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凤妩刚离开不久,楚熠明就领着一行人,抬着好几箱贵重礼品,浩浩荡荡的来到翠竹苑。
楚熠明为此还特意打扮成一副文人气质的模样。
只见他身上披着一件玄色云纹织锦的袍子,头戴乌纱,手持金扇,风度翩翩。
他的步伐轻盈而优雅,每一步都散发出一种儒雅的气息,让人不禁为之侧目。
当他来到翠竹苑时,脸上始终挂着一抹谦逊的微笑。
“晚辈楚熠明,乃大乾皇朝储君。”
“今日特来拜访虞大家。”
“还望虞大家多多关照。”
虞世安早知他要来,但也没想到来得如此之快。
若是现在再找个地方躲起来,恐怕是不合适了。
来者皆是客,他总不至于失了这个风度。
他朝自己的弟子薛清点了点头,示意她开门迎客。
薛清缓缓地来到门口,轻轻地打开了大门。
“太子殿下,家师有请!”
当楚熠明看到竟是一个如此年轻秀丽的女子出来迎门时,眼前一亮。
“有劳姑娘了!”
“烦请姑娘前面带路!”
薛清不卑不亢,领着他走进内苑。
“请!”
虞世安此时,坐在茶炉边,一边轻轻地扇火,一边对来人说道:“太子殿下,虞某寒舍简陋,还请见谅!”
楚熠明微微躬身,向虞世安行了一个标准的拱手礼。
“虞大家客气了!”
“此处青山翠竹,?幽静深远!”
“正是我等文人雅士梦寐以求的圣地啊!”
此时,茶壶发出一阵“咕嘟咕嘟”的声音,紧接着热气蒸腾。
茶水烧开了,楚熠明的话音也似乎被这鼎沸沧溟的声音给覆盖了。
虞世安非常流利的沏好茶后,这才邀请楚熠明坐下品茶。
“殿下,请品尝!”
楚熠明细细品尝了一杯茶后,瞬间感到神清气爽。
“好茶!”
“都说虞大家乃当世文坛巨擘。”
“孤没想到先生竟也如此深谙茶道!”
虞世安见招拆招,回道:“殿下谬赞了!”
“虞某一介腐儒,如已是风烛残年之驱。”
“哪里担当得起文坛巨擘这几个字啊!”
“至于这茶嘛。”
“有客人来了,自然是要好茶相待的。”
“先生还是太过谦逊了。”
“当今世上谁人不知,您历经三朝,荣宠不衰。”
“您对礼、乐、射、御、书、数无一不精通。”
“且门下弟子无数,皆是人中龙凤。”
“您无愧于天下文人之典范!”
楚熠明先是吹虞世安的出身,然后吹他的才华兼具,再然后吹他门下弟子个个人中龙凤。
最后再给他戴高帽:文人之典范。
这差点让虞世安坐不住了。
“殿下,我们刚才喝是第一道茶。”
“接下来我们喝第二道茶!”
“请!”
楚熠明接过虞世安递来的茶后,一饮而尽。
“感觉如何?”虞世安笑着问道。
楚熠明忽然觉得口齿竟有微微甘甜,回道:“这茶竟然带有一丝丝甜味!”
“不错,这第二道茶的确是甘中带甜。”
楚熠明心想:“此次难得上山拜会,可不能白白浪费时间,只坐在这里喝茶啊。”
“虞大家,孤此行登门拜访!“
”是有一件关乎着天下文坛兴盛的大事,要与您商量!”
“呵呵……不急!“
”等会还有第三道茶!”
楚熠明早已坐不安席,却见虞世安还在悠哉的煮茶。
但他也只能忍气吞声,古人有“三顾茅庐”,何况他这区区这三道茶?
虞世安的第三道茶终于是煮好了。
他小心翼翼地将花杯递给楚熠明。
“殿下,请再尝尝这第三道茶!”
楚熠明恭敬的接过茶杯,仔细品尝这第三道茶。
初时觉得索然无味,但慢慢的又觉得回味无穷。
“这第三道茶,虽然没了先前的浓浓的茶味。”
“但是总感觉孤的嘴里竟然百味交加!”
虞世安叹了一口气说:“是啊,这三道茶,也正对应虞某此生啊!”
楚熠明不明所以,问道:“此话怎讲?”
虞世安冷笑一声,继续说道:“殿下前面不是还说我虞某人历经三朝,荣宠不衰吗?”
“怎么现在却想不明白了呢?”
楚熠明就这样猝不及防被自己的石头砸到脚了。
即使面露难堪之色,他仍然厚着脸皮说:“还请虞大家明示!”
虞世安:“虞某历经三朝,正如这三道茶一般!”
“虞某在南朝时,还是个热血少年。”
“遇到挫折和困难都能坦然面对,也想着建立一番功业。”
“可惜,很快南朝覆灭了!”
“后来,整个南朝都归附了大珵皇朝。”
“虞某也到了而立之年。”
“又因文采斐然得到大珵皇帝的赏识。”
“也算是过了好些年纸醉金迷的日子!”
“可惜啊,大珵皇朝最终也作茧自缚了!”
“虞某人也是半截入土的人了。”
“正如这第三道茶一样百味交集,回味无穷。”
“如今,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在此清幽之地,安享晚年了!”
“至于殿下说的天下的文坛兴盛。”
“那是年轻时候的我应该做的事!”
虞世安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概括了他的前半生。
世事无常,风云变幻,三朝浮沉,天下兴衰。
曾经意气风发的矜贵少年一去不复返了。
楚熠明自然也听出了他的婉拒之意,可又不甘心覆水东流。
“虞大家,正因当今天下四分五裂,战乱不休,民不聊生。”
“黎民百姓皆渴望太平盛世。”
“所以,天下所有的文人志士才需要像您这样的文坛大儒振臂高呼。”
“传承文圣人遗愿,以安天下万民之心!”
虞世安听后,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人老了啊,就应该做人老了的事!“
“传承文圣人遗愿,安天下万民心。”
“这就看殿下你们的了!”
楚熠明还想再据理力争:“虞大家,此次孤前来,也是皇帝陛下的……”
可未等他说完,虞世安便站了起来,下了逐客令:“殿下,贵客登门,虞某自当好茶相待!”
“这三道茶过后,殿下也是时候下山离去了。”
“清儿,送客!”
薛清来到楚熠明身边,做出请的手势,引导他离开。
楚熠明虽心中有气,但也不好得罪虞世安。
毕竟此人门下弟子众多,并且还散落在天南地北。
除了大乾,其他势力的人也都在争相拉拢他。
就这样,楚熠明终南山之行无功而返。
定国公府千金纪云柔的及笄礼正好定在月中。
后院的夫人们开始忙里忙外,鲜于夫人负责拟定章程、宾客邀请名单等。
谢夫人和王夫人则是负责府上的布置以及一应采办事宜。
鲜于夫人向上官凤妩询问道:“阿妩,你这边有没有特别邀请的朋友啊?”
“去年你的及笄礼,你可是邀请好几个姐妹过来呢!”
上官凤妩:“舅母,云柔表妹的及笄礼。”
“我们多邀请她的姐妹们过来捧场就好了!”
“我的朋友也不多,就不邀请了吧!”
“说什么话呢,傻孩子,人多才热闹啊!”
“云柔的那些姐妹我都邀请了!”
“嫣然也邀请了她的好姐妹过来!”
“毕竟,虞大家不是到场吗?”
“届时还当场宣布收她们两为徒的消息呢!”
鲜于夫人这是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她的两个闺女成了虞大家的徒弟啊。
上官凤妩小声的说:“舅母,老师要来的消息。”
“你们没透露出去吧?”
她激动的说:“当然不能啊!”
“放心,舅母我是知晓分寸的!”
“那就好!”
“那我也邀请我的一个小姐妹!”
仔细想来,上官凤妩的朋友真不多,关系特别亲密的,以前郑菀菀算是一个吧。
可如今两人的交恶就差捅最后一层窗户纸了。
于是,上官凤妩写上了自己想要邀请的名单,那就是西市钱府的钱星若。
上官凤妩心里默默的想:不知道若若现在身体如何了?
自从上次一别,过去了些许时日。
原先说好的再次登门拜访,她也没能兑现。
钱程府上,钱星若的闺房里,银霜不停地劝自家姑娘喝药。
“姑娘,这药快凉了,赶紧喝了吧!”
“这药太苦了。”
“我嘴里还残留着早上的苦味呢!”钱星若皱着眉头说道。
“这药哪有不苦的呢?”
“太夫都说了,良药苦口!”
“只有按时把药喝了,病才会好起来!”银霜依然苦口婆心的劝说着。
这时,门外传来钱程和刘俊昇愉快的交谈声,两人有说有笑的走进了她的闺房。
“若若啊,刘太夫刚才与为父说了。”
“你的病情已经慢慢好转了!”
“再多吃几副药就可以病好了!”钱程激动的对女儿说道。
“爹……你怎么来了!”钱星若心虚的问。
他笑着继续说:“爹这不是高兴嘛!”
“刘太夫还说啊,你是他见过最配合治病的人!”
“其他人不是嫌弃太夫不好,就是嫌弃药太苦了!”
“你就不会这样啊!”
“女儿听娘亲说!”
“爹爹刚刚成立了一家商行,名字叫做五星商行。”
“是阿妩起的名字对吗?”
她听后羞得无言以对,干脆另找话题聊。
钱程很满意的答道:“嗯,不错!”
“这名字的确起的好啊!”
“意寓不凡!”
钱星若刚听娘亲提起时,就觉得这个名字起得特别好。
五和妩相对应,而她的名字正好有一个星字,但愿她没有多想吧。
“钱姑娘,药该凉了!”
“药凉了,药效就过了!”刘俊昇站在一旁适时的提醒她。
钱星若嘟着嘴小声说:“我等下会喝。”
“你们都看着我!”
“我不习惯!”
这时,钱星若的母亲也径直走进她的闺房,笑容满面的说道:“若若啊,定国公府给你送来了一张请帖!”
钱星若:“请帖?是什么内容?”
钱程:“请帖?写的是什么?”
两人不约而同的开口询问!
她笑着说道:“上面说了定国公府于本月十五,为次女纪云柔举办及笄礼!”
“所以,邀请我们家若若参加!”
说罢,连忙把请帖递给钱星若。
钱星若仔细看了请帖激动的说道:“这请帖是真的!”
“娘,上面还说由您带着女儿前往!”
钱程的夫人出身于下九流,是钱程帮她赎身,之后两人一起做生意,日久生情,结为夫妻。
她原来姓陆,还是江南大姓之家。
只不过,她的生母出身不好,连带她也得不到父族认可。
没身份之前,她有一个诨名叫凌霄花。
钱程本想让她随父姓,叫陆凌霄,可她死都不肯姓陆。
于是,钱程就一直“凌霄”的叫唤了她十多年。
所以,外人不知内情,通常都会称呼她为“凌夫人”。
她也接受了“凌”这个姓氏称谓。
“是啊!为娘也想不到啊!”
“就是女儿,你的身体吃得消吗?”
“银霜,把药端过来!”
“我现在就喝!”
钱星若立即把那碗药一口饮尽。
她为了证明自己身体能行,直接下床行走几步。
“爹、娘,放心!”
“女儿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钱程情不自禁地望向刘俊昇说道:“刘太夫,您看?”
刘俊昇望着钱星若那双期待的眼睛,不由得说道:“钱东家,刘某观星若姑娘的脉象。”
“本月十五出去参加宴会,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只是,这段时间。”
“还需要按时服药,方能尽快恢复精神!”
“放心吧,刘太夫!”
“我一定好好配合!”
钱星若终于是喜笑颜开。
也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东宫举办的群贤会也选在了本月十五那日。
楚熠明为了这次的群贤会,可是下了血本的。
虽然他没有请来虞世安,但他请来了前朝大儒楚章。
楚章也是历经三朝的文坛大儒。
他曾经当过北朝帝师,还做过前朝废太子叶阳的老师。
后来遭叶天贬职,此后就一直退居家中编纂书籍。
楚熠明请不来出身于南朝的大儒,却把出身于北朝的大儒请出山了。
楚渊欣喜万分,直接下旨任命楚章为太子詹事,今后负责教导太子。
此消息一出,许多文人志士纷纷抢着进东宫参加群贤会。
可惜,此次宴会,也不是什么人都能随便进的。
楚熠明的确是需要天下文人志士的支持,可又看不上出身低微的人。
想进入东宫参加群贤会,必须有专门的请帖。
这请帖首先是发给各高门贵族子弟,然后是各大世家大族子弟。
最后才是因才学闻名的某些个寒门学子。
更甚者,东宫还借机中饱私囊,私下售卖群贤会的名额。
一张请帖金额甚至高达百金。
好多才识过人,但出身不高的文人学子通通被拒之门外。
于是所谓的群贤会,最终也只是各大豪门贵族子弟的一场盛宴罢了。
群贤会当天,皇帝楚渊兴高采烈的莅临东宫,就是为了见证这场轰动一时的文人盛宴。
三品以上的官员也跟随而来。
众人纷纷跪拜:“拜见陛下,陛下万安!”
楚渊春风满面的说:“好,大家都起来了吧!”
“今日乃我大乾文人之盛典,你们才是这场群贤会的主角!”
“今日,在东宫,你们就尽情抒发才情,畅所欲言吧!”
楚熠明也志得意满的说:“父皇,今日天下群贤齐聚。”
“他们皆是文坛复兴的支柱,也是大乾未来的中流砥柱!”
“我大乾何愁不能一统天下?”
楚渊兴奋不已:“哈哈哈……太子说得好啊!”
“你们将是大乾的功臣!”
众人又是一阵高呼:“陛下圣明!”
楚熠明安排楚渊落座后,由太子詹事楚章坐西席,众文人才子依次落座。
接下来,由太子亲自主持宴会。
楚章作为文坛大儒,又是新任的太子詹事。
当然也会在现场出几道题考一考在场的才子。
楚章出了一道题:是先有国,还是先有家?
这道题深得楚渊的心,他作为大乾皇帝,自然是需要更多效忠于他,效忠大乾的人。
甚至,还会通过这道题分辨忠与不忠。
忠自然留,不忠则驱。
众才子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学生王硕,请求答辩!”
楚熠明:“王公子,请!”
王硕依次向皇帝、太子、楚章以及在座的一众学子行礼。
“《大学》有云:“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物格而后知至,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是以,家齐而后国治,而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家与国,国与家自古相辅相成而!”
“我等文人志士,自当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
“王公子,说得好!”众人纷纷鼓掌赞成。
楚渊听后,也表示赞赏。
这算是引经据典,中规中矩,也很深得老学究的赏识。
但宴会中还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一位学子站了起来,先向身居高位者拱手行礼,再向众学子行礼。
“学生褚良,请求答辩”
楚熠明抬手示意道:“褚公子,请!”
褚良道:“圣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然,彼时天下太平,臣民自当修身以齐家、以明德、以治国!”
“此时生逢乱世,首当取义,何为义也?”
“扶大厦于将倾、救苍生于水火为义。”
“解万民于倒悬,济百姓于饥寒为义。”
“结束战祸、天下大统为义。”
“是以,我等自当破家为国,安能成就平天下之志!”
“褚公子说得好!”众人也纷纷鼓掌赞成。
虽然不是楚渊最想听到的,但褚良的观点已经算是不错了。
毕竟大多学子的意见都还是先家后国的思想。
如今突然来个破家为国的言论,倒是新鲜啊。
“众位学子的想法于家于国,都不错啊。”
“朕心甚慰!”
楚渊环顾四周一众学子,个个锦衣玉带,矜贵不凡,心生欢喜。
“都不用拘谨,你们继续啊!”
就在此时,有人慌忙来报,郑吉收到信息后,悄悄的在楚渊耳边说了几句话。
楚渊顿时大怒,但又不好当着众学子的面发作,只是微微的瞪了太子一眼,压住心中的怒气。
“看你干 的好事!”
紧接着,他不露声色地离开宴会厅,走向偏殿。
此时的楚熠明也收到了消息,惊慌失措跟上他的步伐。
楚熠明:“父皇,儿臣也不知此事啊!”
楚渊:“还不是你办事不利!”
“外面的事,你尽快处理!”
“否则,你这太子也别当了。”
两人激烈的争执一段时间后,楚渊丢下太子以及众大臣,独自愤愤地离去。
到场的众学子也察觉到了异样,整个宴会厅开始窃窃私语。
原来此时的宫城外聚齐了一大批文人学子,都在讨伐东宫的“群贤会”名不符实。
“东宫的请帖都是直接发给高门贵子、世家子弟啊,哪轮得到我等寒窗苦读之人!”
“名为群贤会,实则是高门显贵和世家大族的盛宴!”
“寒门学子入不得东宫啊!”
“唉,那个兄弟,你说错了。”
“东宫的门还是很好进的!”
“你们还不知道吧,群贤会一张请帖也就一百金而已!”
“也就顶穷苦百姓人家几辈子的收入吧!”
“我等天下学子,耻于与他们为伍!”
“本以为这大乾尊正统,重文人,爱百姓。”
“可惜了我等不远千里奔赴而来的一腔热血!”
“我等终究是错付了!”
宫城外,人山人海,霎时间人声鼎沸。
喜欢情锁双姝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情锁双姝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