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

拉普拉斯1

首页 >> 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 >> 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小橘子的英语笔记空间在手:捡个王爷来种田寒门仙帝九龙归一诀陆沉周若雪全文完整版男配总在我怀里撒娇囤万亿物资,孤女魂穿七零重生八零的我逆袭了!木叶:这才叫体术!神奇宝贝:鼠王团宠妹妹三岁半,我是全皇朝最横的崽
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 拉普拉斯1 - 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全文阅读 - 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txt下载 - 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104章 文化根脉守护: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104章:文化根脉守护:一场让乡村记忆永续的温情传承

霜降过后的林家村,草木染上了霜白,村口的老槐树叶子落了大半,却依旧挺立在寒风中。村文化站的展厅里,却透着一股热闹劲儿——十几个老人围在玻璃展柜前,指着里面的旧物件低声议论,有的眼眶泛红,有的嘴角带笑。

“你看这个竹编簸箕,跟我年轻时用的一模一样!那时候我每天用它晒玉米,一晒就是一整天。”78岁的周阿婆指着展柜里的簸箕,声音里满是回忆。

旁边的张大爷也凑了过来,看着展柜里的旧煤油灯,感慨道:“这煤油灯我家以前也有,那时候没通电,晚上就靠它照明,我还借着灯光给孩子缝衣服呢。现在日子好了,电灯、手机样样有,可这些老物件,却再也见不到了。”

林悦站在一旁,看着老人们动情的模样,心里泛起一阵暖意。自从推进生态保护和城乡融合后,她发现村里的老物件、老手艺、老故事正在慢慢消失——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对村里的传统文化不了解;老人们渐渐老去,很多手艺和故事没人传承。她意识到,乡村的振兴不仅需要经济发展,更需要守护文化根脉,留住乡村记忆。

当天晚上,林悦就召集村里的老人、年轻人代表和文化站工作人员开了个座谈会。会上,老人们纷纷提议,希望能把村里的老物件、老手艺、老故事收集起来,建一个“乡村记忆馆”,让后代子孙了解村里的历史和文化。年轻人也表示支持,有的说可以帮忙整理老物件,有的说可以用短视频记录老人们的故事。

可“乡村记忆馆”刚启动筹备,就遇到了第一个难题——老物件收集困难。很多老人虽然家里有老物件,却不愿意捐出来,担心被损坏或弄丢。周阿婆家里有一个祖传的扎染木架,已经用了几十年,林悦上门征集时,她摇着头说:“这木架是我婆婆传给我的,我用它做了一辈子扎染,要是捐出去被弄坏了,我怎么对得起婆婆啊?”

林悦理解周阿婆的顾虑,她笑着说:“阿婆,您放心,我们会给每个老物件做专门的保护展柜,还会给它们拍照、登记,定期保养。要是您想它了,随时可以来记忆馆看,我们还会请您给年轻人讲讲木架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扎染手艺。”

为了让老人们放心,林悦还特意带周阿婆去县博物馆参观,让她看看博物馆里的文物是怎么保护的。看到博物馆里的展柜干净整洁,文物保护得完好无损,周阿婆终于松了口:“既然你们这么用心,我就把木架捐出来,希望能让更多人知道咱们林家村的扎染手艺。”

在周阿婆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老人开始主动捐赠老物件。张大爷捐出了旧煤油灯和农具,王婶捐出了手工缝制的布鞋和绣花枕头,还有的老人捐出了旧照片、旧书信和粮票。不到一个月,就收集到了两百多件老物件。

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乡村记忆馆”需要场地和资金装修。村里的文化站空间有限,无法容纳所有老物件;装修需要购买展柜、灯光、空调等设备,算下来得花十几万,村里的资金紧张,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

“要不咱们向县里申请文化专项补贴?”苏然提议,“现在国家很重视乡村文化建设,说不定能拿到补贴。另外,咱们还可以发起‘众筹’,让村里的村民和在外的乡贤捐点钱,一起支持记忆馆建设。”

林悦觉得这个主意可行,第二天就带着“乡村记忆馆”的筹备方案去了县文旅局。负责文化补贴的李科长看了方案后,很是支持:“林家村的‘乡村记忆馆’很有意义,既能保护乡村文化,又能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会给你们审批五万块专项补贴,还会派专业人员指导你们装修和文物保护。”

有了县里的补贴,林悦又发起了“众筹”。她通过村里的微信群和在外乡贤群发布了“乡村记忆馆”众筹信息,没想到短短几天就筹集到了八万多块。在外打工的村民小林捐了五千块,还留言说:“我从小在村里长大,希望记忆馆能留住村里的回忆,等我以后回来,带着孩子去看看。”

资金和场地问题解决后,“乡村记忆馆”的装修很快就开工了。村民们主动帮忙,有的帮忙刷墙,有的帮忙搬运展柜,有的帮忙整理老物件。年轻人还发挥特长,用手绘的方式在记忆馆的墙上画了村里的老地图和历史故事,让记忆馆更有乡村特色。

两个月后,“乡村记忆馆”正式开馆。开馆当天,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来参观,老人们在老物件前驻足回忆,年轻人和孩子们围着老人们听故事,热闹非凡。记忆馆里,旧煤油灯放在玻璃展柜里,旁边贴着张大爷写的说明:“这盏煤油灯陪我走过了二十年,晚上照明、缝衣服都靠它,见证了我和孩子们的成长。”扎染木架放在展厅中央,周阿婆正在给孩子们演示怎么用木架做扎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乡村记忆馆”的成功,让林悦看到了乡村文化传承的希望。她又趁热打铁,启动了“老手艺传承计划”,邀请村里的老艺人开班授课,教年轻人学扎染、竹编、剪纸、手工制糖等老手艺。

第一个开班的是扎染班,由周阿婆担任老师。刚开始,只有五个年轻人报名,而且都是出于好奇,学习热情不高。周阿婆教大家扎染的基本针法时,有的年轻人觉得麻烦,学了两天就想放弃。

“阿婆,这扎染太复杂了,学了也没用,现在谁还穿扎染衣服啊?”年轻人小郑抱怨道。

周阿婆没有生气,而是拿出自己年轻时做的扎染衣服和布料,给大家讲扎染的历史:“咱们林家村的扎染有一百多年历史了,以前村里的女人都会做,逢年过节就给家人做件扎染衣服,多喜庆啊。现在虽然有机器生产的衣服,可手工扎染的图案是独一无二的,这是机器比不了的。”

为了让年轻人感受到扎染的价值,林悦还联系了城里的文创公司,让他们帮忙设计扎染文创产品,比如扎染围巾、手提袋、装饰画等。文创公司设计的扎染手提袋,不仅美观实用,还很受年轻人喜欢,一上市就卖了几百个。

小郑看到自己做的扎染手提袋卖了出去,还赚了钱,一下子有了学习热情:“阿婆,我以后一定好好学扎染,争取做更多好看的扎染产品,让更多人知道咱们林家村的扎染手艺。”

随着扎染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报名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还有城里的年轻人专门来村里学习扎染。周阿婆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扎染,心里满是欣慰:“没想到我这老手艺还能传承下去,真是太好了!”

除了扎染班,林悦还陆续开了竹编班、剪纸班和手工制糖班。竹编班由村里的老竹匠张师傅授课,教大家编竹篮、竹筐、竹席;剪纸班由李奶奶授课,教大家剪窗花、生肖、福字;手工制糖班由王爷爷授课,教大家做芝麻糖、花生糖、麦芽糖。每个班都很受欢迎,不仅村里的年轻人报名,还有城里的游客来体验学习。

为了让老故事也能传承下去,林悦还启动了“乡村故事收集计划”,组织年轻人采访村里的老人,记录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村里的历史故事,然后整理成册,取名《林家村故事集》,还制作成音频和短视频,在村里的广播和短视频平台播放。

老人张大爷年轻时当过兵,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年轻人小敏采访他时,他讲起了战争年代的故事:“那时候条件很苦,冬天没有棉衣穿,只能靠冻硬的馒头充饥,可我们都不怕,因为我们要保卫祖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现在日子好了,你们年轻人要珍惜啊。”

小敏把张大爷的故事整理成文字,还制作成短视频,发布在短视频平台上,没想到播放量超过了一百万,很多网友留言说:“张大爷的故事太感人了,向老一辈革命家致敬!”“林家村的故事很有意义,希望能多记录这样的故事。”

《林家村故事集》出版后,不仅在村里分发,还送给了村里的希望小学,让孩子们从小了解村里的历史和文化。希望小学的老师还把《林家村故事集》当成课外读物,组织学生开展“讲故事比赛”,让孩子们在故事中感受乡村的魅力。

可文化传承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一天,城里的一家房地产公司找到林悦,想在村里建商品房,还说可以给村里一大笔钱,条件是拆除村里的老祠堂和几间百年老房。

“林总,你们村的位置很好,建商品房肯定能卖个好价钱,到时候村民们都能住上新房,还能赚不少钱,这多好啊!”房地产公司的王经理笑着说。

老祠堂是林家村的标志性建筑,已经有两百多年历史,是村民们祭祖、举办重要活动的地方,里面还保存着很多珍贵的历史文物;那几间百年老房也很有特色,是村里的“文化地标”,很多游客都来拍照打卡。林悦知道,老祠堂和老房是村里的文化根脉,绝对不能拆。

“王经理,谢谢你的好意,可老祠堂和老房是我们村的宝贝,不能拆。我们村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文化为代价,要是把它们拆了,我们就对不起祖宗,也对不起后代子孙。”林悦坚定地说。

王经理不死心,又去找村里的几个老人,想说服他们同意拆老祠堂和老房,还承诺给他们丰厚的补偿。可老人们都拒绝了:“老祠堂是我们林家村的根,多少钱都不能卖!”

为了保护老祠堂和老房,林悦还向县文旅局申请,把它们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县文旅局经过考察,认为老祠堂和老房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意将它们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给予资金支持,用于修缮和保护。

修缮老祠堂和老房时,村民们都主动帮忙,有的捐钱,有的捐物,有的出工出力。老木匠李师傅带着几个年轻人,按照传统工艺修缮老房的屋顶和门窗,确保老房的原貌不被破坏。经过三个月的修缮,老祠堂和老房恢复了往日的风貌,还增添了文物保护标识和说明牌,成了村里的“文化景点”。

文化传承的成效越来越明显,林家村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每年春节,村里都会举办“乡村文化节”,村民们穿着传统服饰,表演扎染、竹编、剪纸展示,还有舞龙舞狮、戏曲表演、故事演讲等活动,热闹非凡。城里的游客也慕名而来,不仅体验乡村文化,还购买乡村文创产品,带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

有一天,市文旅局的领导来村里考察文化传承工作,看到林家村的“乡村记忆馆”、老手艺培训班和热闹的文化活动,很是感慨:“林家村的文化传承工作做得非常好,不仅守护了乡村的文化根脉,还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为全市的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我们准备在全市推广你们的模式,让更多的乡村重视文化传承,留住乡村记忆。”

林悦笑着说:“谢谢领导的支持!乡村的文化是乡村的灵魂,只有守护好文化根脉,才能让乡村更有生命力、更有魅力。未来,我们还会继续推进文化传承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乡村文化,让林家村的文化根脉永续传承。”

夕阳下,“乡村记忆馆”的玻璃展柜里,老物件在灯光下散发着温暖的光芒;扎染班里,周阿婆正在教年轻人做扎染,笑声传遍了整个教室;老祠堂前,孩子们正在听老人讲村里的故事,眼里满是好奇和向往。林悦站在老槐树下,看着眼前这幅充满文化气息的画面,心里满是欣慰。

苏然走过来,轻轻握住林悦的手:“你看,咱们的努力没有白费。现在的林家村,不仅经济兴旺、生态优美,还有浓厚的文化氛围,这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

林悦点点头,眼里闪着泪光:“是啊,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未来,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乡村像林家村一样,守护好文化根脉,留住乡村记忆,让乡村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永远保持自己的特色和魅力,让乡村的故事永远流传下去。”

远处的田野里,村民们正在劳作,他们的身影在夕阳下勾勒出美丽的轮廓;村里的文化广场上,老人们正在跳广场舞,孩子们正在追逐嬉戏,歌声、笑声交织在一起,谱写着乡村文化传承的美好乐章。林悦知道,这场让乡村记忆永续的温情传承,才刚刚开始,而未来,林家村还会有更多的文化故事,等待着他们去书写,去传承。

喜欢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绝魔刀赘婿出山不装了,抱上太子大腿后我真香了总裁前妻很抢手二少爷的宠妻日常盛宠妻宝豪门巨星之悍妻养成战皇丹崖仙途重生之我要冲浪名柯:毒唯恋爱手册让你选召唤兽,你却在选老婆?诸天开局长生药战星圣魔神医废材妃神医御兽后颜语新书异世大陆:DNF全职圣骑士娇妻入怀:恶魔总裁来自阴间开局操作蝙蝠侠
经典收藏聊天群从魔改版火影开始穿成最惨炮灰?她退婚摆烂杀疯了成为赶尸人后我无敌了被拐后,我反拐西域少主回中原夏天的星星在微笑极品男漂亮女你咋掉到七十年代去啦?携随身厨房,穿到四合院,发大财地府驻外临时工从医十八年,重生到高考报志愿前重回五岁意外开挂小姑娘她杀疯了脱离奴籍后,长姐回家种田了穿书七零小知青撩爆偏执大佬簪星绝品毒妃惹不起东隅虽逝快穿:钓系宿主疯癫,但过分美艳驱魔道长又在警局露脸了被始皇读心后,文武百官卷疯了!心机王妃驾到,王爷哪里跑
最近更新龙虎老天师,镇压人间三千年!风流帝皇综武:天机楼主,曝光乔峰身世重生魔警:我的系统是魅魔女王第四天灾:到底谁才是域外天魔大秦风骨:王翦传总裁契约孕妻逃离豪门手机收到异世界的一百个短故事空白神格:升级全靠苟名义:格局打开,全部抓起来!开局一只猫,房客全宇宙牧羊的绝户与他一生,望百年星途逆旅:命运的无尽交响乐队特摄两手抓,征服日娱养黄瓜韩立:开局小瓶,一路爽到道祖境高考后我拎古剑,锤爆了幕后黑手萌妻出逃:霸总追爱重生七零:开局就喜当爹?往世之眼
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 拉普拉斯1 - 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txt下载 - 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最新章节 - 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