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月8日,沧溟镇政务中心的会议室里,严谨的氛围比前几日更甚。桌案上整齐码放着沧溟大学实验室历年运营报告、临溪镇沧溟第一学府实验室性能检测数据,以及“四五”期间科研成果汇总表。林彻岛主端坐主位,望着在场的科教部门主管、两校校长及核心科研负责人,开门见山切入议题。
“前几日敲定了十年规划的大框架,今天专议教育与科研。‘三五’‘四五’我们已经搭好了实验室的架子,这十年不是从零新建,而是往精里做、往高里拔——这是突破技术封锁、撑起名片的关键。”林彻岛主将《科研教育十年专项规划(草案)》推至桌心,“核心目标很明确:升级现有实验室、聚顶尖人才、十年内落地至少三项世界顶尖成果。”
他展开草案,逐条细化部署:
1. 实验室升级:精耕现有,提质增效。沧溟大学已有的5个核心实验室,按学科方向精准升级为“省级核心实验室”,重点强化精密制造检测、电子元件研发两大领域的设备迭代与功能优化,三个月内完成首批高端仪器的引进与调试。临溪镇沧溟第一学府的现有实验室,依托其全球顶尖硬件基础,升级为“多功能综合型核心实验室”,整合材料科学、新能源、生物工程等研究方向,实现“一室多能、跨域攻关”,同步完善实验数据共享系统,支撑多团队协同研究。从十年财政预算中划拨30%作为科研专项基金,优先保障两校实验室的设备升级、技术迭代及运维需求,实行“实验室主任负责制”,赋予人事与经费使用自主权。
2. 人才引育:内外联动,锻造精锐。引才方面,延续并深化与毛熊科研机构的合作,借三大商会贸易渠道,定向吸纳精密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顶尖专家,十年内至少引进500名高端科研人才、1000名技术骨干;同时以沧溟大学和第一学府名义,低调对接南洋、内陆及西方小众科研团队,提供安家补贴、专项科研启动资金等优厚条件。育才方面,两校联动开设“科研菁英班”,从全域中小学选拔数理、工程领域的优质生源,实行“导师带徒”制,直接纳入实验室项目团队;每年选派200名本土科研人员赴毛熊等技术先进地区交流,确保人才梯队衔接有序。
3. 成果目标:靶向攻关,十年落地。两校实验室需在三个月内,结合自身升级方向提交具体攻关方案(报总指挥部备案,不对外披露),以“世界顶尖、服务本土”为标准,集中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明确要求到1980年末,至少有三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顶尖水平,成果优先应用于沧溟工业升级、能源保障等领域,暂不对外公布,规避技术觊觎与外部干扰。
草案刚宣读完毕,沧溟大学校长率先发言:“我校实验室升级可依托现有场地改造,节省基建时间。建议优先引进毛熊的精密检测仪器,刚好匹配沧溟镇工业升级的技术需求,实现科研与产业无缝衔接。”
沧溟第一学府校长补充道:“多功能综合型实验室的跨域协同是关键,已拟定学科融合方案,计划将材料研发与新能源团队整合攻关,同时开放部分实验资源与沧溟大学共享,避免重复投入。”
科教部门主管则提出保障建议:“30%的专项基金需建立分级拨付机制,按实验室升级进度、项目攻关节点分批发放,由财政与总指挥部联合考核,确保资金用在实处。”
林彻岛主逐一记录,沉声拍板:“沧溟大学的仪器引进方案,本周内由科研部门对接毛熊渠道;第一学府的跨域团队整合,月底前完成备案;基金拨付细则,财政部门三日内拿出方案。”
他语气加重:“实验室是科研的‘硬脊梁’,人才是‘活水源’。这十年要沉下心打磨,不贪多、只求精。各部门三日内科教拿出分项计划,下周正式启动升级与引育工作。”
散会时,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两校实验室的升级改造图纸上。沧溟第一学府的跨域团队整合名单已初步成型,发往毛熊的精密仪器采购函也在加急草拟——沧溟的科研攻坚,正以现有根基为起点,向顶尖水平稳步迈进。
喜欢我建国了,怪谁啊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我建国了,怪谁啊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