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军用项目初落地,野外测试显真章
昊昊与陈潇潇的关系确定后,吴昊的生活多了一抹温柔的色彩。但他并没有因此放缓脚步,因为军用能源调度系统的野外测试已进入倒计时。李建国上校亲自带队,将测试地点选在了内蒙古边境的草原驻训基地,那里冬季气温低至-35c,夏季最高达40c,正好能检验系统在极端环境下的性能。
出发前一周,技术组进行了最后一次全流程模拟。周明盯着监控屏,额头上渗着汗珠:“低温启动时间还是慢了2秒,虽然在允许范围内,但要是遇到紧急情况,这2秒可能就是关键。”
吴昊让“天蛾”调出温度影响曲线:“把预热模块的功率再调大10%,同时优化启动程序,把非必要的自检步骤放到后台运行。”他指着屏幕上的代码,“这里加个条件判断,当环境温度低于-30c,自动跳过电池均衡检测,先保证启动再说。”
【天蛾提示:调整方案可将启动时间压缩至1.8秒,但会增加电池损耗风险(约0.5%\/次)。建议增加“极端模式”开关,仅在紧急情况下启用。】
“就按这个来。”吴昊拍板,“给系统加个物理开关,只有军官授权才能启动极端模式,平时还是按标准流程走。”
测试队出发那天,陈潇潇特意来送行。她给吴昊塞了个保温杯:“里面是姜茶,草原上冷,记得多喝几口。还有这个——”她拿出一个缝制的平安符,上面绣着简单的星星图案,“我妈说这个能保平安。”
吴昊捏着温热的平安符,心里暖流涌动:“等测试结束,我给你带草原的风干牛肉。”
驻训基地的条件比想象中更艰苦。刚到的第二天就遇上了暴风雪,帐篷被吹得哗哗作响,温度计的指针死死钉在-38c。李建国上校看着裹着军大衣的吴昊,笑着说:“小吴,这环境可比实验室残酷多了,你们的系统能顶住吗?”
“试试就知道了。”吴昊示意周明启动设备。当充电桩的显示屏在寒风中亮起绿光,电流稳定输出时,在场的士兵们发出一阵欢呼。
但真正的考验在后面。按照测试计划,系统需要在72小时内完成“极端温度循环”“电磁干扰抵抗”“多设备协同调度”三项核心测试。
低温循环测试中,系统表现稳定,极端模式下的启动时间果然控制在2秒内;电磁干扰测试用了军方的专用干扰仪,模拟战场环境,系统虽然出现过3次数据波动,但都在0.5秒内自动恢复;最棘手的是多设备协同——当10台充电桩、5个光伏板阵列和2台储能车同时联网时,调度算法出现了0.3秒的延迟。
“这不行。”李建国上校当场指出,“战场上0.3秒的延迟可能导致整个能源网络崩溃。必须优化。”
那天晚上,吴昊和周明裹着睡袋在帐篷里改代码。草原的夜晚格外冷,笔记本电脑的电池掉电飞快,他们只能轮流把电脑塞进怀里保暖。“天蛾”不断推送优化方案:
【建议引入“边缘计算”架构,将部分调度任务下放至设备本地处理,减少中央服务器压力。】
“有了!”周明突然坐直身体,“我们可以给每个设备装个小型处理器,让它们先自己判断优先级,再把结果上报给总系统,这样能省掉一半的数据传输时间!”
两人连夜修改程序,第二天一早再次测试——多设备协同的延迟降到了0.05秒,完全满足军用标准。李建国上校看着实时数据,用力拍了拍吴昊的肩膀:“好小子,果然没让我失望!这套系统,我们要了!”
测试结束那天,草原放晴了。吴昊站在山坡上,给陈潇潇打视频电话。镜头里,蓝天白云下的光伏板阵列泛着蓝光,像一片蓝色的海洋。
“你看,这就是我们的‘战场能源站’。”吴昊笑着说。
陈潇潇的声音带着笑意:“太厉害了!等你回来,我请你吃火锅,暖暖身子。”
挂了电话,李建国走到他身边:“小吴,跟你透个底,总部对这套系统很满意,打算在全军推广。后续的升级维护,还得靠你们。”他顿了顿,眼神变得严肃,“不过也因此,你们可能会成为某些势力的‘眼中钉’,安全问题一定要重视。”
吴昊点头:“我们已经在升级安保系统了,谢谢上校提醒。”
【天蛾提示:军用项目落地将提升公司战略价值,但也可能加剧境外势力的窥探风险。建议申请“国防科技保密资质”,强化核心技术的保护级别。】
回程的路上,吴昊看着窗外飞逝的草原,心里清楚,拿下军用订单只是开始。昊琪能源的技术已经触及国家战略层面,未来的路,不仅要拼技术实力,更要守得住安全底线。但他有信心——因为他身后,有一支能打硬仗的团队,还有一份温暖的牵挂,支撑着他不断前行。
喜欢重生18岁:外星智能体助我逆袭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18岁:外星智能体助我逆袭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