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星际母舰定名“鸾鸟”,首航惊破海天色
海城临海的巨型船坞被清晨的薄雾笼罩,改造近一年的“瓦良格”号航母如沉睡的巨兽,静静伏在水面上。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舰体表面的墨蓝色涂层泛起金属般的光泽,甲板边缘那圈淡金色纹路突然亮起——这是天蛾依据猎户座旋臂轨迹设计的能量引导纹,此刻正随着朝阳角度缓缓流转,仿佛将星光缀在了钢铁舰身。
“该揭幕了。”吴昊站在舰桥顶层,望着下方工人们小心翼翼地解开覆盖在舰首的红绸。陈潇潇抱着刚满五周岁的女儿吴晓,小家伙伸着胖乎乎的小手,似乎想抓住那飘动的红绸,引得周围人都笑了起来。
红绸落地,露出一块由钛合金锻造的牌匾,上面是着名书法家题写的两个烫金大字:“鸾鸟”。
“《山海经》里说,鸾鸟见则天下安宁。”陈潇潇轻声解释,将女儿的小手贴在冰冷的舰体上,“以后吴晓就知道,爸爸造的这艘船,是用来守护安宁的。”
吴昊握住妻女的手,掌心传来舰体轻微的震动——那是双核聚变核心预热的征兆。天蛾的电子音在意识中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鸾鸟’号全系统自检完毕,38组立场推进装置压力稳定,电磁弹射轨道谐振频率校准完成,误差0.03毫米,符合首航标准。请求下达试航指令。”
“允许试航。”吴昊对着通讯器下令,目光扫过舰桥屏幕上的参数面板。
船坞闸门缓缓打开,海水涌入的声音被“鸾鸟”号的低鸣覆盖。不同于传统航母启动时的黑烟滚滚,这艘改造后的巨舰仅在舰体下方泛起一圈淡蓝色的立场光晕,便如离弦之箭般滑入深海。海军观察员王上校死死盯着速度表,指针从10节、20节一路飙升,最终定格在32节——这已是现役航母的极限速度,可“鸾鸟”号的舰体摇晃幅度竟不到1度,桌上的水杯连波纹都未泛起。
“这稳定性……简直不像在海上跑。”王上校揉了揉眼睛,指着反重力力场推进装置的数据流,“传统螺旋桨推进器在高速时会产生空泡,你们这‘无接触推进’是怎么做到的?”
“逆向解析的外星立场技术。”吴昊调出三维模型,“推进器产生的反重力场能‘托举’舰体,减少90%的水阻。打个比方,普通航母是在水里‘刨’,‘鸾鸟’是在水面‘飘’。”
上午十点,电磁弹射测试开始。一架玄女空天战机被固定在弹射轨道上,机身银灰色的涂层在阳光下闪着冷光。天蛾的量子计算机已在0.01秒内完成推力计算,屏幕上弹出最优弹射角度:11.7度。
“各单位注意,弹射倒计时——3,2,1!”
随着吴昊的指令,轨道瞬间迸发淡紫色电弧,战机尾部的喷射口还未启动,整架飞机已如被无形巨手抛出,在甲板尽头划出一道完美的抛物线。王上校掐着秒表惊呼:“从静止到升空仅用0.8秒!比美军福特级快了整整1.2秒!”
更令人惊叹的是能量回收系统。当战机升空的瞬间,轨道末端的超导线圈亮起绿光,天蛾同步播报:“本次弹射回收能量280千瓦时,可满足全舰照明系统3小时供电。”
“寻常航母弹射一次要消耗6吨淡水,你们这……”王上校摸着发烫的轨道,语气里满是震撼。
“用的是‘脉冲-回收’闭环设计。”吴昊笑着指向能量仪表盘,“就像弹弓——拉弓时储能,松手时回收余力。这套系统的效率,比美军现役高出40%。”
试航持续至黄昏,“鸾鸟”号在预定海域完成180度转向测试。当舰体划出的尾流在海面上铺开,宛如一条连接天地的金色绸带时,天蛾突然提示:“检测到120公里外有商用卫星过顶,是否启动光学伪装?”
“不用。”吴昊望着夕阳为舰体镀上的金边,“让他们看看,中国也有了能划破黑暗的‘鸾鸟’。”
返航时,陈潇潇抱着吴晓站在甲板上,小家伙叽叽喳喳地指着天边的晚霞,仿佛在和“鸾鸟”号的金色纹路对话。吴昊知道,这艘母舰的首航不仅是一次技术测试,更是一个宣言——人类向星空进发的号角,已在这片海域正式吹响。
喜欢重生18岁:外星智能体助我逆袭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18岁:外星智能体助我逆袭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