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蜂鸟无人机集群,全域感知织天网
秘密基地的试飞场上,一千架巴掌大的无人机正悬浮在半空,机身泛着金属的冷光,外形酷似振翅的蜂鸟。吴昊举起控制终端,指尖在屏幕上一划,集群瞬间分裂成十个小队,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朝着不同方向掠去。
“天蛾,开启多光谱探测模式,构建三维地形模型。”
“已启动光学、红外、电磁多频谱探测,数据同步传输中……”意识中,试飞场周边五公里的地形以每秒30帧的速度被绘制出来,连地下三米的管线走向都清晰可见。
这是“蜂鸟无人机集群”项目,专为配合“玄女空天战机”打造的“空中感知节点”。单架无人机的重量只有150克,却搭载了天蛾设计的微型多光谱传感器,一百架集群联动,能在十分钟内完成方圆十公里的全域扫描,探测精度达到厘米级——这意味着敌人哪怕藏在草丛里、伪装成岩石,都逃不过它们的“眼睛”。
“测试强电磁干扰环境。”吴昊下令。
工程师按下按钮,试飞场立刻被强电磁信号笼罩。普通无人机早已失控坠落,蜂鸟集群却只是微微震颤,随即自动切换成“量子加密通信模式”,数据传输毫无卡顿。屏幕上,原本分散的小队迅速向干扰源聚拢,形成一个球形包围圈,红外镜头清晰地锁定了干扰设备的位置。
“这抗干扰能力,比军方现有的侦察无人机强十倍!”赶来验收的王主任盯着屏幕,手指在三维模型上滑动,“你看这峡谷里的信号死角,蜂鸟居然能自动调整编队,用一架无人机当中继,给后面的机群铺路,这智商绝了!”
吴昊笑了笑,调出更极端的测试场景:“王主任再看这个。”画面里,三十架无人机突然“被击落”,剩下的一千九百七十架却像有了灵性,瞬间重组编队,自动填补探测盲区,连数据采集效率都没下降——这是天蛾的“蜂群容错算法”,哪怕损失三分之一的节点,集群依旧能保持战斗力。
最让人惊艳的是“伪装侦察”模式。吴昊一声令下,蜂鸟无人机的机翼突然展开,露出与树叶相似的纹路,飞行时还模仿了鸟类的扑翼频率。在红外镜头下,它们的散热特征和真实鸟类几乎一致。
“这要是飞到边境线上,谁能认出是无人机?”王主任激动地拍着桌子,“上个月边境搜捕,就是因为侦查设备太显眼,让目标提前跑了。有了这玩意儿,看谁还能藏得住!”
试飞结束后,张教授拉着吴昊的手不放:“这机群我们要了!首批来100架,配给高原部队做伴飞侦察,预算不是问题!”
吴昊却有更深的打算:“张教授,蜂鸟不仅能侦察,还能当‘通信中继’。如果在南海岛礁部署几批,就能构建一张覆盖整个海域的通信网,哪怕卫星信号被掐断,咱们的舰艇、战机照样能互联互通。”
张教授眼睛一亮:“这个思路好!我马上给军方打报告,把蜂鸟纳入‘全域感知体系’规划!”
离开试飞场时,夕阳正染红天际。吴昊看着蜂鸟集群自动飞回机库,它们的微型电机发出细微的嗡鸣,像无数只勤劳的工蜂在构筑巢穴。他知道,这张由钢铁蜂鸟织成的天网,将成为守护国土的第一道防线——任何试图潜入的威胁,都将在它的注视下无所遁形。
喜欢重生18岁:外星智能体助我逆袭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18岁:外星智能体助我逆袭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