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首页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极道战尊大唐如意郎龙血战神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江山权色军工科技少年大将军大魏宫廷我家阳台通三国冠冕唐皇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全文阅读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txt下载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70章 疮痍重整 生机渐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惊蛰的雷声刚滚过河北平原,冻土便顺着裂缝渗出黑褐色的泥浆。李瑁踩着半化的冰碴站在沧州西城门的废墟上,靴底陷进混着焦木的烂泥里,没到脚踝。城楼上残存的箭簇还嵌在焦黑的梁木里,箭羽早已被烟火熏成灰黑色,风一吹,发出细碎的呜咽,像在诉说去年叛军焚城时的惨状。

“殿下,这是沧州城内外的损毁账册。”沧州刺史捧着个磨破边角的牛皮册子,手指冻得发紫,“烧毁民房七百三十六间,官署、粮仓、驿站全被夷平,现存百姓一千二百七十三户,不足战前的三成。最要命的是农具——叛军撤退时挨家砸铁器,连菜刀都没留下几把,春耕怕是要误了。”

李瑁接过账册,纸页粗糙得刺手,上面的墨迹被雨水洇得模糊,却仍能看清“张三家:犁一具、锄两把,尽毁”“李村:水车三架,焚”的字样。他翻到最后一页,见角落里用朱笔写着“孤儿四十二名,孤寡老人八十七名”,心口像被什么东西堵着,闷得发慌。

“让各州府的铁匠铺停了兵器打造,全力赶制农具。”李瑁合上账册,声音压得很低,“我已让人从洛阳调了五十车生铁,三日后就到。再传信给工部,让他们派三个造过曲辕犁的巧匠来,按这个图纸改良农具。”

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卷麻纸,上面用炭笔细致地画着曲辕犁的构造:犁辕弯成优美的弧线,犁箭上多了个可滑动的铁环,旁边注着“调节深浅,省力三成”。这是系统提供的“唐代农具改良图谱”里最基础的一款,却比当下通用的直辕犁效率高得多。

刺史捧着图纸,手指在弯曲的犁辕上摩挲,眼睛亮得像落了星子:“这物件……竟能省三成力气?若是真的,一户农家能多种两亩地!”

“不止。”李瑁蹲下身,抓起一把混着草灰的泥土,土块在掌心一捻就碎,露出里面细小的沙粒,“沧州的土偏沙,得深耕。这犁能多翻半尺,把底下的活土翻上来,保墒耐旱。”他忽然瞥见不远处有个孩童正用手刨冻硬的土地,指甲缝里渗着血,连忙走过去。

“小娃,刨这个做什么?”李瑁按住孩子的手,见他冻裂的掌心里攥着几粒发黑的谷种。

孩子怯生生地往后缩:“俺娘说,把这些种埋进土里,开春说不定能发芽……”

旁边的妇人连忙拉过孩子,屈膝行礼:“殿下莫怪,家里实在没粮了,这是去年藏在墙缝里的,想着能发点芽救急。”她的棉袄烂了个洞,露出里面打满补丁的棉絮,冻得嘴唇发紫。

李瑁喉头发紧,转头对参军道:“让王砚的农技队把西域麦种分下去,每户两斗。告诉百姓,这麦种耐寒、产量高,亩产保底三石。收成后先还一半,剩下的秋后再算,若是遭了灾,就全免了。”

“殿下,这……”参军有些犹豫,“国库本就吃紧,若是全免了……”

“百姓活不下去,国库再满有什么用?”李瑁打断他,声音陡然提高,“让驿站快马传信给长安,就说沧州需麦种三千石、糙米五千石,我以荣王印信担保,秋收后必还!”

话音刚落,人群里忽然响起抽气声。几个裹着破毡的百姓互相搀扶着走来,为首的老汉拄着根磨得发亮的木杖,左腿裤管空荡荡的——那是被叛军砍断的。“殿下真要给俺们买种?”老汉声音发颤,浑浊的眼睛里淌下泪来,“俺们……俺们还能种出粮食?”

“能。”李瑁扶住他,目光扫过周围的百姓,“不仅有麦种,还要给大家盖房子、修堤坝。从今日起,凡是参与重建的,每日发一升糙米,管一顿午饭。男人们盖房、筑堤,妇女们纺线、缝补,孩子们捡碎砖、拾柴,人人有活干,人人有饭吃!”

废墟里顿时炸开了锅。先是死一般的寂静,接着有人低低地哭起来,哭声像水波似的蔓延开,最后变成一片压抑的呜咽。一个穿孝服的年轻媳妇忽然跪下,朝着长安的方向磕了三个响头:“俺当家的死在叛军手里,俺以为天塌了……原来,天还没塌啊!”

李瑁让人在城门口搭起临时棚子,作为登记处。百姓们排着队领木牌,牌子上写着“修房”“筑堤”“缝补”的字样,凭牌领粮。负责登记的小吏手忙脚乱,却笑得合不拢嘴:“这才像过日子的样儿!”

接下来的几日,沧州成了个巨大的工地。男人们扛着从叛军废墟里拆出的木料,在工匠的指挥下搭建屋架,夯土的号子声震得冻土都在发颤;妇女们聚在临时搭起的草棚里,用官府调来的旧线旧布缝制棉衣,飞针走线间,不时传来几声说笑;孩子们提着柳条筐,把碎砖瓦片捡在一起,堆成整齐的小山,等着用来糊墙。

李瑁没闲着。他跟着泥瓦匠学和泥,灰浆溅了满身也不在意;见老汉们夯土吃力,就按系统里的“杠杆原理”,让人做了个简易的木夯,省了一半力气;听说有人夜里冻得睡不着,就让人把粮仓里的旧稻草分下去,铺在地上当褥子。

“殿下,您这手上都磨出血泡了。”陈默提着药箱走来,见李瑁正帮着抬梁木,掌心的水泡破了,渗着血珠,连忙拿出创伤散。这药是按系统配方做的,用蒲黄、地榆、龙骨等药材配伍,止血生肌比寻常金疮药快一倍。

“没事。”李瑁摆摆手,闻到药箱里飘出的艾草味,“医棚那边怎么样了?冻疮和外伤的人多吗?”

“多亏您让人烧了热水,又教我们用沸水煮麻线缝合伤口,”陈默笑着说,“现在每日来换药的不过二十几人,比前几日少了一半。我还教了几个村妇辨识草药,寻常的风寒咳嗽,她们用紫苏、生姜煮水就能治。”他忽然压低声音,“那批从系统兑换的冻疮膏真管用,抹三次就能消肿,百姓都说是‘神仙药’呢。”

李瑁笑了笑。系统商城里的基础药材不贵,一两银子能换十斤冻疮膏,却能让百姓少受多少罪。他正想说什么,忽然听见河道那边传来欢呼声,连忙赶过去。

只见工匠们正把一架新做好的水车架在河上。这水车也是按系统图纸做的,比传统的龙骨水车多了三个叶片,水流冲击时转得飞快,清澈的河水顺着木槽流进干涸的田里,激起一片湿润的黑泥。

“成了!真成了!”老水工摸着水车的木轴,笑得眼泪直流,“这玩意儿转得比老水车快一半,一天能浇十亩地!”

李瑁看着水流进田里,浸润着干裂的土地,忽然想起系统里的“梯田图谱”。沧州多丘陵,若是把坡地改成梯田,再配上水车灌溉,起码能多出两千亩良田。“让水工队勘测地形,”他对刺史道,“咱们把东边的坡地改成梯田,今年种荞麦,明年就能种麦子。”

消息传到集市那边,正在卸货的商人眼睛都亮了。为首的洛阳商人王二喜拉着李瑁的手不放:“殿下,您要是真能把坡地改成田,小的就把杂货铺开到沧州来!再给您捎些好东西——苏州的丝绸、岭南的茶叶,保证便宜!”

“不光便宜,还免税。”李瑁拍着他的肩膀,“凡来沧州做生意的,前半年免商税,运货的马车走驿站官道,分文不取。”

王二喜喜得直搓手:“殿下这话当真?那小的这就回洛阳,把亲戚朋友都叫来!咱们在沧州开个大集市,让这里比洛阳还热闹!”

没过几日,沧州还真热闹起来。王二喜带着十几个商人赶来,在城门口摆起摊子:青布、粗盐、铁锅、针线……样样齐全。百姓们拿着刚挣的糙米来换东西,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老婆婆用三升米换了口新铁锅,举着锅转了三圈,笑得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俺家那口破锅,总算能换了!”

李瑁看着这烟火气,心里暖融融的。他让人把叛军烧毁的粮仓改建成学堂,请了个落第的秀才来教书,规定“凡入学的孩童,每日发一个麦饼”,第一天就来了三十多个孩子,朗朗的读书声盖过了夯土的号子。

傍晚巡查时,李瑁路过学堂,见秀才正教孩子们写“唐”字。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炭笔,在木板上歪歪扭扭地画,画完了还举起来给李瑁看:“殿下,俺写得好吗?”

李瑁摸了摸她的头:“好,比殿下写得好。”

小姑娘咯咯地笑,露出缺了颗门牙的豁口:“先生说,学好字,将来能帮殿下记账,记咱们收了多少麦子!”

离开沧州时,已是暮春。新盖的房屋整整齐齐排着,田里的麦种冒出了绿芽,集市上的摊子摆到了街尾,连城墙上都插满了新做的唐旗。百姓们站在道旁相送,手里捧着刚蒸好的红薯、晒干的柿饼,往他马背上塞。那个断腿的老汉让人抬着一块牌匾赶来,红底黑字写着“荣恩永存”,四个大字被春风吹得猎猎作响。

“殿下,麦收时您一定要来啊!”老汉喊道,“俺们给您留着最饱满的新麦!”

李瑁勒住马,回头望去。沧州城在夕阳下泛着温暖的光,炊烟袅袅升起,与天边的晚霞融在一起。他忽然明白,系统里的图纸再好、技术再先进,终究只是工具,真正让这片土地复苏的,是百姓心里那股“好好过日子”的劲头。

马蹄踏在新修的官道上,平稳而轻快。李瑁知道,下一站赵州、再下一站邢州,还有无数的废墟等着重建,无数的百姓等着安顿。但他心里踏实——只要这炊烟不断,希望就不会断。春风拂过麦田,吹起绿色的波浪,像在为这片重生的土地,唱一首崭新的歌谣。

喜欢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神秘复苏之诡闻记名门婚爱,高冷老公太任性重生之我要冲浪我真是个富二代神医废材妃龙游天下之龙珊情缘豪门巨星之悍妻养成快穿之我真的不是渣午后香茶新书足坛幸运星总裁强势爱:染指,小甜妻!波矮子的开挂人生离婚后大佬前夫赖上我娶个村官大小姐皇甫帝国·夫人不好当!老子是条龙斗战魔帝巅峰宝鉴浓情密爱:鲜妻,你好甜战婿归来
经典收藏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一穿就成绝世高手一瘦解千愁我妻上将军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嫡妃当宠【完】暴王偏爱小萌妃大明执刀人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扬帆明海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大明虎威军门我是曹子桓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历史的执笔者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男卑女尊修仙界[综穿]相依为命
最近更新资治通鉴白话版沈少卿探案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敕封一品公侯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大秦风骨:王翦传太后别点灯,奴才真是皇上雪月大明大明:陈圆圆跪地求饶!长安新火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数学易圣:我在春秋当国师三国之青龙镇世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十世轮回之炼体乱世荒年:我每日一卦粮肉满仓!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txt下载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