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充电桩订单遇波折,芯片短缺破局难
签下海城能源集团500台充电桩的意向协议后,昊阳科技上下都像上了发条的钟,连行政专员李娜都主动帮着核对物料清单。王鹏带着采购组的人泡在供应商的电话里,邵易阳则跑遍了哈尔滨的电子市场,可三天下来,两人带回的消息却像一盆冷水,浇灭了团队刚燃起的热乎气。
“昊哥,深圳那边回话了,专用芯片没现货,最快也得等40天,还是加价30%的价格。”王鹏把通话记录拍在桌上,声音透着疲惫,“他们说这芯片是荷兰进口的,全球都缺货,前段时间大鹰帝国的新能源公司订走了一大批,我们排不上队。”
邵易阳也一脸沮丧:“我跑了五家电子市场,国产芯片倒是有,可性能差太远了——人家进口芯片能支持同时充两台车,还能精准控制电流,国产的充一台就发热,数据采集也不准,装到充电桩上就是个定时炸弹。”
办公室里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周明拿着芯片参数表算了半天,抬头道:“要不……我们简化功能?把双充改成单充,去掉动态电流控制,先凑够500台交差?”
“不行。”吴昊想都没想就否决了,“简化功能就是降低标准,国企的订单一旦出问题,不仅砸了招牌,以后再想合作就难了。”他点开“天蛾”调出的芯片技术文档,眉头越皱越紧——这枚型号为St-890的专用芯片,是充电桩智能控制模块的核心,负责电流调节、数据传输和故障预警,国产化替代确实难度极大。
【L3级天蛾启动逆向分析:St-890芯片核心功能为“双路电流自适应分配”与“多协议数据转换”,其架构基于ARm cortex-m4内核,可通过国产Gd32F450芯片进行功能复刻,需修改30%的驱动程序,研发周期约25天。】
“有办法了。”吴昊忽然抬头,指着屏幕上的国产芯片型号,“用Gd32F450替代,周明,你带技术组修改驱动程序,把双路充电的逻辑拆开,用软件算法弥补硬件性能差距;王鹏,立刻下单订1000片Gd32F450,让厂家直发哈尔滨,加急!”
周明愣住了:“昊哥,这芯片我知道,性能比St-890差一截,真能行?”
“行不行得试了才知道。”吴昊把“天蛾”提供的驱动程序修改方案推给他,“天蛾……我是说我查过资料,有人用这款芯片做过类似的适配,只要软件优化到位,至少能满足基本功能。你们先做5台样机测试,三天内给我结果。”
接下来的三天,技术部成了不眠不休的战场。周明带着三个程序员泡在代码里,咖啡杯堆成了小山;邵易阳则联系工厂,把新芯片的引脚定义发给pcb板厂家,加急打样;吴昊每天凌晨都去技术部盯进度,“天蛾”实时扫描代码漏洞,提出优化建议——比如将电流调节的响应时间从100毫秒放宽到200毫秒,用牺牲一点精度的方式降低芯片负载。
第三天傍晚,第一台搭载国产芯片的充电桩样机在办公室门口组装完成。王鹏找来一辆新能源出租车做测试,当充电枪插进接口,屏幕上跳出“开始充电”的提示时,技术部爆发出一阵欢呼。
“电流稳定在30A,符合标准!”周明盯着监测仪,声音都在发颤,“双路同时充也没问题,就是发热比进口芯片高5度,不过在安全范围内。”
吴昊却没放松:“连续充8小时,测试稳定性;再模拟零下20度的低温环境,看看会不会死机。”
测试结果在凌晨出来——连续充电12小时无异常,低温环境下仅启动速度慢了3秒,完全能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周明揉着通红的眼睛笑了:“昊哥,成了!这国产芯片真能顶用!”
就在这时,王鹏的手机响了,是海城能源集团的助理打来的:“吴总在吗?张总问你们的芯片问题解决没,要是实在不行,他们可能要考虑其他供应商了。”
吴昊接过电话,语气沉稳:“请告诉张总,我们已经解决了芯片问题,明天上午带样机去贵集团测试,保证不耽误工期。”
挂了电话,他看着窗外泛起的鱼肚白,心里清楚,这只是暂时渡过难关。国产芯片的性能短板始终是隐患,想要真正摆脱依赖,还得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天蛾提示:长期依赖外部供应链存在地缘政治风险,建议启动“自主芯片研发计划”,依托现有技术积累,3年内可实现专用芯片国产化量产。】
“周明,”吴昊拍了拍他的肩膀,“等这500台订单完成,技术部分一半人出来,我们搞个新项目——研发自己的充电桩专用芯片。”
周明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疲惫一扫而空:“真的?昊哥,我早就想搞这个了!保证完成任务!”
办公室里,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样机上,充电指示灯闪烁着绿色的光芒,像是在预示着这场破局之战的曙光。
喜欢重生18岁:外星智能体助我逆袭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18岁:外星智能体助我逆袭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