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公司化运作起步,创业科技孵化园区筑新巢
五月的哈尔滨,创业科技孵化园区的梧桐树叶已舒展成浓密的绿荫,吴昊握着刚生效的租赁合同,站在302室的落地窗前。阳光透过玻璃洒在空旷的房间里,映出尘埃飞舞的轨迹——这里将是昊阳科技的新起点,300平米的空间,足够容纳下二十多人的团队,也足够装下他们更宏大的野心。
“昊哥,装修队说下周一就能进场,设计图我让他们改了三版,你再敲定下?”王鹏捧着平板电脑跑过来,屏幕上是最新的布局方案:技术部靠着北侧承重墙,预留了服务器散热通道;运营区用半开放式隔断,每个工位配了可调节台灯;会议室的智能投屏支持4K分辨率,连茶水间的咖啡机型号都标得清清楚楚。
吴昊指尖划过屏幕,忽然停在“董事长办公室”的标注上:“把这个改成‘项目总监室’,我不用单独办公室,跟大家一起坐开放式区域。”
邵易阳愣了一下:“这不太合适吧?你是老板,总得有个谈事的地方。”
“我们是创业公司,搞那么多层级干啥?”吴昊笑着摇头,“真要谈事,会议室够用了。我跟你们坐一起,有问题随时聊,效率更高。”他顿了顿,补充道,“对了,在运营区中间摆个大长桌,买二十把折叠椅,平时当工作台,开会时拉开就是临时会议室,省得来回折腾。”
【L3级天蛾验证:开放式办公模式可提升团队沟通效率18%,降低层级隔阂;多功能长桌方案可节省15㎡空间,适配小型临时会议需求。】
王鹏立刻修改设计图:“还是昊哥考虑得细!我这就跟装修队说。”
接下来的一周,公司注册的琐事接踵而至。王鹏抱着一摞材料在工商局和银行间连轴转,回来时总能带回新问题:“昊哥,股东协议里得明确分红方式,是季度分还是年度分?”“税务登记要选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
吴昊让“天蛾”调出《中小企业注册指南》,对着条款一一拆解:“分红按年度来,前两年利润全投入再生产,不分;税务选一般纳税人,虽然报税麻烦点,但能抵扣进项税,以后跟大企业合作也方便。”他把关键信息整理成表格,“你按这个填,有不懂的随时问会计事务所的张老师。”
张老师是吴昊托园区管委会找的资深会计师,退休前在国企管过财务,听说昊阳科技是大学生创业项目,特意来帮忙把关。她看着吴昊整理的表格,忍不住赞叹:“小吴这脑子比老会计还清楚!很多老板开公司连权责发生制都不懂,你连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都算好了?”
“都是张老师指导得好。”吴昊笑着递过茶水,“还有个事想请教您,我们想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现在开始准备材料来得及吗?”
“太早了。”张老师摆摆手,“高新技术企业得成立满一年,还得有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你们先把小程序的软件着作权办下来,这是基础。”
送走张老师,吴昊立刻让周明整理小程序的代码文档:“软件着作权这周就得提交,找代理公司办,加急,钱不是问题。”
周明眼睛一亮:“昊哥,我们的推荐算法真能算‘自主研发’?”
“当然。”吴昊指着屏幕上的代码,“我给的是思路,具体实现全是你们写的,这就是自主知识产权。”
五月下旬,办公室装修进入收尾阶段。昊阳科技的亚克力LoGo被工人挂在进门的灰色墙面上,蓝色的“昊阳科技”四字在灯光下泛着科技感的光泽。新招的行政专员李娜正往每个工位摆绿植,绿萝和多肉错落有致,瞬间冲淡了办公室的冰冷感。
“吴总,这是定制的工牌,您看看行不行。”李娜递过来样品,工牌上除了姓名、岗位,还印着公司的slogan——“用科技点亮生活”。
“挺好。”吴昊拿起工牌别在胸前,忽然想起什么,“把‘总’字去掉,都叫名字或者‘哥’‘姐’,别搞这套虚的。”
李娜愣了愣,随即笑了:“好嘞,我这就去改。”
搬迁前一天,吴昊带着全体成员来“暖屋”。林玥抱着她的马克杯在茶水间转了三圈:“以后再也不用跑创业协会的公共水房了!这咖啡机还是现磨的,比学校超市的速溶强多了!”周明则蹲在技术部的服务器机柜前,跟新到的交换机“打招呼”:“以后就靠你撑场面了,可别掉链子。”
邵易阳拿着相机拍个不停,嘴里念叨着:“得发个朋友圈,让杨凯程和高诗琪看看我们的新根据地!”
吴昊站在大长桌旁,看着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2岁的年轻人,忽然觉得2万租金花得值。前世他在拥挤的出租屋里吃泡面时,从没想过自己能拥有这样一支团队,这样一间办公室。
【检测到团队凝聚力指数达89%,超出行业均值23%。建议:举办乔迁仪式,邀请合作方参与,提升品牌曝光度。】
“下周一正式搬迁,办个简单的仪式。”吴昊拍了拍手,“王鹏联系下大学城的奶茶店,订20杯开业限定款。”
窗外的夕阳把天空染成橘红色,吴昊知道,从“校园兴趣小组”到“有限公司”,这不仅仅是名字的变化,更是责任的升级。他的商业版图,终于有了第一个稳固的支点。
喜欢重生18岁:外星智能体助我逆袭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18岁:外星智能体助我逆袭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