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沧溟的音乐文化输出进入深耕阶段。沧溟音乐学院启动了“全球音乐交流计划”,邀请鹰酱、欧洲、脚盆鸡等国的音乐人来岛深造,同时派遣教师团队赴海外开展华夏民乐教学。在鹰酱的洛杉矶,首个华夏民乐培训班开班,二胡、古筝、琵琶等乐器成了年轻人追捧的“新潮流”;在巴黎,华夏民乐演奏会与西方歌剧同台演出,两种不同风格的艺术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这一年,沧溟的原创音乐人推出了一批“历史主题”歌曲。歌手陈默的《墨痕》,以华夏古代书法家的故事为背景,歌词“笔落惊风雨,墨痕载文明”搭配悠扬的古筝旋律,在全球乐音平台播放量突破1亿次;乐队“山河”的《丝路长歌》,融合了阿拉伯音乐与华夏民乐元素,讲述了丝绸之路的文化交融故事,登上了欧洲多个音乐榜单的榜首。这些歌曲不仅在全球范围内传唱,其背后的历史故事也通过歌词注释、mV等形式广泛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华夏文明的深度与广度。
在电影领域,《西来的“使者”》的续作《智慧的远行》于1988年夏季上映。这部影片聚焦清代中期,讲述了西方传教士与商人合作,盗取华夏瓷器、丝绸的制作工艺,并将其带回欧洲进行仿制的故事。影片中,详细还原了华夏工匠制作瓷器的七十二道工序,以及西方仿制时因缺少核心技术而屡屡失败的场景,最终西方通过改良华夏技术,才形成了自己的瓷器产业。
影片在欧洲上映后,引发了更深入的反思。不少欧洲民众在社交媒体上留言:“原来我们引以为傲的瓷器工艺,根源在华夏。”“我们应该正视历史,感谢东方的智慧贡献。”欧洲的多家博物馆甚至主动与沧溟的文化机构合作,举办“华夏技术西传特展”,展出从华夏传入欧洲的古代工艺图纸、工具等文物,进一步印证了影片中的历史真相。
沧溟文娱集团还将《西来的“使者”》系列改编成电视剧,在全球多家电视台进行滚动播放。电视剧增加了更多细节,如传教士学习汉语的过程、与华夏学者的辩论、暗中传递技术的惊险情节等,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历史。在鹰酱的Abc电视台,这部电视剧的收视率连续十周位居榜首,相关的历史话题也成了街头巷尾的热门谈资。
针对脚盆鸡的历史普及工作则进一步深化。1988年春,沧溟文娱集团与脚盆鸡的进步导演合作,推出了纪录片《不能忘却的过去》。这部纪录片不同于《血色记忆》的电影叙事,而是通过大量历史影像、幸存者口述、考古证据,系统梳理了脚盆鸡从明治维新后到二战结束前,对华夏及周边国家的侵略历程,其中包括细菌战、劳工迫害、文化掠夺等鲜为人知的罪行。
为了让脚盆鸡的青少年了解真相,沧溟通过“汉文化交流中心”,将纪录片免费发放给脚盆鸡的中小学。尽管脚盆鸡政府试图干预,要求学校禁止播放,但在民众的压力和沧溟的技术封锁威胁下,不少学校还是将其作为历史选修课的内容。一位脚盆鸡的历史教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掩盖真相就是对历史的背叛,我们有责任让学生知道真实的过去。”
同年秋,《血色记忆》的舞台剧版本在脚盆鸡的多个城市巡演。舞台剧采用沉浸式演出方式,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当年的历史场景中,不少观众在演出结束后,自发前往华夏驻脚盆鸡大使馆,向遇难者默哀。脚盆鸡的民间团体也发起了“道歉请愿活动”,要求政府正式向华夏及其他受害国道歉赔偿。
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脚盆鸡政府不得不做出让步——公开承认部分侵略罪行,并同意在教科书中标注相关历史事件。虽然这种承认还不够彻底,但已是历史性的突破。林彻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对身边的助手说:“文化的力量虽然缓慢,却能深入人心。只要我们坚持还原真相,终有一天,历史的罪证会被所有人铭记。”
1988年底,“全球历史真相与文化交流论坛”在沧溟岛召开。来自各国的历史学家、文化人士齐聚一堂,围绕“文明交流的真相”“历史罪行的反思”等话题展开讨论。论坛上,脚盆鸡的进步学者公开道歉:“我们的祖先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我们必须正视并忏悔,才能走向未来。”鹰酱的历史学家也表示:“西方的发展离不开东方文明的贡献,我们应该建立平等的文明交流观。”
论坛结束时,全体与会者用汉语齐唱《文明的约定》——这首由沧溟音乐人创作的歌曲,倡导“铭记历史、尊重文明、互利共赢”。歌声回荡在沧溟岛的文化中心,也象征着沧溟通过音乐与电影推动的历史真相普及,已取得了全球性的成果。而林彻知道,这只是开始,文明的传承与历史的铭记,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坚持。
喜欢我建国了,怪谁啊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我建国了,怪谁啊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