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清晨,哈尔滨的风还带着料峭的寒意。吴昊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冲锋衣,背着提前准备好的笔记本和几支新钢笔,在约定的校门口等车。
他特意提前了十分钟,远远就看见一辆白色的面包车停在路边,车身上贴着“星光支教社”的绿色贴纸。
车边已经站着几个人,陈潇潇的身影在晨光里格外显眼。她换了件米白色的羽绒服,头发扎成利落的马尾,手里提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帆布包,正和一个戴眼镜的女生说着什么。听到脚步声,她转过头来,看到吴昊时明显愣了一下,随即露出几分惊讶的微笑。
“是你?”她的声音带着清晨的清亮,“你也报名了这次活动?”
“嗯,”吴昊走到她面前,尽量让语气显得自然,“之前听讲座时觉得公益挺有意义,刚好看到招募就来了。”他刻意没提是专门为了她而来,怕这份刻意会打破此刻的平和。
“太好了,我们正缺人呢。”旁边戴眼镜的女生笑着插话,她胸前的工作牌上写着“社长 林薇”,“我是林薇,负责支教社的活动统筹。这位是陈潇潇,金融系的,我们社的‘活动主力’。”
陈潇潇被林薇打趣,脸颊微微泛红,连忙转移话题:“吴昊同学是哪个系的?之前没在社里见过你。”
“航空航天学院的,大一。”吴昊简洁地回答,目光落在她手里的帆布包上,“这里面装的是……”
“给孩子们带的书和文具,”陈潇潇拉开拉链让他看了一眼,里面整齐地码着几本童话书和一沓彩色卡纸,“还有些手工材料,上次去看他们在学折纸,说缺些彩纸。”
吴昊心里微动。他昨晚让“天蛾”检索过阳光留守儿童之家的基本情况,知道那里的孩子大多是父母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年龄从六岁到十二岁不等,平时除了课本,很少有课外读物。他摸了摸自己背包里的笔记本,那是他特意挑选的带卡通封面的款式,原本还担心会不会太幼稚,现在看来倒是刚好。
“人齐了,我们上车吧。”林薇拍了拍手,招呼着另外两个陆续赶来的男生。面包车的空间不算宽敞,吴昊上车时特意选了后排的位置,刚坐下,就见陈潇潇抱着帆布包在他旁边的空位坐了下来。
“不好意思,前面位置满了。”她轻声说,将帆布包小心地放在腿上。
“没事。”吴昊摇摇头,眼角的余光瞥见她包侧袋里露出半截口琴,金属的琴身在晨光里闪着微光。
车缓缓驶出市区,道路两旁的高楼渐渐被低矮的农田取代。
陈潇潇看着窗外掠过的景象,忽然轻声说:“我小时候也在乡下待过,那时候村里没什么书,唯一的一本童话集被全村的孩子传着看,翻得书角都卷 边了。”
吴昊侧过头,听她继续说:“后来上了高中,每次看到公益组织的支教照片,就总想着要是能早点有人给村里的孩子带些书去就好了。所以上了大学,看到支教社的招募就立刻报名了。”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笃定的温柔,“其实这些孩子不缺聪明劲,就是缺些能让他们看到更大世界的窗口。”
吴昊想起前世在海城电视台那次晚会上,陈潇潇站在台上说“每个孩子都该有做梦的权利,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帮他们把梦做得更清晰些”。那时他只觉得这话遥远又空泛,此刻听她亲口说出,才明白这份坚持背后藏着怎样的热忱。
“天蛾”的提示音在脑海里悄然响起:“分析目标个体陈潇潇行为模式,公益参与度92%,共情能力评估为优。建议从‘教育资源分配’‘乡村儿童心理’等话题切入,可提升社交匹配度。”
吴昊没有立刻接话,而是看着窗外说:“我老家也是海城的,老城区的学校条件也一般,好多孩子高中没读完就跟着家长出去打工了。”这是他真实的经历,前世他住职工小区就有好几个是这样。
陈潇潇转过头,眼里闪过一丝讶异:“你也是海城的?”
“嗯,海城老城区的。”
“好巧,我家在海城老城区。”她笑了起来,眉眼弯成好看的弧度,“说不定我们小时候还在同一个菜市场见过呢。”
车里的气氛渐渐活跃起来,林薇和另外两个男生在聊学校的趣事,吴昊和陈潇潇则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海城的街景,从老电影院门口的糖画摊,到护城河边上的柳树,很多共同的记忆让两人之间的距离瞬间拉近。
一个小时后,面包车停在一栋红色的两层小楼前,门口挂着“阳光留守儿童之家”的牌子。几个穿着校服的孩子已经等在门口,看到车就雀跃地围了上来,嘴里喊着“陈姐姐”“林姐姐”。
陈潇潇刚下车,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就扑到她怀里:“潇潇姐姐,你上周说要教我们折小星星的,带彩纸了吗?”
“带了,”陈潇潇笑着从帆布包里拿出彩纸,“不仅有彩纸,还有新故事要讲呢。”
吴昊看着她被孩子们围住的样子,心里忽然有种莫名的触动。她低头和孩子说话时,眼里的温柔比在讲座上专注的神情更动人,像是有细碎的星光落在里面。
林薇拍了拍他的肩膀:“吴昊,你跟我来,咱们负责给孩子们上一节趣味科学课。”她指了指旁边的教室,“里面有黑板和几张桌子,简单的实验器材我们也带来了。”
吴昊跟着林薇走进教室,里面已经坐了十几个孩子,最小的看起来才六岁,正睁着好奇的大眼睛打量着他。他深吸一口气,从背包里拿出笔记本和钢笔:“大家好,我叫吴昊,今天我们来做几个有意思的小实验,好不好?”
孩子们齐声喊“好”,声音里满是期待。吴昊看着他们发亮的眼睛,忽然觉得“天蛾”推荐的这个社交节点,或许不只是为了靠近某个人,更是让他看到了另一种生活的可能——一种除了逆袭和奋斗之外,同样值得奔赴的温暖。
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水的魔力”四个字,刚拿起粉笔,就看到陈潇潇抱着彩纸站在教室门口,冲他比了个加油的手势。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她脸上,那抹笑容干净又明亮,让吴昊的心跳漏了一拍,手里的粉笔差点掉在地上。
他定了定神,对着孩子们露出一个自信的微笑:“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实验,怎么让一张纸托住一杯水……”
喜欢重生18岁:外星智能体助我逆袭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18岁:外星智能体助我逆袭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