本子和铅笔,开始快速地勾画记录。
他时而弯腰丈量箱体的尺寸比例,时而俯身研究轮子的布局和拉杆的安装方式,笔尖在本子上飞快地移动。
“同志!”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终于忍不住了,指着箱子底部的四个铁轱辘,操着浓重的口音问:“这轮子,到底是咋个装上去的呀?咋就能转得这么溜,还不掉呢?”
冯秘书闻言,干脆利落地蹲下身去,把箱盖扣上,搭扣锁死,双手一用力,将箱子整个翻了过来,四轮朝天。
他指着底部暴露出来的结构,解释道:“看这儿,关键在这两根通轴上。”
他用手指点了点贯穿箱底两侧的铁轴:“轴的两头都车了螺纹。先把轴承嵌进去,套在轴上,再用大号的螺丝帽从轴头拧紧固定住。最后,还得在螺丝帽外面打个销子孔,插上根铁销子挡住,这样螺丝帽就绝对不会松脱掉下来了。”
冯秘书接着拍了拍固定在底板下的通轴位置:“这两根轴是直接固定在底板下面的,吃得住力。 这要是带个孩子,就可以让孩子坐在上面,你拖着走就行。”
他这一番深入浅出的讲解,配合着实物展示,立刻打消了众人的疑虑。
“哦!是这么回事。”
“明白了,明白了。”
“这法子好,牢靠。”
几个胆大又心细的汉子也学着冯秘书的样子蹲下来,凑近了仔细端详那轮轴结构,甚至伸出手指去摸摸那光滑的轴承和结实的销子,在冯秘书的指点下认真研究起来。
郝胜利一直拉着红梅站在稍远一点的地方,看着这热闹的场面。
红梅脸上充满了惊奇:“胜利,原来这个箱子这么厉害呀!里面还能分开放东西,底下还有机关。”
郝胜利得意的对红梅说:“是啊,怎么样?以后你要是走累了,你就放心大胆地坐上去歇脚,保证没问题。”
经过这一番细致的观察和讲解,众人心中关于这旅行箱的奥秘渐渐清晰起来。
戴眼镜的青年终于合上了画得满满当当的小本子,脸上露出笑容:“今天可真是开了大眼界,长了真见识。回去我就找我们厂里的木工师傅,就照这个样子打一个。以后出差啊,行李再重也不怕了,路上没座儿也不愁了。这简直解决了大问题。”
他这话立刻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对,咱也得想法子做一个。”
“可不是嘛,有了这宝贝疙瘩,以后走南闯北,心里都踏实多了。”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候车室里洋溢着欢快气氛,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畅想着拥有这样一只箱子后的便利。
就在这时,车站广播里传来了响亮的通知:“各位旅客请注意,开往省城的xxx次列车即将进站,请乘坐本次列车的旅客准备好车票,到第一检票口排队检票”
冯秘书闻声,立刻招呼一声:“厂长,该准备上车了。”
他手脚麻利地开始重新整理行李,将两个旅行袋飞快地绑回箱子上,又把箱子翻正,拉杆“咔哒”一声复位。
人群带着意犹未尽的兴奋和满满的收获感,开始相互道别。
“谢谢啊同志。”
“一路顺风。”
“回头我们也做出来试试。”
大家带着从这次意外偶遇中获得的新奇知识和跃跃欲试的灵感,带着对那只神奇箱子的深刻印象,各自散去汇入涌动的人流,踏上了属于自己的旅途。
而这只由九号信箱自己琢磨出来的简易旅行箱,无疑成为了他们日后津津乐道的话题中心。
它像一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在小小的临水县悄然激荡起一圈圈涟漪,一股自制多功能行李箱的热潮,已然在人们心中悄然萌发。
郝胜利拉着红梅,跟在郝厂长和拖着“小山”的冯秘书身后,随着人流走向检票口。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只正被无数道目光注视着的旅行箱上,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型。
这东西似乎蕴藏着一个巨大的可能,它可能会成为一个,在这个时期非常不错的项目。
如果旅行箱能提前发明出来,那它会不会成为人人争抢的畅销货?
喜欢重生七零三线厂,小伙伴们往前冲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七零三线厂,小伙伴们往前冲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