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狼蛛全地形车下线,复杂地貌任驰骋
秘密基地的测试场里,一辆外形奇特的车正在攀爬45度的陡坡。它没有轮子,取而代之的是八条带花纹的履带,像只巨大的狼蛛,在碎石堆里灵活穿梭,遇到两米宽的壕沟,轻轻一跃就过去了。
“‘狼蛛’全地形车,通过最终测试!”李师傅拿着对讲机大喊,声音盖过了引擎的轰鸣。
这是逆向工程技术的第一个落地成果。天蛾解析外星残骸的“自适应行走结构”后,吴昊就让团队着手研发——针对边境巡逻、地质勘探等复杂场景,要造一辆“没有路也能走”的车。
“传统履带车在松软地面容易陷住,‘狼蛛’的八条履带能动态调整接地面积。”工程师小王指着屏幕上的压力分布图,“在沼泽地能把压强降到每平方厘米50克,比人走路还轻;爬坡时自动收紧内侧履带,像登山鞋的防滑纹一样咬住地面。”
更绝的是它的“智能避障系统”。测试场里故意堆放了废弃轮胎、钢筋架,狼蛛车的传感器扫过一遍,瞬间就能规划出最优路线,遇到无法绕开的障碍,还能抬起前肢“跨过去”。
“试试武器搭载!”吴昊下令。只见车顶弹出一个模块化武器架,既可以装机枪,也能换成交响炮,甚至能搭载无人机——天蛾的“多域协同”技术在这里派上了用场,车、机、人能实时共享战场数据。
军工研究院的王主任看得直拍大腿:“这玩意儿太顶用了!边防连在喜马拉雅山巡逻,普通军车开不上去,战士们得背着三十斤装备爬冰坡,有了狼蛛,连人带物资都能送上去!”
首批十辆狼蛛车下线那天,吴昊特意请了张教授来参观。老人看着车在模拟山地里如履平地,感慨道:“我年轻时去西藏科考,光在海拔五千米的哑口就堵了三天。这技术要是早三十年有,能少牺牲多少科研人员。”
吴昊望着狼蛛车扬起的烟尘,心里清楚,这只是逆向工程的小试牛刀。天蛾已经根据残骸数据,画出了“虎鲨潜航器”的草图——能在万米深海承受千倍大气压,比现有深潜器先进整整一代。
“下一步,把反重力材料的解析成果用在狼蛛的悬挂系统上。”吴昊对团队说,“争取让它在垂直崖壁上也能走。”
夕阳把狼蛛车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只守护边疆的钢铁猛兽。吴昊知道,这些装备不仅是武器,更是给战士们的“护身符”——当科技能替人承受艰险,守护的意义才更显厚重。
昊琪新能源的氢能大巴刚在欧洲拿下订单,就收到了大鹰帝国的“技术壁垒”通知——以“安全风险”为由,禁止昊琪的燃料电池进入欧洲市场,同时要求盟友同步抵制。
“他们这是输不起了。”高诗琪把新闻推到吴昊面前,标题刺眼:《大鹰战争部:警惕不明来源的氢能技术》。下面的评论区,不少媒体暗指昊琪的技术“可能来自非传统渠道”。
吴昊冷笑一声。自从狼蛛车的测试视频流出,大鹰资本就没消停过,先是造谣专利侵权,后又游说盟友封锁市场,现在干脆撕破脸用行政手段打压。
“天蛾,分析他们的软肋。”
“大鹰帝国的氢能产业链依赖进口催化剂,其中60%来自脚盆鸡的合作供应商,40%来自咱们公司出口的催化剂。”数据流弹出一份名单,“且他们的车载储氢罐技术落后,爆炸风险是昊琪产品的3倍。”
“那就给他们加点料。”吴昊拨通供应商电话,“暂停对大鹰境内企业的催化剂供应,就说产能技术升级淘汰原有落后技术。”
紧接着,吴昊让哈工大实验室公布最新测试数据:昊琪的储氢罐在枪击、高温、碰撞测试中均未发生爆炸,而某大鹰品牌的样品在80c环境下就出现泄漏——数据一上网,欧洲网友炸开了锅,纷纷质问政府:“为什么禁止更安全的技术?”
大鹰帝国的能源部长被议会质询,气得摔了文件:“查!给我查昊琪的技术到底从哪来的!”可他们派来的商业间谍刚靠近秘密基地,就被天蛾预警的安保系统逮个正着,人赃并获。
“他们越是急,越说明咱们打对了七寸。”吴昊看着邵易阳递来的报表,氢能大巴在东南亚的订单翻了三倍,“非洲那边的代理商说,只要我们愿意技术授权,他们可以用锂矿来换。”
更妙的是,天蛾解析的“高效制氢技术”落地了——用太阳能制氢,成本比传统方法降低40%。吴昊在内蒙古建了全球最大的光伏制氢基地,这下连能源来源都不用看别人脸色。
陈潇潇看着新闻里大鹰企业股价暴跌的消息,笑着问:“这下他们该消停了吧?”
“消停?”吴昊调出虎鲨潜航器的图纸,“他们越是打压,咱们越要跑得快。等咱们的深海采矿技术成熟了,大鹰的稀土垄断就该破了。”
窗外的阳光正好,昊琪新能源的logo在研发楼顶上闪着光。吴昊知道,技术壁垒就像纸糊的墙,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别人能封死的。他和天蛾要做的,就是把这堵墙,变成自己的护城河。
喜欢重生18岁:外星智能体助我逆袭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18岁:外星智能体助我逆袭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