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峰的意念触及“峰霖王朝”之名时,画中的紫渊秘境骤然生变。他所在的四个洲境之内,一座座官府、府衙拔地而起,青砖黛瓦,旌旗飘扬;县一级的县衙也随之显现,各级官吏模样的Npc各司其职,往来奔走,一套完整的王朝体系瞬间成型。这些官府衙门的运转,皆由墨点中蕴含的能量供给,井然有序,仿佛已存在了千百年。
街头巷尾,原本只是机械行走的Npc们忽然多了生气,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议论:“听说了吗?咱们这地界成立了峰霖王朝!”“听说是位仁德的君主建立的,往后日子定能更安稳!”那些口口相传的“丰功伟绩”与“口碑”,如同真实流传的历史一般,在街巷间弥漫开来。
风信子等13个进入秘境的真人听到这些议论,心中皆是一喜。他们走到城府前,见城墙上贴着崭新的皇榜,上面用清晰的字迹写着丰同临清王朝的建立缘由、时间及各项规制,字字句句都透着真实感。身处这样的画境中,看着周遭鲜活的景象,听着真切的议论,他们早已将这里当成了真实的世界——毕竟,入目所及的一切都如此生动,又怎能不令人信服?
李峰通过秘境的感应,还发现了一个巧妙的规律:每个州原本有十万人,皆是由墨点化作的Npc,以此维持城市乡镇的热闹景象,这十万人的存在频率精准稳定。但当真人进入后,每个真人会自动替代一个Npc的角色,而那个消失的Npc所蕴含的能量,会化作五十墨点,刻印在对应真人的手腕上,成为他们在秘境中的基础货币。
墨点作为通用货币,支撑着秘境里的一切:吃饭、穿衣、出行皆需消耗;同时,秘境中增设了钱庄、客栈、商铺,方便真人购买道具、交通工具,或是在劳作后缴纳税金。更妙的是,真人在钱庄存钱产生的利息,最终会化作墨韵,汇聚到李峰这里。
从官吏运转到民生起居,从货币流通到资源转化,丰同临清王朝的体系环环相扣,浑然天成。李峰望着这一切,心中了然——这方画中世界,已然成为一个能自我循环、生生不息的独立天地。
当李峰把秘境的所有情况跟苏清雪、陈灵霜、夏雨桐三女讲完,三女各自琢磨片刻,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苏清雪先开口:“阿峰,你现在让真人进秘境,以后原来的Npc没了,难免会有空缺。你总不能把官府的职位也留给真人吧?”
李峰摇摇头:“不会,我只会让小人物的Npc慢慢演化成进去的真人角色。”
“那要是官府缺人了怎么办?”陈灵霜眨了眨眼,突然拍手道,“咱们可以在街上贴招聘启事啊,就跟现实里招人一样!谁愿意来当差,就报名应聘,多好。”
“对啊!这设定绝了!”李峰猛地一拍大腿,当即决定就这么办。他凝神动用意念,在秘境里官府所在的城墙之上,凭空浮现出一张张招聘启事——上面清清楚楚写着要招聘的职务,从县衙的文书、捕快,到负责户籍的小吏,甚至连杂役的名额都列得明明白白,职责和要求也一并标注清楚。
“真人要是看到了,愿意来做这些差事,只要经过我的审核,就能上任。”李峰解释道,“这样既避免了Npc空缺的问题,有时候Npc做得不够周全,真人来做反而更灵活恰当,逻辑也顺。”
三女听完都点头:“这个设定确实更合理。”
几人便顺着这个思路,开始细细设计整个秘境世界的规则。聊着聊着,夏雨桐忽然提议:“要不要给里面加个激励体系?比如……修仙体系之类的?现在皇朝有了管理框架,要是能有套修炼体系,大家做事也有个奔头。”
李峰想了想,笑道:“我又不会什么现成的功法,但画中世界不一样啊——你想要什么功法,它就能有什么功法,跟画墨点似的,你想让画里的人吃饭,他们自然就端起了碗,道理是一样的。”
他顿了顿,眼里闪过一丝明悟:“再说了,画中世界的功法,本就不用跟咱们现实世界套。你随口说一个功法名字,比如‘青云诀’‘踏浪步’,它自然而然就有了对应的法门,哪用得着那么复杂?”
“对哦!”三女恍然大悟,都觉得这主意可行。
李峰抬手将手中的紫色流云化作一缕青烟,悬浮在半空之中。苏清雪、陈灵霜、夏雨桐三人凑近细看,只见烟幕中浮现出清晰的画面——与李峰先前意念感知的情景不同,肉眼所见的画面更富张力,亭台楼阁的飞檐翘角、市井街坊的喧闹声息,连石板路上的车辙印都清晰可辨,活脱脱一个真实的古代世界。
他意念微动,画面中四个州的版图上凭空多出几座山门,匾额上分别刻着“青云宗”“紫霞观”等名号;紧接着,每座州府的城内都立起一座藏经阁,阁楼窗棂后隐约可见竹简堆叠,正是他新添的功法典籍。随着这一设定落地,皇朝与宗门并行的修炼体系瞬间成型。
不过片刻,画面里便有了动静:须发皆白的老道、身着道袍的修士开始在街头走动,百姓们三三两两聚在一处,兴奋地议论着:“听说了吗?皇朝要推行修仙功法了!”“藏经阁里就有典籍,快去抄录几部来练练!”“宗门也在招人呢,据说进了山门就能学上乘法门,走,去瞧瞧!”
人群中,十三个真人听得心头发痒,也跟着往热闹处涌。风信子眼尖瞥见墙上贴着的皇榜,正是李峰先前设下的招聘启事——“诚聘县衙县令一名,需通晓庶务、善管理,有意者揭榜面试”。
他伸手一揭,那张黄纸竟化作一道流光,稳稳落进他掌心。刚站稳脚跟,几个身着皂衣的衙兵便走了过来,拱手问道:“这位先生揭了皇榜,是要应聘县衙县令一职吗?”
“正是。”风信子点头应道。
“请随我等移步县衙。”衙兵侧身引路,带着他往城中心走去。同行的几个真人也好奇不已,远远跟在后面想看个究竟。
进了县衙,只见大堂之上“明镜高悬”四个大字熠熠生辉,公案后摆着朱笔、惊堂木,一派庄严肃穆。一个身着青色官袍、留着三缕长须的师爷模样人物端坐案前,见风信子进来,便抬手示意:“先生请坐,老身有几个问题要问。”
“请讲。”
“先生先前曾任官职否?”
“未曾。”
“那曾担任何等差事?”
风信子想了想:“我曾是一家公司的老总。”
师爷面露疑惑:“‘公司老总’是何职分?”
“便是管理几百号人的生计、调度诸事。”
“哦?那便是精于管理了。”师爷提笔在竹简上记下“善治人”三字,又问,“先生有何特长?”
风信子苦笑:“我原本有些异能,如今已不能用;要说特长,便是方才说的管理人之事,再无其他。”
师爷又记一笔,末了问道:“那先生的‘学识’如何?我朝称此为‘功名’,不知先生曾得何种功名?”
风信子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答道:“我若说,曾得‘博士’之名呢?”
“‘博士’?”师爷捻须沉吟,“莫非是专精一经、可授业解惑者?若论功名,怕是堪比我朝的‘进士’了?”
风信子连忙点头:“差不多,差不多!”
师爷眼中露出几分赞许,将竹简卷好:“先生的情况老身已知晓,且稍候片刻,待禀报上官后便知结果。”
喜欢浮光界的秘密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浮光界的秘密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