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婉的密信,如同一声警钟,在往生堂宁静的氛围中敲响。
沈渊深知“天命楼”所图甚大,其手段诡异莫测,若真是在系统性地猎杀各方天才,掠夺其“道果”或“气运”,那将是波及整个修行界的巨大灾难。于公于私,他都不能坐视不理。
他立刻调整了往生堂的经营重心。明面上,依旧承接各类白事,维持着超然物外的形象。暗地里,则依托西北商盟日益庞大的信息网络,以及墨玄利用机关术搭建的简易情报传递系统,开始有意识地收集、筛选所有与“天才陨落”相关的信息。
起初,消息寥寥。西北地处边陲,真正的顶尖天才本就稀少,即便有意外,也多是葬身大漠险地或仇杀,看似与“天命楼”无关。
但沈渊并未气馁。他深知此类事件必然隐蔽,需要耐心与契机。
他让墨玄将筛选标准放宽,不仅限于“死亡”,也包括那些原本天赋卓绝,却突然修为停滞、性情大变、乃至莫名重病的案例。
功夫不负有心人。
半个月后,一条来自黄沙商会的情报,引起了沈渊的注意。
情报提及,位于西北与中州交界处的“流云剑宗”,一位年仅二十八岁便已筑基巅峰、被誉为宗门百年内最有希望结丹的真传弟子“赵溟”,于三月前在一次普通的宗门任务中,遭遇“千年瘴妖”袭击,虽侥幸逃回,却金丹碎裂,修为尽废,道途断绝,如今在宗门内苟延残喘。
流云剑宗对外宣称是弟子运气不佳,遭遇了罕见的大妖。但情报末尾附注了一句:有同门私下议论,赵溟遇袭前几日,曾与人争执,情绪似有波动,且其遇袭地点,并非瘴妖传统活动区域。
“修为尽废,道途断绝……”沈渊手指轻轻敲击桌面,“这比直接死亡,更像是一种‘掠夺’后的废弃。”
他决定亲自前往流云剑宗一看。若真是天命楼所为,即便过去数月,在《葬世录》的感知下,或许仍会留下蛛丝马迹。而且,一位天才的“陨落”,本身也值得往生堂前去关怀——这符合他一贯的行事准则,不会引人怀疑。
他没有带墨玄,让其留守往生堂,继续主持日常事务并收集情报。独自一人,骑上龙血马,离开了翡翠绿洲,向东而行。
流云剑宗位于一片名为“剑脊山脉”的险峻山岭之中。沈渊一路行来,并未刻意隐藏行踪,甚至以“往生堂主”的身份,拜访了几个沿途的小型修真家族和散修聚集地,为他们解决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身后事”小麻烦。
他的名声,随着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如同星星之火,沿着商路,向着更广阔的地域悄然蔓延。
“听说了吗?西北那边有个往生堂,堂主是个妙人,不仅能处理邪祟,还能化解执念!”
“好像烈风马帮巴图老大那匹宝贝龙马,就是请他安的魂!”
“据说收费还看人,穷苦人家分文不取,真是个怪人……”
这些传闻,起初只是在底层修士和凡人中流传,并未引起大势力的注意。但“往生堂”和“沈渊”这个名字,却如同投入湖面的涟漪,开始扩散。
数日后,沈渊抵达流云剑宗。
得知是近来小有名声的“往生堂主”来访,言明是听闻天才陨落,特来表示慰问,并可提供一些安神抚魂的辅助。流云剑宗虽觉意外,但也不好将人拒之门外,一位外门长老接待了他。
沈渊提出想探望一下赵溟,看看能否以特殊手法,助其稳定心神,减轻痛苦。宗门在确认他并无恶意,且确实感知到沈渊身上那股令人心静的独特气息后,便同意了。
在一间灵气稀薄、略显破败的弟子房中,沈渊见到了曾经的剑道天才赵溟。
此时的赵溟,形销骨立,眼神空洞麻木地躺在榻上,周身灵脉尽碎,如同一个漏气的皮囊,只有微弱的生命气息尚存。他整个人被一股浓郁的死寂与绝望笼罩,比真正的尸体更像一具空壳。
沈渊心中暗叹,上前假意为他把脉,暗中却将一缕《葬世录》的气息,渡入其体内,细细感知。
果然!
在赵溟那破碎的丹田和识海最深处,他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几乎快要消散的诡异气息!这气息阴冷、晦涩,带着一种掠夺与寄生的特性,与苏小婉玉简中描述的那缕气息,同出一源!
正是天命楼的手段!
这气息并非直接杀死赵溟,而是像一种“道基蛀虫”,潜伏在其突破的关键时刻,引爆其体内能量,造成“走火入魔”、“金丹碎裂”的假象,实则将其毕生修为、天赋潜力,乃至部分神魂本源,都吞噬一空!只留下一具废躯,作为掩饰!
好狠毒的手段!杀人不见血,夺道不留痕!
沈渊不动声色地收回手,对陪同的长老摇了摇头,表示回天乏术,只能开些安神的药物。他并未当场揭穿,打草惊蛇。
离开流云剑宗后,沈渊立刻通过苏小婉留下的玉简,将这一发现传讯给她。并附上自己的判断:天命楼可能掌握了一种能精准寄生、掠夺天才道基的阴毒秘法或蛊虫,其危害远超想象。
发出讯息后,沈渊并未返回西北。流云剑宗的发现证实了苏小婉的猜测,也意味着天命楼的行动范围极广。他决定继续向东,前往修行文明更繁华、天才更多的中州核心区域,主动调查。
他沿着官道东行,依旧不疾不徐。每经过一处城镇,若有缘遇到需要帮助的逝者或困扰的生者,他都会以“往生堂”的名义出手。
他帮一个被怨灵纠缠的小镇解除了诅咒;
他替一个寿元耗尽、却牵挂家族的老修完成了临终嘱托;
他甚至应一个凡人富商所求,为其意外溺亡的爱子举行了一场安抚亡魂的简单仪式……
他所做之事,看似琐碎,微不足道。但“往生堂主沈渊”的名声,却如同燎原的星火,随着他的脚步,一点点在沿途的修士与凡人中传播开来。
许多人并不知道他与什么惊天阴谋有关,他们只知道,有一位神秘的青衫修士,秉持着一种古老而慈悲的“葬世”之道,游走四方,为逝者送行,为生者解忧。
这种基于具体善举和神奇手段建立起来的名声,比任何武力威慑都更加牢固,更加深入人心。
沈渊能感觉到,冥冥之中,似乎有某种微弱的愿力或因果善缘,开始汇聚于己身,让他的修行更加顺畅,对《葬世录》的理解也隐隐加深。
他明白,调查天命楼是主线,但这沿途的“星火”,亦是“葬世”之道的一部分,是他力量与根基的来源之一。
就这样,一路行善,一路调查,沈渊距离那座象征着玄黄大世界权力与繁华巅峰的巨城——中州神都,越来越近。
星火已燃,渐成燎原之势。而风暴的中心,似乎正指向那天子脚下的龙潭虎穴。
喜欢九渊葬书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九渊葬书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