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府,众亲信谋臣、将领纷纷来到议事厅。
因为东宫利用寻找画中人的事件,到处散播秦王不好的名声。
他们不得不聚集在这里,想出对策,顺便开导下秦王。
文臣谋士如冯玄颐,顾若甫等人则向秦王进言:“殿下。”
“您派人前往各大臣府上寻找那画中人。”
“实在是有失体面啊!”
“如今朝中重臣至少有一半是支持东宫的。”
“这无疑是给他们递了刀子!”
何君临等武将却觉得,秦王做的没有任何问题。
“行了,你们这也怕那也怕的。”
“像个什么样啊?”
他们当中有人甚至还觉得秦王特别直率呢。
“我也觉得殿下那样做,没有任何问题啊!”
百里敬轩直言道:“是吾辈楷模啊!”
“就是,我要是有喜欢的女人。”
“当然要挖地三尺也要把人找出来了!”
“再说了,陛下不也没有责怪殿下嘛?”
“哈哈哈……”众武将们纷纷大笑起来。
顾若甫忍不住咳嗽了几声。
他有气无力的说道:“你们就只知道打打杀杀,直来直往。”
“却不知道这朝中早已经暗流涌动。”
“稍有不慎,害的就是殿下啊!”
“若是将来人人都如此效仿。”
“那大乾岂不是乱了套了?”
冯玄颐补充道:“殿下!”
“这外面谣传您好人妻!”
“这还算是小事!”
“待您日后娶了王妃!”
“谣言便可不攻自破!”
“可更过分的是。”
“他们竟然在谣传您,派人闯各位大臣的府门。”
“目的就是强抢民女、臣妻啊!”
“他们一来可以败坏您在百姓们心中的声誉。”
“二来便是让有些人可以上行下效。”
“趁机干一些强抢民女的勾当。”
“若是他们被抓了。”
“就会把秦王拉出来当挡箭牌啊!”
“这才是最要命的!”
顾若甫紧接着,恨铁不成钢扫了那群武将一眼。
“所以,你们该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了吧?”
一群意气风发的武将听到这些后皆默不吱声了。
楚熠辰的背后不禁冒了冷汗。
冯玄颐和顾若甫等人说得没错。
谣传他好人妻,只是他的私德问题。
可若是事情的本质变了。
那他手底下的人就会上行下效。
诸如夏县强抢民女的事件就会不断发生。
而且,他们还会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是对的。
“冯玄颐和顾若甫等人说得没错!”
“这件事情,的确是本王任性妄为了!”
“还请诸位替本王想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既能让各位大臣们消除心中的怨恨。”
“又能解开百姓们心中的误会呢?”
众人面面相觑。
少顷,冯玄颐说道:“殿下,臣有两点建议!”
“好,说来听听!”楚熠辰当即坐直了。
“第一,殿下最好是能尽快迎娶一位王妃入府。”
“这样便可以堵住悠悠众口。”
“第二嘛,便是要拜师。”
“拜师,可不能像之前那样随便走个过场了。”
“而是要认认真真,规规矩矩的拜师。”
“还要按时去听老师讲课!”
顾若甫等人连忙拍手称赞:“妙啊!”
“殿下,您在百姓们心中的形象一直都是晋州少将军。”
“大乾的秦王战神!”
当然,他们最想说的是秦王和他手底下的将领,在部分百姓们心中形象仍然是晋州“恶少年”的存在。
但这些,没人敢提出来。
“若是殿下能认真拜师学习礼仪规矩。”
“那百姓们自然会更加拥护殿下的。”
“不过,臣认为。”顾若甫欲言又止。
“还可以再加上一点!”
“你说!”楚熠辰立即让他把话说完。
“只是这点恐怕会让殿下折损一些颜面!”顾若甫依然有所顾虑。
“没事,你尽管先说!”
楚熠辰大概也能想到这第三点是什么。
“就是殿下您辛苦一些!”
“您亲自登门给那些大臣道歉。”
“这样以后!”
“那些大臣,也不敢再拿此事来议论殿下您了。”
冯玄颐听后却有些疑虑,但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毕竟这件事的确给那些大臣们带来了一些影响。
若是秦王能亲自登门道歉,那至少能消除他们心中的怨恨。
前面两个倒还行,但最后一个,武将们纷纷表示反对,
“殿下,前面两个倒是不错的选择。”
“至于后面的登门道歉。”
“大可不必啊!”
“不错!”
“哪有身居高位者向臣下登门道歉的道理!”
“对,不道歉!”
楚熠辰这时也左右为难了。
顾若甫说得的确有些道理,可武将们的说法也很对他的胃口啊。
他长那一身傲骨可不是用来跟人道歉的。
就在底下人众人争论不休时,楚熠辰拍板决定:“好了,本王决定。”
“前面两个建议,可行!”
“至于登门道歉,本王觉得没这个必要了!”
“那些个投靠了东宫弹劾本王的。”
“即便是本王低声下气去道歉。”
“也只会惹得一身骚!”
“至于那几个没有投靠东宫,也没有弹劾本王的人。”
“想必这件事对他们也不存在什么伤害!”
“待日后,本王自会补偿他们的!”
众人纷纷回应道:“殿下英明!”
楚熠辰又换了一个比较舒服的姿势,对着众人说道:“好了!”
“那么接下来,便是本王拜师的事情了!”
“你们说,本王应该拜谁为师呢?”
还是冯玄颐先开口说道:“殿下!”
“如今最得人心的先生便是文坛大儒虞世安了!”
“您不如就正式拜他为师吧!”
顾若甫附和道:“是啊,殿下。”
“陛下不也是让您拜过他吗?”
“对了,还有欧阳先生!”
“不是!你们让本王拜他们两个为师?”
楚熠辰本来就对虞世安有偏见,让他正式向虞世安拜师。
那不是强人所难吗?
冯玄颐:“是啊,殿下!”
“虞大家和欧阳先生正是当下大儒,最是适合啊!”
“本王最是讨厌虞世安那个嘴皮子!”
“还有欧阳昀,人长得丑,想得却很美。”
“一天天都想要规训本王!”
楚熠辰一听这两个就来气。
顾若甫连忙劝说道:“殿下!”
“您恐怕是与他们产生误会了!”
“就拿虞世安来说。”
“他原本就是南朝旧臣。”
“很早就退隐山林了!”
“可他后来却为了天下的文人志士出山了!”
“沽名钓誉罢了!”楚熠辰不屑的说道。
顾若甫继续说道:“可他却收了好多寒门学子啊。”
“有些还是平民百姓。”
“甚至是,前朝罪臣之女薛清也是他的弟子之一。”
“而且,他正在建一所书院,叫玉山书院。”
“玉山书院招收弟子!”
“不论出身,不论男女,但需论品性和才识!”
“对了,书院还在建中。”
“但临时书院却是在兰园。”
“据说这兰园原来还是定国公府的西苑。”
“无极对这些事应该是比我们都要了解的!”
上官无极被忽然提及后,略显尴尬的说道:“确实如此。”
“果然什么事,都逃不过顾参事的法眼啊!”
“殿下,我们定国公府上也有三位拜在虞世安的门下!
“就是你那三个妹妹!”
楚熠辰自然也是知道这些的。
“是!”上官无极不想秦王与虞世安有所误解。
“依臣所见,虞世安的确是一位教书育人的好先生!”
“殿下,臣如今!”郑丰年这时也开口说道。
“也拜在了虞世安的门下!”
他也一直想找机会让秦王和虞世安和解。
“臣觉得他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好先生!”
楚熠辰沉默了一会,他不禁在想,难道是他错了?
那为什么虞世安偏偏不待见他呢?
每一次见面,虞世安总是对他指手画脚的,毫无尊重可言。
当然,楚熠辰对人家也是半斤八两就是了。
“行吧,本王便听你们的意见。”
“认真拜师!”
“不过,本王要连欧阳昀也一起拜!”
“不然,倒显得他虞世安特别有能耐似的!”
众人听后都惊得说不出话来了。
这还是他们平时认识的那个秦王吗?
既然拜师定下来了,那就轮到王妃人选了。
楚熠辰本不想拿出来跟大家探讨的,毕竟他内心深处依然还是想找到那个女子。
可当务之急,容不得他多想。
万一真的都寻不到那女子又当如何呢?
冯玄颐等人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殿下,至于王妃的人选。”
“您不如从那几个重臣中挑选!”
“一来,他们还没有投靠东宫。”
“二来,他们不参与弹劾您。”
“就是不想与你为难!”
“殿下,不如顺水推舟。”
“直接从他们几家中挑选王妃!”
“如此一来,既可以还了这份人情。”
“又可以将他们拉入我们的阵营!”
这个提议一出,大部分人都是赞成的。
但还是有少数人提出了异议。
郑丰年是第一个提出异议的人。
“殿下,臣认为如此不妥!”
“若是您从那几位没有弹劾您的大臣府中选择王妃。”
“那岂不是直接告诉世人,您想拉拢他们?”
“那其他先前参与弹劾您的大臣,又该另起名目重新弹劾您了。”
楚熠辰不禁向郑丰年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他暗自在想:“没想到郑丰年这小子竟然如此有远见啊!”
“那便依郑丰年所言。”
冯玄颐和顾若甫等人纷纷拱手道:“殿下,是臣等疏忽了!”
这个提议瞬间又被众人一致给否定了。
楚熠辰忽然想起了叶倾城。
那个跟他说是他命定妻子的人。
但他没有当着众人的面说这件事。
“先着手安排拜师的事,王妃的事再议吧!”
翌日,虞世安和欧阳韵打死也想不到。
皇帝急召他们二人入宫,竟然是为了秦王拜师一事。
虞世安略显不耐烦地问道:“陛下,秦王不是早就已拜过师了吗?”
“怎么今日又要拜师啊?”
欧阳韵紧跟着说:“不错。”
“而且,秦王殿下拜师也只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
“我们都懂!”
“但真没必要走两次吧?”
楚渊狠狠的瞟了一眼楚熠辰,然后向这二儿赔笑道:“两位都是文坛大儒。”
“这拜师岂能随便走个过场而已呢?”
“这传出去,岂不让人笑话我们楚家人不尊师重道吗?”
楚熠辰一脸无辜地说道:“是啊,两位先生。”
“先前都是本王太忙了。”
“都还没得向二位正式拜师呢!”
“最近外面也没什么事发生。”
“本王正好腾出时间来,好好拜师了。”
“还请二位先生。”
“不要嫌弃本王资质愚笨才好啊!”
虞世安和欧阳韵不由得相互对视了一下,先在内心嘀咕:“谁敢嫌弃你这个大魔王啊!”
这才异口同声地回应道:“臣不敢!”
“那就么说定了。”
“本王今日便正式向二位先生拜师!”
楚熠辰刚要行跪拜礼,便被虞世安和欧阳韵给制止了。
“殿下,这行跪拜礼就不必了!”
虽然说弟子应该向老师行跪拜礼。
但他们二人可不敢让这些天潢贵胄真的跪拜。
“只要到时按时听课就可以了。”
“当然,臣等也可以亲自到秦王的府上授课!”
楚熠辰哪样都可以选。
要不是到国子监听课,要不是到兰园听课。
要不是直接差人把老师请到府上授课。
楚熠辰爽朗地回应道:“本王都可以!”
“待本王回府后,便差人将拜师礼送到二位老师的府上。”
“那个拜师礼就不用了吧!”虞世安连忙说道。
“对,之前就给过拜师礼了!”欧阳昀附和道。
而且先前的拜师礼,不只是秦王府的人送过,就连皇帝也派人送过。
楚熠辰却假装听不到似的,继续说道:“哦,对了。”
“差点忘了,本王今日还要在王府给二位先生办一场拜师宴!”
“等会就直接到本王的府上吧!”
虞世安和欧阳昀又暗自在嘀咕:“好歹也先跟人家提前说一声啊!”
看到儿子如此急切的拜师,还要在府中办一场拜师宴。
楚渊竟然也没觉得有任何不妥。
“哈哈哈……”
“我儿果然是长大了。”
“终于认真的拜师了!”
“好,朕这里也没什么事了。”
“那两位爱卿便随秦王去吧!”
虞世安和欧阳昀二人,再一次内心嘀咕:“这老楚家的作风。”
“果然是一脉相承啊!”
他们二人就这样被架着来到了秦王府。
虽然楚熠辰不太靠谱,可秦王府上的那些谋臣的礼节规矩却面面俱到。
从他们二人进秦王府那一刻开始,就仿佛是走进了一片洞天福地。
冯玄颐和顾若甫等人最是博古通今,就连说话都是引经据典。
但他们依然还是以特别谦逊的姿态迎接两位先生。
冯玄颐:“两位先生,我们这些人啊。”
“早些年虽然读了一些书。”
“可却学而不精啊!”
“后来适逢天下大乱。”
“这才有幸追随了秦王殿下。”
“秦王殿下在战场上可谓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可到底这些年读书少了一些!”
“所以,殿下有时候才会做了一些出格的事!”
顾若甫紧接着说道:“当然。”
“我们也有不能及时规劝的责任!”
“不过,好在陛下先前就替殿下安排了两位老师。”
“那便是你们二位,虞大家和欧阳大家。”
“殿下也十分欣赏二位先生。”
“所以让我等今日在府上特别办了这场拜师宴。”
人家都说了那么多好话了,虞世安和欧阳昀肯定是要给面子的。
“哈哈……殿下有心了!”
“各位大人也有心了!”
楚熠辰坐在主人座席上默默地看着他们高谈阔论。
仿佛自己就是个局外人一样。
冯玄颐和顾若甫等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把两位先生伺候得舒舒服服的。
就在虞世安和欧阳昀心情特别舒畅之时。
楚熠辰适时开口说道:“本王年少之时,便跟随父亲前往晋州。”
“晋州当地民风彪悍。”
“晋城街头最不缺的便是恶少年!”
“本王刚到晋州,便同他们打成了一片。”
“后来边境时常有敌人来犯。”
“我们这些恶少年自愿投入军中,历经磨练。”
“最终一次次击退了来犯之敌。”
“等到本王想静下心读书之时。”
“天下便大乱了!”
“本王与父亲便在晋州起兵。”
“一路杀到了盛京,打下了如今的大乾皇朝!”
众人纷纷放下酒杯,连忙说道:“殿下神武!”
“先前本王的确是拜过一回师。”
“可却是潦草走了个过场而已。”
“说到底,本王并未成为你们真正的学生!”
楚熠辰举起酒杯走到西席位面前。
他郑重地向虞世安和欧阳昀二人说道:“本王在此向两位老师赔罪!”
两位先生受宠若惊,立即起身道:“殿下!”
“我们担不得赔罪二字啊!”
楚熠辰笑着说道:“两位老师,请坐!”
“如今你们二位既是本王的师长。”
“今后还请严厉管教!”
“那臣等便不客气了!”
虞世安和欧阳昀二人异口同声回道。
“臣等祝贺殿下拜得良师!”
冯玄颐和顾若甫等人纷纷站起来道贺。
楚熠辰拜师后,也说到做到。
闲暇之余就会到国子监或是兰园听课。
若是忙得不可开交时,便安排人分别去请老师过来府上讲课。
虞世安和欧阳昀二人,开始对秦王这个新收的弟子有很大的改观。
拜师宴过后,虞世安送给楚熠辰一本他自己编纂的南朝史记。
这本南朝史记并未被任何势力收录,也不曾流传出去。
可以说,虞世安是将南朝各朝代的兴衰史编纂成了一本书,然后送给了楚熠辰。
欧阳昀也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世家文学典籍送给了楚熠辰。
楚熠辰虽然平时看着不爱读书,但收到他们二人送来的东西后,却都爱不释手。
最难的是,他看完那些书之后。
还会主动向虞世安和欧阳昀讨教心得。
楚熠辰问虞世安:“为什么南朝历代出了那么多英明神武的开国君主。”
“却个个不得善终?”
“为什么南朝历代出了那么多能臣猛将。”
“却始终北伐不成功?”
虞世安自己都没能弄明白这个原因。
又怎么能回答这些问题呢?
虞世安只是微微一笑道:“为师之所以编纂南朝历代发生的这些事。”
“也正是想知道是为何啊!”
“为师何尝不想知道答案呢!”
“可惜,潮起潮落,往事不堪回首。”
“只希望后来人能够吸取教训罢了。”
虞世安不仅是在感叹自己逝去的年华,也在感叹逝去的南朝。
楚熠辰不禁感慨道:“有时候,是时也运也!”
“既然往事如流水。”
“那本王便逆流而上。”
“完成他们不可能完成的事!”
虞世安默默地看着眼前的少年郎。
他真心希望自己没有看错人。
冯玄颐和顾若甫等人看到秦王忽然转了性子爱读书了,纷纷觉得不可思议。
楚熠辰自己转性子也就罢了。
他还会对自己的那些兄弟们说,趁着现在年轻多读几本书,将来大有用处。
邓雄跟纪嫣然定了亲,自然也想跟自己的未婚妻有更多的话题。
于是,他是第一个站出来表示认同的。
郑丰年原本就是世家子弟,闲暇之时也一直勤加学习。
他自然是拥护秦王的想法的。
这两个左膀右臂都赞成了。
那其他,曾经一起成长的“恶少年”,当然也纷纷加入了拜师学习的队伍。
曾经的“恶少年”们早已经在一步步的蜕变了。
不过短短个把月。
盛京的老百姓们,就一直在夸赞秦王不只仗打得好,如今还拜了大儒为师。
除了日常处理政务之外,每日还坚持听老师讲课。
喜欢情锁双姝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情锁双姝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