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的沧溟岛,科技与民生的繁荣已步入稳定轨道。清晨的科技园区里,“沧溟造”的货运飞船缓缓升空,载着医药原料与精密仪器前往华夏;街头的汉文化宣传栏旁,来自鹰酱的留学生正用流利的汉语向路人请教成语含义;沧源生物公司的新广告循环播放,“天然活力,健康同行”的标语伴随着清甜的饮品画面,渗透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此时的国际形势,虽因沧溟的主导趋于平稳,却仍暗流涌动。鹰酱虽表面配合“全球生命安全联盟”的工作,暗中却在加大本土航天与军工研发,试图缩小与沧溟的技术差距;北极熊解体后的独联体国家,为争夺资源与技术支持,纷纷向沧溟示好,希望获得“沧溟造”的核心设备与医药援助;脚盆鸡虽严格执行历史教育政策,但右翼势力仍在暗处活动,偷偷散布“沧溟文化压迫”的言论,只是碍于沧溟的威慑不敢公开挑衅。
林彻在政务中心处理完独联体国家的合作申请,抬头看向墙上的日历——1992年秋,距离他1970年与妻子陈晓琴结婚,已过去22年。手机响起,是家里的管家打来的:“先生,少爷和小姐放学了,夫人让您尽量早点回来,今晚做了您爱吃的红烧肉。”
放下电话,林彻难得提前结束工作。他的家位于沧溟岛中部的山麓别墅区,远离喧嚣却能俯瞰整座岛的科技核心区。车子驶入庭院时,两个身影正从草坪上站起来——19岁的儿子林屿穿着沧溟学府附属高中的校服,手里拿着一本基因学入门书籍;18岁的女儿林溪则抱着画板,画板上是刚画好的沧溟航天发射基地素描。
“爸!”两人齐声喊道,语气里带着少年人的朝气。
陈晓琴从屋里走出来,笑着迎上前:“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孩子们说有事情要跟你聊。”
晚餐时,林屿率先开口:“爸,我明年就要考沧溟学府了,想报核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后加入‘核净专项组’,帮你研发核污染治理药剂。”他从小就对物理与核能感兴趣,经常偷偷翻看林彻书房里的科技资料,对沧溟的战略研发项目早有耳闻。
林彻放下筷子,目光郑重:“核科学研究很苦,且要承担保密责任,不能向任何人泄露工作内容,你想好了?”
“我想好了!”林屿眼神坚定,“上次看到切尔诺贝利的新闻,我就觉得这项技术很重要,我想为人类的安全做点事,也想帮你分担。”
一旁的林溪也放下勺子,递过手里的画板:“爸,我想考沧溟学府的艺术与传媒专业,以后加入沧溟文娱集团。我想把咱们沧溟的故事、华夏的历史,用动画和电影的形式做得更生动,让全世界的人都能真正理解我们的文化,而不是被动接受。”她从小热爱艺术,又受沧溟文化输出的影响,立志用自己的方式延续文化渗透的布局。
陈晓琴温柔地看着孩子们:“他们俩私下准备了很久,林屿看了不少核物理的书籍,林溪还自己做了动画短片脚本呢。”
林彻看着眼前的一双儿女,心中既有为人父的欣慰,也有对传承的考量。他知道,沧溟的未来不仅需要技术与战略,更需要血脉与理念的延续。“好,我支持你们。”他顿了顿,补充道,“但你们要记住,无论是核科学还是文化传媒,都要以沧溟的核心利益与人类的长远安全为根本。进入学府后,要沉下心学习,不能仗着我的身份懈怠。”
饭后,林彻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书房,打开了加密的全球形势地图:“你们既然想参与核心工作,就要先了解当前的格局。”他指着鹰酱的区域,“鹰酱一直在追赶我们的技术,你们未来的研究,可能会成为制衡他们的关键;再看这里,”他指向脚盆鸡,“表面顺从不代表真心臣服,文化输出还要继续深化,不能给右翼势力可乘之机。”
林屿盯着地图上的核设施标记,认真记录着;林溪则在画板上快速勾勒,把林彻说的国际形势,转化为文化输出的创意灵感。陈晓琴端来热茶,看着父子三人讨论的身影,脸上露出安稳的笑容——这个家,不仅是林彻的港湾,更是沧溟未来的根系所在。
与此同时,沧溟医药研发中心传来消息:“核净专项组”已从10种潜在物质中,筛选出3种具有稳定中和能力的成分,正在进行基因融合试验,预计按计划1996年可完成初步配方;沧源生物公司的全球销量突破12亿瓶,陈铭团队监测到,部分长期饮用者的第二代子女中,黄种人特征的显现比例已提升至20%,且体质普遍强于普通人群。
林彻在书房收到这些报告时,孩子们已经回房学习。他站在窗前,看着庭院里孩子们种下的玉兰树,又望向远处灯火通明的科技园区。国际格局的暗流、岛内的研发进展、儿女的志向传承,交织成沧溟未来的蓝图。
“通知专项组,稳步推进试验,有任何进展及时汇报。”林彻给助手发去消息,随后拿起林溪画的航天基地素描,指尖轻轻拂过画面上的火箭——他知道,自己的布局不仅在当下,更在儿女这一代,在沧溟延续的血脉与理念中。
夜色渐深,沧溟岛的卫星信号与实验室灯光交相辉映,这座科技新城的未来,正随着新一代的成长,逐渐清晰。
喜欢我建国了,怪谁啊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我建国了,怪谁啊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