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梅骨映月守长安
一、秋染边城:粮囤满仓话丰年
寒川关的秋来得早,一夜秋风就给城外的麦田镀上了金。萧彻拄着桃木拐杖站在田埂上,看着老周叔的儿子带着农户们收割麦子,麦穗沉甸甸的,压得麦秆弯了腰。拐杖顶端的梅花纹被岁月磨得温润,是苏雪去年亲手刻的,握在手里,还能想起她当时指尖的温度。
“萧将军,今年的收成比去年还多两成!”老周叔的儿子扛着一捆麦子走过来,脸上满是笑意,“账房先生算了,粮仓能装得满满当当,就算冬天雪大,也不愁粮食了。”
萧彻点头,目光扫过远处的村落——去年安置流民的南坡村,如今已是炊烟袅袅,家家户户的院墙上都挂着晒干的玉米和辣椒。他想起四十年前刚到寒川关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芜,流民们啃着树皮过日子,如今却能有这样的丰年,心中满是欣慰。
“把新收的麦子留一部分,给学堂的孩子们做麦饼,再给北境的白狼部送些过去。”萧彻轻声说道,“去年草原遭了雪灾,他们的粮草怕是不够。”
“好嘞!”老周叔的儿子应声而去,脚步轻快。
这时,苏雪提着竹篮走过来,篮子里是刚做好的杂粮饼,还冒着热气。她穿着淡紫色的襦裙,外罩一件浅青色夹袄,发间的玉簪沾了麦芒,却依旧衬得眉眼温柔。“刚从织毯坊过来,给你带了些吃的。你在田埂上站了一上午,肯定饿了。”
萧彻接过饼子,咬了一口,杂粮的清香混着麦香在舌尖散开。他拉过苏雪的手,发现她掌心的薄茧又厚了些——是最近教妇女们织新花纹磨的。“织毯坊的新地毯怎么样了?波斯商人那边有没有消息?”
“快织好了,”苏雪坐在田埂上,拂去裙摆上的草屑,“阿里说,波斯的贵族很喜欢我们的‘梅菊纹’地毯,已经订了二十块。等这批织完,我们就派人送过去,顺便看看波斯的织毯技艺,说不定能学些新东西。”
萧彻点头,看着苏雪的侧脸。阳光洒在她的白发上,像撒了层碎银,却比任何珠宝都让他心安。四十年了,他们一起守着这座城,从青丝到白发,从战火纷飞到太平盛世,从未分开过。
二、学堂新事:稚语藏心承守护
午后的学堂里,孩子们正在读书,朗朗的读书声飘出窗外,与田埂上的收割声交织在一起。萧彻走进学堂时,先生正带着孩子们读《诗经》,小墨坐得最直,声音也最响亮,小小的身子挺得笔直,像极了年轻时的自己。
“萧将军来了!”孩子们看到萧彻,都兴奋地围过来,小墨更是拉着他的衣角,叽叽喳喳地说:“萧爷爷,我们今天学了‘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先生说,这就是您和苏奶奶守护寒川关的样子!”
萧彻笑着摸了摸小墨的头,从怀里掏出一本泛黄的小册子——里面是他四十年前的战报,还有苏雪画的寒川关地形图。“今天,我给大家讲个故事,讲讲四十年前,我们是怎么守住寒川关的。”
孩子们围坐在萧彻身边,眼睛亮晶晶的。萧彻翻开小册子,指着上面的地形图,缓缓开口:“那时候,黑风部的骑兵围着寒川关,粮草断绝,城墙上的士兵连饭都吃不上。我带着三十名士兵,趁夜从密道出去,用断云剑劈开敌军的粮仓,不仅抢回了粮草,还烧了他们的马厩……”
孩子们听得入了迷,阿朵攥着小拳头,小声说:“萧爷爷好厉害!我以后也要像您一样,守护寒川关!”
“不止是守护,”苏雪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叠画纸,“还要让寒川关变得更好。你们看,这是阿里送的波斯画笔,今天我们上画画课,画你们心中的寒川关,好不好?”
孩子们欢呼起来,接过画笔和画纸,认真地画起来。小墨画的是“断云剑护城”,阿朵画的是“织毯坊的妇女们”,还有个叫阿明的孩子,画了“各族商人一起做生意”,画面上,中原商户、西域商人、波斯商人笑着站在一起,手里拿着丝绸、香料和地毯。
萧彻看着孩子们的画,眼眶微微发热。他知道,这些孩子就是寒川关的未来,他们心中的“守护”,早已不是当年的刀光剑影,而是让所有人都能安稳生活、和睦相处——这才是他和苏雪守了四十年,最想看到的样子。
三、商道风波:青锋出鞘护通途
入秋后的商道格外繁忙,西域商队的驼铃声、中原商户的马车声、波斯商人的交谈声,每天都在城门口回荡。阿瑶按照萧彻的吩咐,加强了商道的巡逻,确保商队安全。
这天,阿瑶带着士兵巡逻到黑风部旧营地附近时,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她连忙示意士兵隐蔽,只见一队蒙面人骑着马,朝着波斯商队的方向疾驰而去——那是阿里带领的商队,正要将“梅菊纹”地毯送往波斯。
“不好,是马贼!”阿瑶低喝一声,拔出腰间的“青锋”剑,带领士兵冲了出去。蒙面人见有人阻拦,也拔出弯刀,朝着他们砍来。阿瑶的剑术精湛,“青锋”剑在她手中像一道银色的闪电,很快就砍倒了几个马贼。
马贼首领见势不妙,想要绕开阿瑶,去抢商队的货物。阿瑶眼疾手快,纵身一跃,挡在他面前,剑尖直指他的喉咙:“住手!寒川关的商道,不是你们撒野的地方!”
马贼首领冷哼一声,挥刀向阿瑶砍来。阿瑶侧身躲过,反手一剑,挑飞了他的弯刀,又一脚将他踹倒在地。“说,你们是谁派来的?为什么要抢商队?”
马贼首领趴在地上,咬牙说道:“我们是黑风部的人!你们毁了我们的家园,我们就要让你们不得安宁!”
阿瑶皱眉,心中了然。黑风部被灭后,残余势力一直躲在沙漠边缘,时不时出来骚扰商队,没想到这次竟敢对波斯商队下手。“寒川关的百姓也曾流离失所,是萧将军和苏奶奶给了我们家。你们若是愿意放下刀,我们可以给你们土地和种子,让你们安稳生活。”
马贼首领愣住了,眼中闪过一丝动摇。这时,阿里带着商队走过来,看着地上的马贼,轻声说道:“我们波斯人常说,和平比仇恨更重要。你们若是愿意,我们可以一起做生意,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马贼首领沉默了许久,终于放下武器,对着阿瑶和阿里拱了拱手:“多谢二位不杀之恩。我们愿意放下仇恨,好好生活。”
四、草原结盟:酒暖情牵各族心
十月初,狼王派人送来消息,说要在草原上举办“丰收宴”,邀请萧彻、苏雪、阿瑶,还有中原商户、西域商队、波斯商人一起参加,庆祝草原的丰收,也感谢寒川关一直以来的帮助。
萧彻和苏雪商量后,决定带着阿瑶、小石头、阿禾,还有学堂的几个孩子一起去。他们还准备了新收的麦子、织好的“梅菊纹”地毯,还有波斯商人托他们带的染料,作为送给草原部落的礼物。
出发那天,寒川关的百姓们都来送行。老周叔的儿子给他们装了满满一袋麦饼,织毯坊的妇女们送了一块刚织好的地毯,学堂的孩子们则给狼王写了一封信,信里画满了寒川关的风景和他们的笑脸。
经过三天的路程,他们终于到达了草原。狼王早已带着各部落的首领在营地外等候,看到他们,连忙迎上来:“萧将军,苏经略,你们可算来了!草原的百姓都盼着你们呢!”
丰收宴办得格外热闹,烤全羊的香气弥漫在草原上,马奶酒的醇香沁人心脾。牧民们围着篝火唱歌跳舞,西域商人弹起了冬不拉,波斯商人唱起了家乡的歌,中原商户则表演了皮影戏,孩子们在篝火旁追逐打闹,笑声传遍了整个草原。
席间,狼王举起酒杯,对着众人说道:“今天,我们能有这样的丰收,能和各族朋友一起欢聚,多亏了萧将军和苏经略!是他们守护了寒川关,让我们能安稳生活,互通有无!我提议,我们共同敬他们一杯!”
众人齐声响应,举起酒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萧彻也举起酒杯,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中原的商户、西域的商人、波斯的织工、草原的牧民,还有身边的苏雪和孩子们,心中满是感慨。
“四十年前,我来到寒川关,只想守住这座城,”萧彻的声音有些沙哑,却格外坚定,“如今我才明白,真正的守护,不是守住一座城,而是守住所有人的太平。从今往后,寒川关就是各族朋友共同的家,我们一起守着这个家,让和平的日子永远延续下去!”
众人掌声雷动,欢呼声在草原上回荡,久久不散。
五、梅下寄望:岁月沉香续新篇
从草原回来后,寒川关渐渐染上了冬意。城西的梅林开始抽出花苞,小小的梅花骨朵在寒风中微微颤动,像是在期待冬日的绽放。萧彻和苏雪坐在木屋前的石凳上,看着眼前的梅林,手中握着温热的羊奶,享受着难得的宁静。
“明年春天,阿里就要来教我们波斯的织毯技艺了,”苏雪轻声说道,“到时候,我们可以织更多好看的地毯,卖到中原、西域和波斯,让更多人知道寒川关的故事。”
萧彻点头,看着苏雪的眼睛。月光洒在她的脸上,映着她温柔的笑容,四十年的岁月仿佛从未在她脸上留下痕迹。“等春天来了,我们带孩子们去中原看看,让他们看看江南的水乡,京城的繁华。再去西域,看看沙漠的落日,绿洲的生机。”
苏雪笑着点头,靠在萧彻的肩上。寒风拂过梅林,带来了淡淡的梅香,也带来了远处的钟声——那是寒川关的报时钟,四十年了,每天都会准时响起,提醒着人们,太平的日子来之不易。
“萧爷爷!苏奶奶!”小墨和阿朵跑过来,手里拿着刚画好的画,“你们看,这是我们画的寒川关,有梅林、麦田、城楼,还有各族朋友一起做生意的样子!”
萧彻接过画,仔细看着。画面上,阳光明媚,百姓们笑着劳作,商人们热情交谈,孩子们在街头嬉戏,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他抬头看向苏雪,两人相视一笑,眼中满是幸福。
他们知道,他们的故事还会继续。寒川关的传奇,会像梅林里的梅花一样,年复一年地绽放,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守护的薪火会永远燃烧,和平的光芒会永远照耀着北境,让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在灯火下,安稳地度过每一个日夜,让寒川关的名字,永远流传在岁月的长河里。
夜色渐深,月光洒在梅林里,给梅花骨朵镀上了一层银辉。木屋里的灯火依旧明亮,映着萧彻和苏雪相握的手,也映着墙上挂着的寒川关全景图。寒川关的夜,宁静而祥和,充满了岁月的沉香与守护的温暖。
喜欢兵王传奇英雄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兵王传奇英雄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