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玉江中学大礼堂。
绛红色的幕布被电风扇吹得微微晃动,刘晓艺踮起脚尖,帮着将“毕业典礼”的横幅最后两个图钉递给了协助装饰的师兄。
汗水顺着她的马尾辫滑落,在后颈留下一道凉丝丝的痕迹。“左边再高一点。”
清朗的男声从身后传来。洛锦川的白衬衫袖口沾着粉笔灰,手里还拿着半截没吃完的冰棍。初一(1)班的班牌在他胸前轻轻晃动,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斑。
刘晓艺仰头看他,突然发现他的眉眼轮廓似乎更分明了,喉结也有了明显的突起。她红着脸去低下头,却听见礼堂门口传来一阵喧哗。
高三的师兄师姐们都穿着定制的蓝白毕业制服正陆续有序地入场。广播站站长孙丽华穿着淡蓝色的连衣裙,胸前的毕业花鲜红如血,作为今天的毕业生发言代表之一。
她看见刘晓艺,眼睛一亮:“晓艺,来!快来帮忙调试设备,我教你这个怎用。”
刘晓艺颠颠地跑过去跟着师姐,把大礼堂的广播操作台的基础操作学习了一遍,师姐估计想着倾囊传授,讲的很细。
毕业典礼正式开始前,刘晓艺也一起跟着新站长,和两个男主持在后台检查麦克风。老式音响因为电流不稳发出刺耳的啸叫,惊得她连忙堵住自己的耳朵,差点摔了手里的稿子。
“这个接地线松了。”
齐宇麒蹲在配电箱旁,熟练地拧紧某个螺丝。他手指修长,腕骨突出。
“给。”洛锦川突然递来一盒磁带,外壳上贴着泛黄的标签:《春藤之声1991》。“刚刚孙站长让我转交给你的历年录音资料。”
磁带转动时,先是一段沙沙的杂音,然后突然响起孙丽华学姐清亮还带着一些稚嫩的声音:“...这里是春藤广播站,今天是1989年9月1日,我是播音员孙丽华...”
“师姐说她把自己的声音从初一录到高三,\"洛锦川轻声说,“整整六年。”
刘晓艺突然明白了他的意思。她捏紧磁带,在渐强的进行曲中凑近他耳边:“你如果后面走的话,我会录一版给你带出去。怎么样?”
洛锦川的睫毛颤了颤,眼睛里感觉亮了,在眼下投出细密的阴影。他刚要开口,音响里突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校长开始为优秀毕业生颁奖了。
所有人发言完后面,全校师生都听到了那首特别的背景音乐——钢琴版的《明天会更好》,演奏者的名字没有出现在节目单上。但刘晓艺知道,那是听说这是一位高三毕业的师兄熬了三个通宵自学的曲子。
他之前从未学习任何的乐器,传说中的体育生,学习生活是体育专项课和文化课中两点一线,第一次勇于挑战自己的未知领域。
由于表现优异,成功入选毕业典礼的转场节目,今天他的乐器演奏和文化修养也一并成功毕业了。
当优秀毕业生代表之一的孙师姐站在话筒前时,阳光正好穿过礼堂的彩绘玻璃,在她身上投下七彩光斑,看着熟悉的师兄师姐们踏上人生新征程,刘晓艺心中感慨。
“不知道我的未来会过得怎样精彩呢?”
听着师姐的发言,看着舞台帷幕后面顺词的刘晓艺,洛锦川的致辞稿里,悄悄加了一段不在原稿上的话:
“...感谢所有让电波载着梦想远航的人。青春最美的风景,是有人与你频率相同...每天陪伴着我们的温暖声音,也会在我们未来的生活中成为共同绚烂的青春回忆。”
临近中午的阳光,穿过学校大礼堂的彩色玻璃窗,映在他的脸上,勾勒出他的侧脸轮廓,睫毛在眼下投出细密的阴影。刘晓艺看见他喉结动了动:“真心祝愿各位师兄师姐们毕业快乐!”声音坚定有力。
典礼结束后,校园里到处都是合影的人群。刘晓艺帮着收拾礼堂,在讲台缝隙里捡到一枚毕业花的别针。
“留着吧。”徐子扬学长推了推金丝眼镜,“等你们毕业时...”他看了眼不远处帮忙搬椅子的小徒弟,突然改口:“对了,下学期的播音排班表我放在控制室了,你们回去后自己看看,后面就得靠自己。”
当天下午放学时,刘晓艺在广播站门口发现了洛锦川。他正往自行车把手上绑什么东西,见她来了,慌忙把手背到身后。
“什么呀?”刘晓艺好奇地探头。
洛锦川耳尖通红,慢慢摊开手掌——是个简陋的绳编手链,中间串着颗小铃铛。
“我奶奶教的...保平安,她以前也给我爷爷弄过类似的平安链。”
铃铛在晚风中发出细碎的声响。刘晓艺突然发现铃铛内侧刻着两个极小的字母:“Y&c”。
“我们还要在一起学习四五年呢。”洛锦川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即使以后在国外的话,我也会期待着听到你的声音。”
远处传来周漾的呼喊,她举着相机飞奔而来,耳钉在夕阳下闪闪发亮:“快站好!春藤广播站毕业留念!我们两位编外人员也能加入吗?”
快门按下的瞬间,洛锦川的手指悄悄勾住了刘晓艺的校服衣角。照片里,初一少年微微侧头看着身旁的女孩,目光温柔得不像话。
期末考试前的最后一个广播日,阳光透过广播站的百叶窗,在刘晓艺面前的稿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轻轻调整老式麦克风的角度,按下录音机的播放键,《同桌的你》的旋律便随着电流传遍校园的每个角落。
《青春旋律》栏目午间播放了毕业季歌单勾起一连串回忆。磁带转到b面,歌声渐渐淡去,最后几秒突然传出洛锦川偷偷录制的口哨声——是《同桌的你》的旋律。
刘晓艺摸着发烫的耳机,望向窗外湛蓝的天空。一架飞机正划过云层,留下长长的尾迹云,像是指向未来的箭头。也预示着各位毕业生各奔东西,各自走上人生新旅途。
书包里,那盘《春藤之声1991》的背面,多了一行新鲜的钢笔字迹:【感受温暖,期待倾听你毕业时的声音。——Y】
广播站的门突然被推开,吴淞学长抱着厚厚一摞磁带走进来,小小的眼睛带着笑意眯成一条细缝:“校长特批的经费,我托人从广州带回来的正版流行金曲。”
最上面那盘《吻别》的封面上还贴着价签——68元,相当于普通工厂工人半个月工资。刘晓艺小心翼翼地抚过磁带外壳,突然发现下面压着张纸条:【播音技巧训练建议——徐】。
“下个月市里有全市联校的中学生演讲比赛。”师兄推了推眼镜,“站里决定派你和我们站里的几个优秀的栏目主播,一起参加,听说你以前参加过英语的竞赛,应对这些肯定也没问题。”
这类演讲比赛一般都是分为三个环节,是以团队为单位的,第一个是命题式演讲,在同一样一个敏体环境下,所有的队伍,选两个人进行不同角度的演讲,演讲时间5分钟。
第二个是自选式演讲,在允许的范围内,各团队各自选择一个题目,选一人进行专门的演讲,演讲时间8分钟。
最后一个是团体接力式演讲,这是悦城创新的比赛方式之一,整个团队三个人,围绕着同一演讲主题,进行接力,三个人各自演讲3-4分钟,三人的演讲主题要求不能跑题,不能互相矛盾以及要有合理逻辑。
本次的竞赛是市级联赛,除了玉江中学,还有悦城三中、礼县一中,国际联中等等中学,共计有十个参赛队伍。
刘晓艺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放送台上敲出节奏。前世她最怕公开演讲,每次述职报告前都要反反复复念念叨叨提前准备一整个月的。而现在,她竟然开始期待站在大众聚光灯下的那一刻。
喜欢重回90,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回90,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