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小张则检查了出料口下方安装的旋转式切刀装置,并在下方铺开了好几张宽大的竹席和几个浅口的竹筐,这是用来临时摊凉成品饲料颗粒的。
郝胜利深吸一口气,看向刘爷爷道:“启动膨化机,低速预热。张叔叔,准备少量喂料。”
孙爷爷闻言,猛地合上连接膨化机的离合器。
“呜……”
比粉碎机低沉得多的轰鸣声从膨化机内部响起。
内部的螺杆开始缓慢旋转,空载运行。
郝胜利紧盯着机筒上安装的简易温度计。
柴油机稳定地带动着膨化机螺杆均匀转动,几分钟后,机筒温度开始缓慢上升。
“温度到八十了。”小张喊道。
“开始少量喂料。”郝胜利下令。
小王开始缓慢摇动料斗下的手动喂料器,金黄色的混合粉料如同细沙般,被一点点送入开始发热的机筒内。
“呜……嗡……”膨化机内部的声音变得更加沉闷,负载明显增加不小,但柴油机的转速依旧稳定。
“温度一百一。”
“加大喂料量,注意观察出料口。”郝胜利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
喂料量增加,机筒内压力开始积聚,但出料口的模具板依旧没有任何动静,只有机器内部沉闷的摩擦和挤压声越来越响。
时间一秒秒过去,气氛越来越紧张。
孙爷爷的手紧紧握着离合器手柄,准备随时断开。
赵爷爷屏住呼吸。刘爷爷的眉头微微皱起。
突然!
“噗,噗,噗……”
几声短促的爆鸣声从出料模具孔传出。
奇迹发生了。
在所有人惊愕的注视下,无数颗金灿灿,冒着腾腾热气,大小均匀,如同迷你小圆柱般的致密颗粒,如同金色的冰雹般,密集而均匀地抛洒进下方铺开的竹席和浅筐里。
“沙沙沙沙……”颗粒落入竹席的声音越来越密集,很快就铺满了薄薄的一层,浓郁的焦香和谷物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出来了,是颗粒,是颗粒。”小张激动地大喊。
“老天爷……真变成金豆子了,还冒着热气呢。”小王惊叹道
赵爷爷冲过去,用铲子小心地铲起一些颗粒,颗粒在他铲子中哗哗作响:“嘿,是颗粒,漂亮。这温度,得好好晾晾,不然会返潮。”
孙爷爷一边监控机器运行,一边道:“老刘,胜利,这出来的颗粒烫手,热量不小,现在这点量铺开还行,要是连续生产,这么堆着可不行,热气散不掉,容易返潮,也危险。”
郝胜利立刻点头:“孙爷爷说得对!正式生产的时候,出料口得接一条输送带,还要一个大的振动筛板,一边输送一边用风机吹冷风,把热量和水汽立刻带走,不然堆在一起肯定不行。咱们现在试机,就得勤摊开,勤翻动。”
刘爷爷看着竹席上那层冒着热气的金色颗粒,又听着老师傅和小家伙立刻想到后续问题,脸上满是赞许的笑容:“看看,这就是咱们九号信箱的能耐。不但能造出来,还想得周全。对,就得配冷风吹。”
他跟着指挥道:“小王,小张,别愣着,拿木锨来,把这金豆子给我摊开翻动,让它快点凉下来,咱们也好好看看这成果。”
两个技工赶紧找来工具,小心地将热乎乎的颗粒摊得更薄更散,让热量快速散发。
刘爷爷这才弯腰,从已经不太烫手的区域抓起一把颗粒。
他仔细地看着那规整的圆柱形,用手指用力捏了捏,颗粒硬度很高。
他放到鼻子下深深一吸,那奇异的香气让他陶醉。
他转过身,看着在弥漫着蒸汽和香气的厂房里忙碌的众人,看着那台还在“呜呜”工作的膨化机和“突突”作响的柴油机:“胜利,老兄弟们。咱们这‘金镐头’刨出的金豆子,算是是彻底的成功。”
见大家都看过来,他兴奋地宣布道:“咱们九号信箱,就从这堆喷香的金豆子开始,要给全国的养殖业,立下一个新规矩。造,完善了冷却就全力造。”
柴油机提供着动力,饲料膨化颗粒机喷吐着希望,切刀飞舞着将希望切成规整的颗粒,而老师们傅和技工们则小心地摊凉着这第一批宝贵的成果。
郝胜利知道,一个全新的饲料工业时代,正从这里开始。
这时一辆吉普车停到了厂房门前,车门一开,保卫处王处长,胡代表和周爷爷先后下车,三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
周爷爷道:“我猜他们就到这里试验新机器了,听听这声音,没错。”
王处长和胡代表都点了点头,三个人走进去,就看见郝胜利他们围在饲料颗粒机的出料口和进料口在那里忙活。
周爷爷一进门就抽了抽鼻子,朗声笑道:“嘿!这味儿,还真香。
王处长吃惊:“老刘,老赵,你们这又是在胜利的指挥下,搞出什么名堂了,这金灿灿的跟小金豆子似的是什么东西。”
胡代表迅速扫过稳定运行的柴油机,结构新颖的膨化机,最后落在那些颗粒上,惊异:“膨化造粒,这东西我只在内部资料上见过国外有,咱们自己这就搞出来了,效率怎么样,成本如何?”
刘爷爷直起腰,抓起一把凉了些的颗粒,得意地递给走过来的三人:“哈哈哈,老王,胡代表,老周,快瞧瞧,这就是饲料膨化颗粒机。用红薯干,米糠这些东西,就能造出这金豆子。以后养猪养鸡,就靠它了。”
赵爷爷也凑过来,兴奋地补充:“可不是,这新柴油机带着饲料膨化颗粒机,这些粮食边角料进去,都能给你变成宝贝出来。”
周爷爷接过颗粒,仔细看了看,又放进嘴里嚼了嚼,眼睛一亮:“嗯!好东西,熟透了,喷香。这东西要是能量产,可是解决了大问题。”
刘爷爷笑着道:“行了,别说我们了,你们那边怎么样?试验结果如何。”
胡代表深吸了一口气,笑道:““嘿!测试结果,好,太好了,好得有些过头了。”
他看向一旁正眨巴着大眼睛听着的郝胜利,赞赏:“胜利啊,你画的那枪口制退器,还有那觇孔式照门,装上去一试……王处长亲自打的靶,一百米卧姿,散布面积比原枪小了差不多三分之一。后坐力感觉也柔和了不少,连续射击时的可控性提升非常明显,尤其是那觇孔,瞄准速度更快,更直观。”
他竖起一个大拇指道:“老兵用着顺手,但那个觇孔瞄准对新兵的提高太多了,首发命中率提高太多了,往那圆圈里一套,基本跑不了。”
王处长接着话头:“性能没得说,绝对是这个。”
他也翘起大拇指,跟着道:“但是……问题也就在这儿。性能太好了,刚才老周聊了聊,以咱们厂现有的人员和设备条件,根本没法子大规模生产。”
胡代表接口道:“是啊。总部首长要是看到测试报告,肯定会下令尽快列装,至少优先装备部分精锐部队。可就凭我们目前这种纯粹依靠老师傅手工,精雕细琢的生产方式,完成二百支的初步测试订单都极其困难,更别说后续可能成千上万的量产需求了。”
他叹了一口气道:“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生产任务,这涉及到精密加工设备的改造,专用夹具的设计制造,甚至可能需要引进更高精度的机床,以及……培养一批能操作这些设备,理解这些的年轻技术工人和科研人员。”
接着他一摊手道:“光靠我们九号信箱现有的家底和几位老师傅的毕生绝技,不够,远远不够。”
厂房里一时间安静了不少,只剩下机器仍在不知疲倦地轰鸣着,喷吐着金色的颗粒,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工业化量产与手工精雕细琢之间的巨题大鸿沟。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转向了那个小小的身影。
郝胜利。
他设计的装备性能卓越,却无意中将了一个更艰难的问题,摆在了整个九号信箱的面前。
喜欢重生七零三线厂,小伙伴们往前冲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七零三线厂,小伙伴们往前冲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