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州市政府办公大楼的灯光,比往日亮得早了些。
高玉良坐在刚熟悉不久的市委副书记办公桌后,手指在几份文件上反复摩挲,最终停在“老旧小区管线改造”的方案上
——这是他上任后接手的最棘手的民生事,既要协调住建、城管、街道办三个部门的权责,还得防着居民因施工闹情绪,一旦处理不当,信访量怕是要往上走。
班子会上,书记拍了板,让市公安局协助做好维稳工作。
高玉良盯着方案看了半宿,最终把目光落在了刑警队队长、祁同伟的名字上。
这是他当年在汉东大学带过的学生,破案是把好手,可处理这种家长里短的民生事,还从没试过。
这小子当年当我助教时,就比别人会察言观色,现在在基层也待了几年,正好借这事看看他的本事,要是行,以后倒能多担些担子。
消息传到刑警队,没人觉得祁同伟该管管线改造的事
——刑警队的活是抓贼破案,哪有围着施工队转的?
可祁同伟没半分推诿,接了任务就带着队员扎进了老小区。
他没急着开协调会,白天跟着施工队在狭窄的楼道里钻,记清每根管线的走向。
晚上就拎着搪瓷缸子,挨家挨户敲门唠嗑。
有天傍晚,一位老人嫌电钻声吵,堵在楼道里不让工人走。
祁同伟听说了,从路边小卖部买了两斤苹果提过去。
进门没讲
“施工是为大家好”
的大道理,先陪老人聊起了家里的事,听老人反复念叨
“孙子放学回来得走黑楼道”,
心里立刻有了主意。
“大爷,等管线改完,楼道里的灯全换成新的,您孙子放学回来,亮堂堂的多安全。”
他边说边掏出小本子,
“您说个方便的时间,我让施工队避开,绝不耽误您休息。”
老人的气顺着这话就消了,连说道
“小伙子懂事儿”。
没过几天,住建和城管又在施工范围上僵住了
——住建想按图纸走直线,省材料。
城管怕破坏路边的老槐树,居民要提意见。
祁同伟没站任何一边,只是把前几天走访记的居民需求整理出来,在办公室画了张“居民意见地图”。
开会时,他把地图往桌上一铺,道
“您看,三号楼住的都是腿脚不便的老人,管线绕一点走,能少拆他们楼前的台阶;五号楼门口那棵老槐树,好几位居民说看着它长大的,咱们也得留着。”
两部门的人盯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注,再想想之前没考虑到的居民诉求,都没了争执,只点头说“这么安排合理”。
三天后,祁同伟抱着厚厚的一摞材料走进高玉良的办公室。
文件夹里不仅有各部门签字确认的协调结果、手写的施工进度表,还夹着居民签了名的意见反馈单,连施工中可能遇到的
“水管临时停水怎么安置居民”
“施工垃圾怎么及时清运”
这类小事,都列了应对方案。
高玉良翻开文件夹,目光一点点扫过,最后停在“居民满意度90%”那行字上,手指轻轻顿了顿。
他抬头看向祁同伟,眼里藏着明显的笑意道
“不错不错,做得好,同伟!要不是怕耽误你在公安系统的前程,我都想把你调来给我当秘书了。”
(这小子没白在基层磨,不仅把事办了,还把人心拢住了。这份细心和分寸感,比不少机关里待了十年的人都强,没做秘书,真是可惜了。)
祁同伟站在桌前,嘴角弯出恰到好处的弧度,语气里带着学生对老师的敬重道
“高老师,您谬赞了,这些都是我该做的。”
这话刚落,高玉良脸上的笑容淡了些,眉头轻轻蹙起,语气也严肃了几分,道
“和你说了多少次?工作场合,要称植物。”
(讲,你又不听,听,你又不懂,懂,你又不做,做,你又做错,错,你又不认,认,你又不改,改,你又不服,不服,你又不说,那你叫我怎么办……)
高玉良的心里话,差点让祁同伟笑出声,心里暗自嘀咕
——高植物?
称呼不过是个名头,摸准您的心思把事办对,才是正经的。
可脸上没露半分,只立刻点头,带着点不好意思的尴尬笑道
“是,我记住了,高副书记。下次一定注意。”
看着他嬉皮笑脸的样子,高玉良无奈的摇摇头,指了指桌角的搪瓷道
“坐吧,跑了几天老小区,也累了。说说看,接下来施工期间的安保,你打算怎么安排?”
祁同伟刚坐下,就听清了高玉良没说出口的担忧。
(施工期间最怕出安全事故,万一有人不小心摔着碰着,或者居民再因为噪音闹起来,之前的功夫就白费了。安保得跟上,还得让居民觉得踏实。)
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开口就戳中了要害道
“我打算让辖区派出所每天抽两名民警,在施工路段巡逻。
再让队里的人跟社区网格员一起值班,在每个施工点旁边设个临时接待处,居民有问题能第一时间找到人。
另外,我还和施工队约好了,每天收工前把施工区域的废料清干净,避免绊倒老人小孩。”
高玉良听着,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眼里的赞许又深了几分。
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两人之间投下细碎的光影,办公室里的对话还在继续
——一个问得有章法,把顾虑藏在问题里。
一个答得合心意,把解决方案落在实处。
这份旁人看不懂的默契,早就在师生情谊与职场历练里,悄悄扎下了根。
自老旧小区管线改造的事落定后,祁同伟在高玉良心里的分量,悄悄重了不止一星半点。
旁人还没摸清门道,高玉良已明里暗里把不少棘手事交给他
——小到群众纠纷调解,大到跨部门协作,祁同伟总能接住,且办得漂亮。
就这么着,他成了高玉良在吕州最倚重的助手。
这段日子,祁同伟的日子过得像被拧紧的发条。
白天扎在刑警队处理案件,晚上赶回家照顾怀孕的妻子,台灯下既要核对卷宗,又要记着给妻子熬滋补的汤。
可再忙,他手里的案子从没出过岔子。
半年下来,吕州市公安局的案件破获率像坐了火箭,不仅把周边市区甩在身后,连汉东省会京州市的公安系统,都被压了风头。
消息一传开,各单位的人都坐不住了。先是邻市公安局派了考察组来“取经”,围着祁同伟问破案诀窍。
后来连省厅都递了话,让他给全省的年轻刑警上上一课。
祁同伟:……
自己挖的坑,自己平。
他连夜攻读“破案心理学”,将能用上的关键词,逐字筛选,反复打磨。
最终,他把自己“心理突破法”的流程拆解开讲
——怎么观察嫌疑人微表情,怎么在审讯中找突破口。
可听的人记了满满几页笔记,回去照着重演,却总差了点意思。
有回课堂上,一个年轻刑警急了,问道
“祁队,您审嫌疑人时,怎么一开口就戳中他的软肋?跟能看透人心似的!”
祁同伟笑着没接话,心里却了然
——旁人哪知道,他问话时,早把嫌疑人没说出口的心思听了个明明白白。
最后,众人凑在一起琢磨半天,只能叹口气,道
“这哪是方法,分明是天赋异禀!想速成,没戏。”
这下,祁同伟彻底成了汉东公安系统的“香饽饽”。
哪里有啃不动的硬骨头,哪里就会响起“找吕州祁同伟”的声音
——邻市遇着零口供的盗窃团伙,派车来接他去帮忙。
省厅督办的诈骗案卡了壳,电话直接打到高玉良那儿,点名要祁同伟参与。
吕州市公安局的几位领导,见了祁同伟脸上的笑就没断过。
省委扩大会议上,省委领导特意点了吕州公安的名,说“要把祁同伟同志的经验好好推广”。
更实在的是,那些来“求助”的单位,头一两回还好意思空着手,次数多了,便主动递来经费支持。
局里的活动资金渐渐宽裕,干警们的福利待遇提了档,食堂的伙食也从“管饱”变成“管香”,连早餐都加了现磨豆浆和卤蛋。
干警们私下里开玩笑道
“跟着祁队,不仅学本事,还能沾光改善伙食!”
祁同伟听了也乐,只笑着摆手。
可他的名声,还在往更玄乎的方向传
——原先大家叫他“铁嘴克星”,说他能把嘴硬的嫌疑人问服。
后来不知谁添了油加了醋,竟传成了他有“读心术”,能知道别人心里想什么。
有回高玉良当着众人的面打趣他道
“同伟,外面都传你会读心术,我倒要问问,我现在在想什么?”
祁同伟耳尖一动,早听清高玉良心里在想
(这小子要是真有这本事,以后办案更省心了。)
他憋住笑,故意摆出一副“摊牌”的模样,对着满屋子人拱了拱手道
“得,我不装了!摊牌了!”
“各位领导、同事,你们说的都对,我这‘读心术’,全靠跟案子磨出来的!”
这话一出口,满屋子的笑声差点掀了屋顶。
只有祁同伟自己知道,这份旁人眼里的“天赋”,这份水涨船高的声望,不过是他悄悄用“听心声”的本事,把每一件事都办在了点子上。
而这份旁人看不懂的“幸运”,还在吕州的日光里,陪着他继续往前走。
喜欢偷听心声的祁同伟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偷听心声的祁同伟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