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首页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百炼飞升录一戟平三国霸天武魂龙血战神我的道姑师父铁甲轰鸣内海贼之母巢秩序逍遥初唐长夜谍影绛色大宋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全文阅读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txt下载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91章 侠骨藏经纬 文脉贯江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长安城的初雪落了三日,礼官院的铜炉里燃着上好的银骨炭,暖意透过雕花窗棂漫到街面。郑虔正伏案校订《国宴仪轨》的最终定稿,忽然听见院外传来一阵不同于宫廷仪仗的脚步声——那脚步轻捷沉稳,落地时带着不易察觉的劲力,像是踏在云端却又稳稳生根。

“郑侍郎,故人来访。”门房的通报声刚落,三道身影已立于阶下。为首者青衫磊落,腰间悬着一柄古朴长剑,正是三年前曾在长安街头仗义执言的华山派掌门岳长风。他身后跟着两位老者,一位背负铁笔,手按腰间令牌,是掌管江湖牒文的“天枢阁”阁主魏先生;另一位身着布衣,袖口露出半截药锄,竟是百草谷谷主苏墨卿。

郑虔连忙起身相迎,目光扫过三人腰间的鎏金令牌——那是李瑁亲设的“江湖议事牌”,持牌者可直入长安议事。“三位掌门远道而来,莫非是为《江湖传承录》的修订之事?”

岳长风拱手笑道:“正是。去年殿下在洛阳提出‘武学传正道,文脉续江湖’,我等回去后便着手整理各派典籍。如今初稿已成,特来呈请殿下过目,顺便商议下月在泰山举办的‘传承大会’。”他解开背上的紫檀木匣,里面整齐码放着三十余卷蓝布封皮的卷宗,封面上“华山派传承录”六个字,笔力遒劲,正是岳长风亲笔。

说话间,李瑁已闻讯而来。他接过卷宗随手翻开,只见首卷详细记载着华山派的起源、历代掌门名录,甚至附有开山祖师的手植古松图谱;次卷则是武学心法,除了核心的《紫霞功》,还特意标注了“练至第三重需辅以内息吐纳图”,旁边用朱砂画着清晰的经络走向;最末一卷竟是“门规辑要”,其中“不可恃强凌弱”“需护佑一方百姓”等条目,旁注着与大唐律例相合之处。

“岳掌门用心了。”李瑁指着“门规”一卷笑道,“这‘遇灾年需开仓济民’一条,与朝廷的‘义仓法’不谋而合。可见江湖与朝堂,本就该是相辅相成。”

苏墨卿上前一步,递上百草谷的卷宗:“殿下请看,我谷将历代验方与朝廷太医院的《千金方》对照,增补了七十余种治外伤的草药图谱。去年关中大旱,弟子们带着新制的‘清暑散’助地方官府赈灾,正是得益于这医武相融的法子。”

李瑁翻看时,发现其中不仅有药方,还有“医者八德”的训诫,旁边贴着一张弟子们在灾区义诊的画像——画中百草谷弟子身着青衣,在烈日下为灾民施针,身后站着维持秩序的县衙差役,军民相得,一派祥和。

“这才是江湖该有的样子。”李瑁合上卷宗,目光转向魏先生,“天枢阁掌管江湖牒文,近来各派弟子的传承考核,可有什么新见闻?”

魏先生取出一本厚厚的登记簿:“回殿下,自去年推行‘传承考核制’,已有十七派完成弟子选拔。像武当派要求入门弟子需先读《论语》百遍,少林增设‘医术课’,连向来孤僻的绝情谷,也开始教弟子们辨识农桑,说是‘练武先学谋生,免得日后为盗’。”他指着登记簿上的朱批,“这些都是各派掌门亲写的考核评语,殿下请看这处——丐帮少帮主乔峰,考核时不仅棍法出众,还能默写《农桑要术》中的‘抗旱法’,被长老们评为‘文武兼修’。”

李瑁闻言颔首:“武学是筋骨,文化是血脉。只练筋骨易成凶徒,独守血脉难御外侮。传令下去,凡通过传承考核的弟子,可凭天枢阁牒文入各州官学旁听,地方官府不得阻拦。”

这话让三人眼睛一亮。岳长风抚掌道:“殿下此举,可比赐金封爵更得人心!去年华山派有个弟子叫林平之,自幼好读书,却因是武人子弟不得入官学。若能让他去长安国子监旁听,将来必能成为文武双全的栋梁。”

议事正酣时,内侍来报:“殿外有西域昆仑派使者求见,说带了本派的《昆仑秘录》,想与朝廷太学的《西域图志》核对山川图谱。”

众人移步前厅,见来者是位高鼻深目的胡商打扮者,正是昆仑派长老阿古拉。他献上的《昆仑秘录》是羊皮卷,上面用汉、吐蕃、突厥三种文字记载着西域山道,标注着何处有险滩、何处可避风雪。“早年我派弟子护送商队,常因地图有误迷路。去年与鸿胪寺的官员核对后,更正了十八处山道标记,如今丝绸之路上的商队,十有八九会来我派请向导。”阿古拉说着,卷起羊皮卷露出背面——那里竟贴着一张朝廷颁发的“丝路护商”奖状。

李瑁看着满堂卷宗,忽然笑道:“既然各派都已整理好传承典籍,不如由天枢阁牵头,编纂一部《江湖总集》。武学篇由各派宗师合订,文化篇请国子监学士批注,再附一张‘江湖与朝堂对应职司图’,让百姓明白江湖门派护一方安宁,与官府保境安民,本是一体两面。”

魏先生连忙取出纸笔记录:“殿下这主意好!比如少林的‘戒律院’对应朝廷的刑部,丐帮的‘分舵’类似各州驿站,标注清楚了,既能让江湖人知法度,又能让百姓懂侠心。”

商议至暮色西沉,李瑁留三人在府中用晚膳。席间谈及下月的泰山大会,岳长风说起一件趣事:“前几日收到魔教日月神教的帖子,说也想派弟子参会。教中长老东方不败还特意送来一份《葵花宝典》的残卷,说是愿与各派交换剑法心得。”

苏墨卿闻言皱眉:“那魔教向来行事乖张,怕是不怀好意。”

李瑁却放下筷子,沉吟道:“正邪之分,不在门派名号,而在行事宗旨。若他们愿派弟子来考校传承——考武学,看是否滥杀无辜;考文化,看是否知晓大义——合格者便允其参会。或许借此机会,能让他们明白,传承不是固守门户,而是择善而从。”

魏先生眼睛一亮:“殿下此言极是!去年魔教有个分舵在江南强征商户,被当地官府与武当弟子联手查办。事后他们新任教主杨莲亭派人送来赔礼,说要整顿教规。可见只要有规矩可循,再桀骜的门派也能纳入正道。”

晚膳后,岳长风三人告辞,临行时李瑁赠了他们每人一套《大唐律例精编》,扉页上亲笔题字:“侠者,以武辅仁;儒者,以文载道。仁道相合,方为传承。”

望着三人消失在雪夜中的身影,李瑁转身回到书房。案上摊着一张刚绘制的《江湖传承图》,用不同颜色标注着各派的分布:中原门派多与官府合作赈灾,西域门派侧重护佑商路,南疆门派则擅长医治瘴疠。图的中央,泰山的位置被圈上朱砂,旁边写着“传承大会”四个大字。

三更时分,窗外传来几声夜枭啼叫,李瑁却毫无睡意。他想起半年前在终南山见到的情景:全真教弟子在山腰开垦梯田,一边背诵《道德经》,一边跟着老农学插秧;山腰的书院里,道士们正与儒生辩论“道法自然”与“民为邦本”的异同;山脚下的市集上,武当弟子帮着驿站传递公文,丐帮弟子则在维持秩序,百姓们见了他们,不再是以往的畏惧,而是熟稔地招呼着“张道长”“李舵主”。

“这才是最好的传承啊。”李瑁拿起狼毫,在图上添了一笔——从泰山向四方引出无数细线,有的连着长安国子监,有的通向边关军营,有的则汇入江南的商市。他知道,当江湖的侠义之心与朝廷的法度之责沿着这些脉络交融,当武学的刚健与文化的柔韧彼此滋养,大唐的江湖,便不再是游离于盛世之外的孤舟,而是托举着乾坤的万流归海。

次日清晨,天枢阁的快马载着《江湖传承大会章程》奔赴各州。章程上写明:大会设“武学考校”“经义问答”“实务推演”三科,考校合格的门派,可获朝廷颁发的“传承认证”,其弟子在各地行医、办学、护商,皆能得到官府协助。

消息传开,江湖震动。衡山派掌门当即下令打开藏经阁,让弟子们抄录《衡山剑法》时必须附上“剑招不可用于私斗”的注解;峨眉派女弟子们则开始学习《女诫》与《急救术》,准备在大会上展示“文武双全”的风采;连最偏远的辽东黑风寨,也遣人送来书信,说要解散寨中喽啰,改建成“护林营”,求朝廷派先生去教寨民读书识字。

雪后的长安城,礼官院的铜炉依旧温暖。郑虔看着窗外扫雪的禁军与路过的江湖弟子相互颔首致意,忽然明白李瑁为何要将宫廷礼仪与江湖传承并重来——无论是宫墙内的揖让进退,还是江湖中的侠肝义胆,究其根本,都是为了让这片土地上的人,既能守得住规矩,又能存得住温情;既能传得下技艺,又能续得上文脉。

而这份传承,正如泰山顶上的青松,历经风雪而愈发挺拔,终将在岁月的长河中,扎下深根,抽出新枝,荫蔽后世。

喜欢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午后香茶新书女配是重生的最仙遊神秘复苏之诡闻记我的美女总裁丹崖仙途让你选召唤兽,你却在选老婆?追你没商量娇妻入怀:恶魔总裁来自阴间老子是条龙比蒙传奇斗战魔帝侯门福妻最强狂婿叶凡秋沐橙傻妻种田:山里汉子放肆亲宿主她甜入心扉成仙绝世战祖我的竹马是男配魔兽世界之吉尔尼斯王子
经典收藏女帝穿今不好惹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山谷长人茶重生明末,我是反贼张献忠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贞观楚王重历战争年代明贼绝世宠臣医品狂妃大周九皇子纨绔帝业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男卑女尊修仙界明末求生记一穿就成绝世高手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最近更新大秦风骨:王翦传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三国:东汉战神,融合韩信闯天下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三国:汜水关奇谋,三国第一谋士娘娘,请卸甲!穿越封建社会弹幕教我怎么革命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大明:陈圆圆跪地求饶!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数学易圣:我在春秋当国师考古学家在秦朝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未知天命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两宋风云之中兴四将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又一口田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txt下载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最新章节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