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方舟”号悬浮在光怪陆离的星渊之中,如同落入琥珀的飞虫,举步维艰。常规引擎的推进效应被粘稠的能量介质极度衰减,每一次微小的位移都消耗着惊人的能量;外部传感器要么彻底失效,要么传回无法解析的混乱数据;防护罩在面对这种非粒子性的能量流体时效率低下,舰体结构持续承受着未知性质的应力。
舰桥上的气氛凝重如铁。与已知宇宙彻底失联的孤立感,加上面对完全陌生物理法则的无力感,足以摧毁最坚强的意志。
“常规推进效率低于百分之三,”引擎主管的报告打破了沉默,声音干涩,“继续当前能耗,储备能源将在七十六个标准时后耗尽。”
“防护罩能量耗散速率超预期百分之四百,”安全官紧接着补充,“无法长期维持。”
莉娜舰长面色严峻:“我们被困住了。”她的目光投向凌烨和苏玥,“有什么方案?”
凌烨与苏玥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多年并肩作战的默契在此刻显现无疑。
“我们需要改造,”苏玥率先开口,语气冷静果断,科学家的大脑已飞速运转,“不是小修小补,是基于灵源科技原理的根本性适应。引擎必须能利用这种能量流体而非对抗它;传感器需要能解读这种全新的‘信息-能量’混合介质;防护罩需要共振调和,而非硬性阻挡。”
“可行性?”莉娜追问。
“理论上有基础,但需要时间和大胆尝试,”苏玥目光扫过科学团队,“我需要所有相关部门的最高权限和全力配合。”
“批准,”莉娜毫不犹豫,“苏玥博士,由你全权领导‘适应性改造项目’。”
苏玥点头,立刻转身走向科学指挥台,语速快而清晰:“所有理论物理、灵源工程、材料科学小组,立即到主实验室集合。我们需要在四小时内拿出基础改造框架。”
与此同时,凌烨面向导航和舵控部门:“在改造完成前,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将尝试用共鸣能力感知环境能量流的走向。”
他闭上眼睛,全力展开感知。在常人无法触及的层面,星渊那浩瀚、混乱却又隐含某种深层规律的能量流动呈现在他的“眼前”。它不再是无法理解的混沌,而是变成了汹涌但可辨的“洋流”和“涡旋”。
“左舷三十度,下方偏角十五,”凌烨的声音变得空灵,仿佛一半意识已融入那片光海,“有一股相对稳定的‘能流’,强度中等,流向……深处。尝试调整姿态,切入那股流。”
舵手依言操作。方舟艰难地扭转舰身,如同逆水行舟。当舰首终于对准凌烨指示的方向时,整艘飞船突然微微一震,随后竟被那股无形的能流温和地裹挟着向前滑去,引擎压力骤减!
“有效!”导航官惊喜道,“速度提升百分之两百,能耗下降百分之七十!”
舰桥上响起一阵压抑的欢呼。凌烨并未放松,额头已渗出细汗:“这只是开始。流中有‘暗礁’和‘漩涡’。前方零点三单位处,有能量湍流,强度高,需要规避……”
他成为了方舟的“人肉声纳”,以其独特的共鸣能力,在无法被仪器测绘的星渊中,为飞船描绘出一张动态的、基于直觉感知的导航图。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他必须持续保持高度专注,感知那宏大而危险的能量韵律。
与此同时,在主实验室,苏玥领导的改造项目正以惊人的速度推进。
巨大的全息工作台上,方舟的各个系统被逐一拆解、分析、重构。灵源科技的核心——利用意识与能量共鸣的原理——成为了破解困境的关键。
“引擎小组,放弃推进剂反冲模式,”苏玥指示,“设计‘灵源阻抗调制器’,模仿凌烨的共鸣方式,与外部能量流建立谐振,借力航行。”
“传感器小组,停止尝试解析粒子信号。开发‘共识感应矩阵’,利用多名灵源敏感者的叠加感知,构建集体性的环境成像。”
“防护小组,防护罩需要从‘盾’变成‘膜’。研究能量流体的频率特性,设计动态频率适配层,让有害能量滑过,只过滤极端波动。”
命令一道道下达,各个团队高效运转。遇到的困难超乎想象:新材料合成失败、灵源回路过载烧毁、不同意识频率难以同步……
一次防护罩频率适配实验中,因计算微差,新型防护场瞬间失控,反而吸引了狂暴的能量湍流,险些撕裂实验舱壁。是苏玥当机立断,手动超载关闭系统,才避免了灾难,她的手臂也被能量反馈灼伤。
她简单包扎后,眼神却更加锐利:“失败数据极其宝贵!它告诉我们临界点在哪里!调整参数,再来!”
这种冷静与坚韧感染了所有人。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彻夜不眠,反复试验,从每一次失败中汲取经验。
凌烨在导航间隙,也会将感知到的星渊能量特性实时传输给实验室。他的主观感受与客观数据相互印证,大大加速了改造进程。
经过数十小时不眠不休的奋战,第一套适应性系统终于准备就绪。
“先安装传感器系统,”苏玥决定,“我们需要‘眼睛’才能更好地‘走路’。”
新型“共识感应矩阵”取代了传统的舰首传感器阵列。它由一组灵源水晶和复杂的神经接口组成,需要至少五名训练有素的灵源敏感者协同操作。
当系统启动,五名操作员(包括凌烨)的意识通过矩阵连接,他们的感知叠加、放大、过滤杂讯……主屏幕上,原本雪花般混乱的信号开始凝聚、清晰!
星渊的景象第一次以相对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来:能量流如同发光的彩色河流,巨大的神经元状结构内部闪烁着信息的光点,远方那些沉默的单体显现出复杂的内部层次……虽然仍有许多无法理解之处,但不再是完全的盲人摸象。
“成功了!”实验室爆发出疲惫却狂热的欢呼。
紧接着是引擎改造。“灵源阻抗调制器”安装到位。启动时,引擎不再发出轰鸣,而是发出一种低沉的、与周围能量流逐渐同步的嗡鸣。方舟的航行瞬间变得顺畅了许多,不再是挣扎,而是如同冲浪者般驾驭着能量的波涛。
最后是防护系统。“动态频率适配层”启用后,护盾能量消耗直线下降,舰体承受的压力明显减轻。虽然偶尔仍有强烈的能量波动需要凌烨提前预警规避,但已非致命威胁。
方舟终于在星渊中获得了初步的“生存能力”。
为测试新系统极限,并寻找更稳定的区域,凌烨引导方舟,沿着一条他认为“流向可能存在‘港湾’”的能量流航行。
航行数小时后,共识感应矩阵捕捉到前方出现异常读数。
“检测到大规模结构!能量签名……稳定!与周围环境的混乱截然不同!”科学官激动地报告。
主屏幕上,一个巨大的、如同水晶莲花般的结构从光芒流体中逐渐显现。它散发着柔和而稳定的光辉,其周围的能量流变得平缓有序。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探测到那个结构内部,存在着与他们类似的灵源能量签名,甚至……还有极其微弱的、经过调制的信息广播!
“是避难所?还是……前哨站?”莉娜舰长喃喃道。
凌烨感知片刻,缓缓道:“没有敌意。有一种……欢迎的意味。但非常古老,像是自动程序。”
苏玥分析着广播信息:“信息残缺,但模式……类似古代守护者的编码,却又有所不同。它在广播导航信标和……安全协议?”
“尝试靠近,极度谨慎,”莉娜下令,“所有系统保持最高警戒,但回应友好信号。”
方舟缓缓驶向那朵“水晶莲花”。随着距离拉近,他们看到莲花瓣片上刻满了无法理解的符文,但其整体结构呈现出一种受损后的自我修复状态,部分区域暗淡无光,甚至有破碎的痕迹。
“它经历过战斗?或者……灾难?”苏玥推测。
就在方舟即将进入其投射出的安全区域时,异变再生!
从莲花结构背面的阴影中,突然窜出数道迅捷而充满敌意的能量签名!它们如同星渊中的鲨鱼,直扑方舟而来!
“不明敌对目标!高速接近!”传感器官惊呼。
“防护罩最大化!紧急规避!”莉娜立刻下令。
凌烨猛然睁开眼:“它们不是生物!是……自动防御单元!它们把我们当成了入侵者!或者……把我们当成了修复那结构时产生的‘废料’!”
新改造的引擎和防护系统瞬间面临严峻考验。方舟在凌烨的指引下,险之又险地避开第一波冲击,能量束擦着护盾掠过,激起剧烈涟漪。
“不能硬拼!”苏玥喊道,“它们的能量签名与那结构同源!尝试用广播的安全协议信号干扰它们!”
通讯团队立刻尝试将捕获到的安全协议信号放大并反向发射出去。
效果立竿见影!那些冲来的防御单元突然变得混乱起来,仿佛无法识别目标,在原地打转。
趁此机会,凌烨感知到莲花结构一处看似破损的入口:“那里!能量最弱,可能是入口,也可能是创伤点!靠近那里,防御单元似乎回避那个区域!”
方舟立刻向那处冲去。在防御单元重新编组追来之前,成功驶入了那处相对安全的破损区域附近。
追击者在区域外徘徊不前,似乎真的受到了限制。
暂时安全了。
方舟停泊在这巨大的、受损的、神秘的“水晶莲花”旁,像一只小船靠在了一座饱经风霜的古老码头边。
船员们惊魂未定,却又充满新的好奇。
这里是什么?谁建造了它?它为何受损?那些防御单元为何攻击?它广播的安全协议又是什么?
凌烨和苏玥再次并肩,望向窗外那近在咫尺的宏伟遗迹。
“适应性改造让我们活了下来,”凌烨轻声道,“而现在,真正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苏玥点头,眼神锐利:“这里可能有我们需要的答案,关于星渊,关于熵熄,关于一切。也可能有更大的危险。”
但无论如何,他们已不再是星渊中无助的漂流者。他们拥有了初步适应这里的能力,并且,找到了第一个可能的线索。
方舟的旅程,进入了新的阶段。
《星骸继承者》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星骸继承者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星骸继承者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