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了思路的陆棠,训练进入了新的阶段。她不再执着于瞬间的能量爆发和强力压制,而是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内在的引导和与古剑的沟通上。
这个过程同样艰难,甚至更加抽象和耗费心神。尝试用意念构建虚拟的“能量通道”,感受能量如同涓涓细流般在体内按照特定路线缓慢运转,还要分神去“倾听”古剑纹路中那极其微弱的、仿佛心跳般的共鸣韵律。
起初,进展缓慢得令人沮丧。能量流时常“堵塞”或“偏离航道”,与古剑的共鸣也时断时续,难以把握。
但陆棠展现了惊人的耐心和韧性。她将苏晴那个“修水管”的比喻记在心里,一次次失败,一次次调整,如同一个精细的工匠,小心翼翼地雕琢着自身的能量回路。
李不言将她的努力看在眼里。他并没有过多干涉她的具体方法,而是在她遇到明显瓶颈时,才会言简意赅地指出关键所在。
“意守不是死守,通道需有弹性。”
“剑非死物,共鸣是双向的沟通,而非单方面的索取。”
“感受能量的『性情』,顺势而为,而非逆势强控。”
他的指点往往只有寥寥数语,却总能切中要害,为陆棠拨开迷雾。
几天后,变化开始显现。
在一次能量控制的练习中,陆棠尝试将一股微弱的能量通过新构建的“通道”引导至剑尖。这一次,能量流动得异常顺畅,不再是之前那种断断续续的喷射,而是一股稳定、凝聚的纤细金芒,从剑尖透出半寸,凝而不散,持续了足足十秒钟!并且,古剑纹路上流淌过一丝微光,仿佛在回应着她的引导。
虽然这缕金芒依旧微弱,但其稳定和凝练程度,远超以往!
站在一旁监督的李不言,眼中极快地闪过一丝讶异。这种能量控制精度的提升速度,超出了他的预期。他看得出来,陆棠找到了一条更适合她自身特质的路。
他没有出声表扬,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方向对了。保持。”
但这简单的四个字,对陆棠来说,却是莫大的鼓励。
随后的几天,李不言开始安排一些更贴近实战的综合性练习。不再是单纯的能量操控,而是模拟在移动、闪避甚至受到轻微干扰的情况下,维持能量稳定和精准输出。
陆棠渐渐发现,当她不再将全部心神用于“控制”能量本身,而是将能量引导视为一种近乎本能的“呼吸”后,她有了更多的余力去观察环境,预判李不言设置的各种障碍和干扰。
而李不言也似乎有意无意地,在练习中开始加入一些需要简单配合的环节。比如,他会模拟某种需要被同时从两个角度注入能量才能瓦解的“屏障”,或者制造一个需要陆棠在特定时机进行精准能量干扰才能通过的“陷阱”。
起初,陆棠的反应总是慢半拍,无法理解李不言看似随意移动或出手的意图。但几次失败后,她开始强迫自己分出一部分注意力,去观察李不言的动作、甚至是他能量波动的细微变化。
一次模拟“双节点屏障”瓦解练习中,李不言率先出手,一道能量击中了屏障左侧的一个隐形节点。就在节点亮起的瞬间,陆棠福至心灵,几乎想都没想,手中古剑一指,一道纤细的金芒精准地射向了屏障右侧另一个刚刚显现的节点!
两道能量同时作用,屏障应声而碎!
整个过程流畅得仿佛排练过一般。
练习结束后,李不言看着正在平复呼吸的陆棠,难得地评价了一句:“反应尚可。”
陆棠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他指的是刚才那次配合。一股微妙的成就感涌上心头。这不是单纯的力量提升,而是一种……彼此意会、协同作战的雏形。
这种默契的萌芽,在接下来一次真实的、同样是E级评定的清理任务中得到了初步验证。目标是清理一栋废弃医院里滋生的、具有一定微弱致幻能力的“瘴气”孢囊群。
任务过程中,李不言负责主攻和清除大型孢囊,而陆棠则负责在他清理过的区域,用精准的低能量光束扫荡残留的、难以察觉的孢子雾。
过程中,有一次李不言刚用范围性能量冲击清理了一片区域,转身欲走时,陆棠却敏锐地感知到墙角缝隙里还隐藏着一小团极其隐蔽的孢子雾。她来不及出声提醒,几乎是本能地抬手,一道微弱的金芒闪过,精准地将那团孢子雾净化。
李不言脚步一顿,回头看了一眼,正好对上陆棠望过来的目光。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微微颔首,便继续向前。
那一刻,陆棠清晰地感觉到,一种无需言语的信任和理解,正在两人之间悄然建立。她不再仅仅是一个需要被时刻保护和指导的累赘,而是开始成为一个可以分担压力、查漏补缺的、初步合格的“队友”。
回到档案局,总结任务时,李不言依旧言简意赅,但陆棠却能从他比平时稍缓的语气中,感受到一丝不易察觉的认可。
默契,并非一下就有。它是在无数次艰苦训练和实战磨合中,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信任、了解和心照不宣。对于陆棠和李不言这对特殊的导师与学徒而言,这颗萌芽的种子,预示着未来更多可能性。
喜欢高考后我拎古剑,锤爆了幕后黑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高考后我拎古剑,锤爆了幕后黑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