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上的灵气公式在晨光中泛着冷光,程明的指尖在 “灵阻(R)” 符号上反复摩挲。按照公式推导,无灵根者之所以无法引气入体,并非因为缺少能量通道,而是自身细胞的 “灵阻” 过大,远超普通修士,导致自然状态下的灵压(U)根本无法推动灵流(I)通过。
“必须找到降低灵阻的方法。” 他对着瓦罐里的灵能苔藓自语,蓝色荧光在他瞳孔里跳跃,“或者,制造足够强的灵压。”
过去三天,程明尝试过十几种方案。他用灵能苔藓的汁液浸泡全身,试图改变皮肤的导电特性;按照《百草经》记载的呼吸法调整气吸节奏,模拟修士吐纳时的能量波动;甚至冒险用藤蔓纤维将自己与灵能苔藓直接连接,希望借助苔藓的转化能力强行引气。
结果均以失败告终。最危险的一次,强电流击穿了他的表皮细胞,左臂留下铜钱大小的焦痕,至今仍隐隐作痛。
“问题出在能量来源。” 程明盯着手臂上的伤疤,量子神识自动扫描着受损细胞的修复过程,“生物电太微弱,灵能苔藓的输出不稳定,单独使用都无法突破人体的天然灵阻。”
他的目光落在沼泽边缘那些泛着金属光泽的矿石上。昨天实验时,两块不同的矿石在潮湿环境下接触,藤蔓纤维的两端竟产生了微弱的电流 —— 这是最原始的伏打电池原理。
“如果……” 程明的心跳骤然加速,“用天然矿石制作原电池,提供稳定的电压;灵能苔藓作为催化剂,降低细胞灵阻;再配合优化后的呼吸法控制体内能量节奏……”
这个方案的风险显而易见。天然矿石的电流强度难以控制,稍有不慎就会损伤内脏;强行降低细胞灵阻可能破坏人体的天然防御机制,让瘴气毒素有机可乘;更重要的是,从未有任何记载证明,无灵根者能通过这种方式引气入体,这完全是在挑战修真界的铁律。
程明摸了摸怀里的青铜残片,冰凉的金属触感让他冷静了几分。残片表面的蟠虺纹似乎变得更加清晰,在阳光下流转着微光 —— 这是他每次面临重大抉择时都会出现的异象。
“要么困死在百草园,要么……” 他猛地站起身,眼神决绝,“亲手打破命运。”
实验装置的搭建耗费了整整一天。程明精选了三块矿石:一块赤铜矿作为正极,一块黄铁矿作为负极,中间夹着浸满灵能苔藓汁液的腐殖土作为电解质。用三根藤蔓纤维连接成回路,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块打磨光滑的铜片上 —— 这是他能找到的最接近电极片的东西。
黄昏时分,瘴气最稀薄的时刻,程明将两块铜片贴在丹田两侧。赤铜矿与黄铁矿组成的原电池产生稳定的电流,通过藤蔓纤维缓缓注入体内,带来一阵舒适的麻痒感。灵能苔藓被放置在身前的石台上,蓝光随着电流节奏明灭,像在呼吸。
“第一步,稳定电压输出。” 程明闭上眼睛,调整呼吸节奏。他摒弃了《百草经》里复杂的吐纳法门,改用最基础的腹式呼吸法,每吸气四秒,屏息两秒,呼气六秒,让胸腔与腹腔的压力变化形成稳定的周期 —— 这是根据公式计算出的最佳频率,能最大限度减少体内能量波动对灵流的干扰。
电流通过皮肤渗入肌肉组织,量子神识清晰地 “看到” 细胞间的离子开始有序迁移。原本紧密闭合的细胞膜通道,在灵能苔藓催化下逐渐舒展,像初春解冻的河流。
“灵阻…… 在下降。” 程明的额头渗出冷汗,不是因为恐惧,而是高度集中精神带来的疲惫。
半个时辰后,当体内能量节奏与电流频率完全同步时,他缓缓念出公式:“I = U \/ R……”
话音未落,程明猛地加大呼吸强度,同时用意念引导原电池的电流,朝着丹田处汇聚。石台上的灵能苔藓突然爆发出刺眼的蓝光,无数被分解的瘴气分子在能量场中重组,化作精纯的灵气粒子,像受到无形引力般向他涌来。
就在灵气即将接触皮肤的瞬间,一股强大的排斥力突然出现!
程明感觉像是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胸口传来剧烈的闷痛,嘴角溢出一丝血沫。那些灵气粒子在皮肤表面疯狂冲撞,却始终无法突破那层看不见的屏障 —— 这就是无灵根者的宿命,被修真界视为天堑的 “灵根壁垒”。
“不可能……” 他不甘心地怒吼,猛地咬破舌尖,用疼痛刺激濒临涣散的精神,“公式不会错!”
量子神识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展开,他 “看到” 那层壁垒其实是由无数高速振动的微观粒子组成,它们形成的能量场恰好与灵气粒子的振动频率相反,从而产生排斥。
“频率…… 需要共振!” 程明的脑海中闪过最后一个念头。他拼尽残存的力气,调整呼吸节奏和电流强度,试图让体内能量场的频率与灵气粒子同步。
就在意识即将模糊的刹那,体内的青铜残片突然爆发出灼热的温度!
一股无法形容的能量从残片涌出,顺着他的经脉流遍全身。所过之处,细胞的振动频率开始发生微妙的改变,与灵气粒子的排斥力逐渐减弱、消失,最后竟形成了完美的共振!
“嗡 ——”
仿佛有根无形的弦在体内被拨动,程明清晰地感觉到,那股困扰他许久的排斥力消失了。第一缕精纯的灵气粒子,像找到河道的溪流,顺着原电池电流开辟的路径,穿过皮肤,流过肌肉,沿着优化后的经脉,缓缓注入丹田!
灵气粒子接触到丹田的瞬间,程明的身体剧烈颤抖起来。不是因为痛苦,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舒畅感,仿佛干涸已久的土地迎来了第一场春雨。那些粒子在丹田内盘旋、跳跃,与他自身的生物电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比之前稳定百倍的能量漩涡。
“成了……” 程明瘫倒在石台上,浑身的力气仿佛被抽空,眼角却不受控制地湿润了。
他抬起颤抖的手,掌心的青铜残片仍在发烫,表面的蟠虺纹与丹田内的灵气漩涡产生了奇妙的共鸣。石台上的灵能苔藓蓝光黯淡了许多,显然消耗了大量能量,但叶片的边缘却抽出了嫩绿的新芽 —— 这是生命力更加旺盛的象征。
原电池的电流已经中断,赤铜矿表面覆盖了一层青绿色的氧化物。程明的皮肤与铜片接触处留下了深色的印记,那是电解反应的痕迹,但他毫不在意。
量子神识缓缓收回,最后定格的画面是丹田内那缕微弱却真实存在的灵气 —— 它正按照灵气公式的预测,以稳定的频率和强度循环运转,每一次流转都在冲刷着经脉,缓慢而坚定地降低着沿途的灵阻。
“无灵根者…… 亦可修炼。” 程明低声呢喃,声音嘶哑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力量。
这个结论像惊雷般在他脑海中炸响,颠覆了他对这个世界的所有认知。修真界数千年来奉为圭臬的铁律,在现代科学理论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
他想起了原主记忆里那些因没有灵根而被肆意欺凌的杂役,想起了丹房里王丹师提到过的 “凡人与修士不得通婚” 的戒律,想起了七星盟为维护灵根特权而制定的种种残酷法规。
“知识…… 才是最平等的灵根。” 程明握紧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
接下来的三天,程明没有急于进行第二次实验,而是选择静养恢复。他需要时间消化这个重大突破,更需要完善实验方案,降低风险。
通过反复推演,他在石板上更新了灵气公式:I = (U + E) \/ (R - c)。其中,E 代表青铜残片提供的共振能量,c 代表灵能苔藓的催化系数 —— 这两个变量的加入,让公式第一次真正适用于无灵根者的引气过程。
他还发现,引气成功后,身体对瘴气的抵抗力明显增强。量子神识分析显示,灵气在体内循环时会自动吸附毒素分子,随新陈代谢排出体外 —— 这意味着,只要持续引气,他就能彻底摆脱防毒面具的束缚。
第七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瘴气时,程明进行了第二次引气。
这次的装置更加完善:他用木炭绘制了简易的电流调节装置,通过增减串联的矿石数量控制电压;灵能苔藓被均匀地铺在石台上,形成能量场更加稳定的催化层;呼吸法经过优化,与灵气粒子的共振频率误差控制在 0.1 赫兹以内。
没有排斥,没有痛苦,甚至没有明显的阻碍。
外界的灵气像温顺的溪流,顺着预设的路径涌入体内,与丹田的漩涡完美融合。程明能清晰地 “看到” 灵气粒子在公式的指引下,修复受损的细胞,拓宽狭窄的经脉,降低沿途的灵阻,整个过程流畅得如同精密的仪器在运转。
当引气结束时,他摘下了戴了近一个月的防毒面具,深吸一口气。
清新的空气带着草木的清香涌入肺部,没有丝毫刺痛感。瘴气在接触到他体表的灵气层时,像遇到火焰的冰雪般迅速消融。
程明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发出噼里啪啦的脆响。体内的灵气虽然依旧微弱,却真实存在,按照他的意志在经脉中流转,每一次循环都让他的身体更加强健,感官更加敏锐。
他走到百草园的边缘,看着那道将他与外界隔绝的高墙,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
刘胖子以为把他扔进绝地就能永绝后患,却没想到,这片荒芜的土地反而成了他最坚实的跳板。灵能苔藓提供了能量来源,青铜残片解决了共振难题,现代科学知识构建了理论基础 —— 三者结合,让他这个 “无根之人”,踏出了一条前无古人的修炼之路。
“玄天剑宗……” 程明望着宗门所在的方向,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我会回去的。”
不是以卑微的杂役身份,而是以一个全新的身份 —— 第一个掌握灵气传导公式的 “知识修士”。他要让那些高高在上的长老、修士们看看,无灵根者不仅能修炼,还能比他们更强、更懂得灵气的本质。
夕阳西下时,程明在茅屋前开辟了一小块空地,将灵能苔藓小心翼翼地移植过去。他要用这些蓝色的小家伙构建一个稳定的灵气供应站,为后续的修炼打下基础。
夜幕降临时,他坐在苔藓旁,再次运转灵气。这一次,他尝试着引导灵气流向右手的经脉 —— 那里是握刀、写字的主要发力点。按照公式计算,增强这部分的灵流强度,能显着提升精细操作能力,无论是炼丹还是刻写符文都大有裨益。
灵气流转间,程明的指尖泛起淡淡的蓝光,与灵能苔藓的光芒交相辉映。他知道,这只是开始。随着对公式的深入理解和对身体的不断改造,他能做到的,绝不止于此。
无灵根?那又如何。
程明低头看着石板上的公式,在心中默念:“从今天起,规则由我来定。”
夜风吹过百草园,带来远处毒虫的嘶鸣,却再也无法撼动程明的决心。他的身影在蓝光中逐渐挺直,像一株在绝境中破土而出的青松,坚韧而挺拔。
无根引气的成功,不仅为程明打开了修炼的大门,更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端。而这个时代的序幕,正悄然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拉开。
喜欢我用现代知识颠覆修真界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我用现代知识颠覆修真界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