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创意项目展示,大放异彩
校园技术创意大赛的项目展示环节,在哈工大体育馆内拉开了帷幕。场馆内座无虚席,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又兴奋的气息。舞台中央的聚光灯如同追逐梦想的眼睛,照亮了每一个即将登场的团队。当主持人念到“琪程科技”的名字时,吴昊深吸一口气,与邵易阳、杨凯程、高诗琪以及团队核心成员们相视一笑,眼神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昂首阔步走上舞台。
舞台背景屏幕上,瞬间亮起了磁共振无线充电手机壳的三维动画演示。随着吴昊的手势,画面中两个嵌套的线圈开始发出柔和的蓝光,当发射端通入电流,接收端的手机壳在半空中缓缓悬浮,电量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这一幕,让台下的评委和观众不约而同发出低低的惊叹。
“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吴昊的声音清晰而沉稳,透过麦克风传遍整个场馆,“我们带来的项目,是基于磁共振技术的无线充电手机壳,核心亮点在于‘一机多充,远距高效’。”
他侧身指向屏幕,邵易阳适时切换出技术原理示意图。“传统电磁感应充电,就像隔着玻璃递东西,必须紧贴才能传递能量;而我们的磁共振技术,相当于在空气中架起了‘能量桥梁’。”吴昊举起手中的样机,演示着将手机壳放在距离充电器半米外的桌面,屏幕上的充电提示立刻亮起,“只要在三米范围内,多个设备能同时充电,且互不干扰。”
台下的评委们纷纷点头,其中一位戴着金边眼镜的教授推了推眼镜,身体微微前倾,显然对这个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
接下来,杨凯程接过话筒,开始阐述市场前景:“根据我们的调研,目前高校学生人均持有2.3台智能设备,但无线充电器的普及率不足30%,核心痛点就是‘充电距离近、只能单设备充’。我们的产品成本可控,定价在学生可接受的129-299元区间,预计仅在哈工大及周边高校,就能覆盖至少8000名潜在用户。”他调出的数据图表清晰明了,红色的市场需求曲线与蓝色的供给缺口形成鲜明对比,台下响起一阵细碎的讨论声。
高诗琪则负责介绍团队运营模式:“我们采用‘线上预订+线下体验’的双轨模式,校园体验店已在商业街落地,同学们可以现场测试充电效果;同时与三大运营商合作,购买套餐即可获赠试用装。未来三个月,我们计划拓展至哈尔滨另外五所高校,形成区域联动。”她的话语中透着干练,屏幕上同步播放着店铺实景和合作签约的照片,让整个规划显得扎实可信。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吴昊展示的“天蛾”系统辅助决策案例。“这是我们上周的用户反馈分析,”他调出一份动态报告,“‘天蛾’监测到37%的用户希望增加防水功能,我们立刻调整了生产参数,新版手机壳将在下月上线。”这种快速响应的能力,让评委席上的一位创投机构代表忍不住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
演示环节的高潮,来自现场互动。吴昊邀请三位观众上台,每人手持一部不同品牌的手机,装上样机后,同时放在距离充电器一米外的展示台上。三台手机的充电图标同时亮起,屏幕上的计时器开始跳动,三分钟内,每部手机的电量都增长了5%。“这意味着,在宿舍书桌、图书馆自习区,大家再也不用为抢插座争吵了。”吴昊的话逗笑了全场,掌声如潮水般涌来。
问答环节,一位评委犀利地提问:“磁共振技术的兼容性和安全性如何保障?”邵易阳从容应答:“我们的线圈采用纳米晶合金材料,共振频率锁定在13.56mhz,经过1200次安全测试,对银行卡、心脏起搏器等设备无干扰,相关认证报告已在官网公示。”他展示的检测报告截图,让所有质疑烟消云散。
当团队鞠躬致谢走下台时,后台的工作人员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一位来自邻校的参赛选手忍不住上前:“你们的技术太酷了,能不能留个联系方式?我们社团想批量采购。”吴昊笑着递出名片,心中清楚,这场展示不仅是为了争夺奖项,更是品牌走出校园的第一步。
喜欢重生18岁:外星智能体助我逆袭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18岁:外星智能体助我逆袭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