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残片里的星尘,实验室的微光
深夜的研发中心,只有吴昊所在的实验室还亮着灯。空调的嗡鸣里,藏着一种近乎凝滞的专注——他指尖捏着的镊子上,正托着一块指甲盖大小的金属残片。
这是三天前,李建国上校派人送来的“特殊快递”,外层标注着“罗布泊无人区采集,疑似非地球物质”。当时吴昊拆开铅盒的瞬间,意识里的“天蛾”突然发出一阵急促的蜂鸣,这是L4级状态下从未有过的反应。
【天蛾提示:检测到高强度硅基生命能量残留,材质含超纲元素“星尘钛”,具备常温超导特性。建议立即启动逆向工程分析,优先级:最高。】
“星尘钛?”吴昊对着无影灯眯起眼,残片在光线下泛着淡淡的蓝晕,边缘的熔痕像是被某种高温瞬间灼烧而成,“能解析它的分子结构吗?”
【天蛾响应:已建立三维模型,正在推演合成路径。预计耗时72小时,需补充稀土元素数据库。】
实验室的恒温箱里,整齐码放着陈潇潇送来的保温桶。最上面那层还冒着热气,是她熬的莲子百合粥,碗底压着张便签:“凌晨三点必须睡觉,我调了十个闹钟。”吴昊失笑,将便签折成小方块塞进白大褂口袋——这已经是他连轴转的第三个晚上了。
逆向分析的过程比想象中更棘手。星尘钛的原子排列呈螺旋状,像某种自我修复的链条,普通熔炉根本无法模拟其结晶环境。吴昊盯着屏幕上跳动的分子模型,指尖无意识地敲着桌面,突然想起老家灶台上的铁锅——母亲总说,铁锅用久了会“养出包浆”,越用越不容易粘。
“等等,”他猛地抬头,“天蛾,试试加入碳纳米管作为‘骨架’,用液压机模拟高压环境,温度梯度按罗布泊昼夜温差设置!”
【天蛾响应:参数调整中……模拟成功率提升至68%。】
液压机启动的嗡鸣声里,吴昊往反应釜里加入最后一克稀土催化剂。透过观察窗,他看到金属溶液在高压下慢慢凝聚,蓝晕从中心向外扩散,像一滴墨滴入清水。这一幕让他想起重生那天的教室——阳光透过窗户落在试卷上,尘埃在光柱里跳舞,那时的他绝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能触摸到来自星海的物质。
第四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实验室时,“天蛾”的提示音终于变得平稳:
【天蛾提示:逆向合成完成。1立方厘米星尘钛复制品,常温超导性能达标,稳定性92%。可应用于机甲能源传导系统。】
吴昊颤抖着戴上隔热手套,从反应釜里取出那块复制品。它比原版更亮,蓝晕流转间,仿佛真的盛着一片浓缩的星空。这时,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推开,陈潇潇抱着一件厚外套站在门口,眼下带着淡淡的青黑:“我猜你又没吃早饭。”
她走近时,目光落在复制品上,突然伸手碰了碰它的边缘:“它有点像……我们支教时看到的萤火虫,会自己发光。”
吴昊把复制品放进密封盒,突然笑了:“也许宇宙本来就是个大萤火虫,到处撒着会发光的碎片。”他接过外套穿上,衣兜里的便签硌了他一下,“粥还有热的吗?我想和你讲讲,这东西能让机甲的能源效率提升多少倍。”
陈潇潇转身去热粥,晨光落在她的发梢,和实验室里的蓝晕交织在一起。吴昊看着密封盒里的星尘钛,突然明白——所谓星际科技,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它藏在母亲的铁锅纹路里,藏在支教时的萤火虫翅膀上,藏在爱人递来的热粥香气中,最终被一双愿意抓住微光的手,从星尘里拽进人间。
【天蛾提示:检测到碳基生命体情绪稳定,协作效率提升17%。建议补充睡眠3小时,以应对后续研发。】
吴昊关掉提示,望着窗外渐亮的天空。远处的塔吊正在升起,城市的轮廓在晨雾中慢慢清晰。他知道,这块小小的复制品,只是一个开始。那些藏在残片里的星海密码,终将在他和“天蛾”的手中,变成守护地球的铠甲。
喜欢重生18岁:外星智能体助我逆袭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18岁:外星智能体助我逆袭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