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团队分工初定,学业创业两兼顾
脑机接口项目的初步成功,让吴昊的团队迎来了新的转折点。一边是张教授实验室里亟待攻克的算法难题,一边是昊阳科技日益繁忙的业务,如何平衡学业、科研与创业,成了摆在吴昊和核心成员面前的现实问题。
周五傍晚,昊阳科技的大长桌旁围坐了一圈人,连在工厂盯生产的杨凯程和负责琪程科技运营的高诗琪都特意赶了回来。吴昊把打印好的分工方案推到众人面前,封面赫然写着“昊阳系团队发展规划”。
“先说说现状。”吴昊清了清嗓子,“脑机接口项目要深耕,充电桩业务要扩张,小程序的迭代也不能停,现有的人手肯定不够。更重要的是,我们几个都是在校学生,学业不能丢,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给团队留条后路。”
邵易阳第一个举手:“昊哥,我早就想好了,我打算考研,而且要考张教授的研究生!”他指了指自己桌上的考研资料,“脑机接口这东西太有意思了,我想跟着张教授深钻,以后既能帮实验室搞项目,又能给公司的技术研发当桥梁,一举两得。”
【天蛾分析:邵易阳性格稳重,逻辑思维强,适合科研辅助岗位,其学业规划与团队科研需求匹配度89%。】
“我支持你。”吴昊点头,“不过考研期间,你手头的售后和供应链管理得交接出去。李娜,你能不能接过来?”
行政专员李娜眼睛一亮,她早就不满足于只做杂事:“吴哥放心,我这半年跟着邵哥学了不少,保证能接住!就是……供应链那块涉及跟工厂对接,我怕搞不定。”
“有杨凯程在,怕什么?”高诗琪笑着说,“凯程现在对工厂那套门儿清,让他每周抽半天带带你,保准你能上手。”
杨凯程挠了挠头:“我没问题。其实我也有个想法,琪程科技打算在深圳开个分公司,专门对接南方的供应商,我想毕业后过去坐镇。这样既能帮昊阳科技打通南方的供应链,又能拓展琪程的业务,两边不耽误。”
高诗琪立刻表示支持:“我爸也提过这事,深圳的电子产业集群优势大,确实该去布局。我会帮你安排人手盯着这边的厂子。”
两人一唱一和,眼里的默契藏都藏不住。吴昊看在眼里,笑着打趣:“行啊,你们俩,这是把公司业务当成‘异地恋’鹊桥了?”
办公室里爆发出一阵哄笑,杨凯程和高诗琪的脸颊都红了。
笑声过后,王鹏推了推眼镜:“昊哥,我想全身心跟着你搞脑机接口和小程序研发。我跟家里商量好了,本科毕业后不考研,直接加入公司的技术部,周明现在是技术骨干,我想跟他多学学。”
周明立刻拍着胸脯:“鹏哥放心,只要你肯学,我把压箱底的本事都教你!对了昊哥,我们是不是该招几个专职的程序员了?光靠实习生和我们几个兼职的,怕是跟不上项目进度。”
“这事儿我早有安排。”吴昊拿出另一份名单,“张教授帮我们推荐了三个计算机系的毕业研究生,都是他课题组成员,技术硬,人品也信得过,下周就能来面试。”
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吴昊身上。他深吸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规划:“张教授跟我提过,我打算申请本硕连读,这样既能保留学生身份,又有更多时间兼顾科研和公司。重点放在三块:一是脑机接口算法优化,争取尽快达到军方要求;二是推进昊琪新能源的注册事宜,高学姐,这事得麻烦你多盯着;三是小程序的商业化拓展,王鹏,我们得琢磨着怎么把用户流量变现了。”
【天蛾同步生成时间分配表:每周3天投入实验室,2天处理公司业务,1天用于课程学习,剩余1天弹性调配,效率最大化。】
“还有个事。”吴昊话锋一转,“从这个月开始,所有人的薪资翻倍,邵易阳考研期间每月发生活补贴,杨凯程去深圳的差旅费全报,另外给每个人配一台最新的笔记本电脑,学习工作都能用。”
这话一出,办公室里瞬间沸腾了。李娜激动得差点把手里的笔掉地上:“吴哥,这……这也太突然了!”
“不突然。”吴昊看着这群陪他一路打拼的伙伴,语气诚恳,“公司能有今天,靠的是大家的付出。钱不是目的,是想让你们没有后顾之忧,既能安心读书,又能放手干事。”
散会后,邵易阳留下来整理资料,看着桌上的考研大纲,嘴角忍不住上扬。以前他总觉得毕业后找份安稳工作就行,是吴昊让他看到了另一种可能——原来读书和创业并不矛盾,甚至能相互成就。
王鹏和周明则扎进了技术部,对着脑电波数据模型讨论到深夜。周明感慨道:“以前总觉得搞技术就是敲代码,现在才发现,能把技术用到帮人治病、甚至国防上,这才叫真本事。”
吴昊站在落地窗前,看着办公室里亮到深夜的灯光,心里一片踏实。团队就像一艘航船,以前他一个人掌舵,难免手忙脚乱;现在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有人负责导航,有人负责划桨,有人负责修补船帆,这艘船才能在更广阔的海域里乘风破浪。
【检测到团队分工明确,成员目标一致性达92%,判定为“高效协作”状态,解锁团队技能“快速响应”——紧急任务处理效率提升30%。】
“看来,我们离真正的‘昊阳系’,又近了一步。”吴昊在心里对自己说。
喜欢重生18岁:外星智能体助我逆袭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18岁:外星智能体助我逆袭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