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刚停,空气微湿。
陈岸站在科技公司门口,手里攥着刚签完的协议。纸页还泛着新白,墨迹未干。他低头看了眼袖口,沾着一点泥渍,是昨晚穿深海服时蹭上的。今天他换了身行头——干净的工装裤,胶鞋擦得发亮,头发也刚理过。不像个出海打鱼的,倒像是正经来谈合作的人。
可他知道,这不是谈判。
挂牌仪式已经结束,红布落地,锣鼓响了三轮。马明远在台上讲话,西装笔挺,手帕折得一丝不苟。提到“海洋生物科技”时,语气忽然上扬,像在念广告词。陈岸没鼓掌,目光只落在他公文包拉链缝里露出的一角纸上。
那纸边泛黄,和他在沉船里见过的汇款单一模一样。
他转身走进实验室,没人阻拦。作为创始人之一、挂名股东,他有权限。
房间不大,摆着几台仪器,中央是个玻璃柜,里面养着绿油油的海藻。灯光一照,叶片反光,显得有些油腻。陈岸走近,伸手碰了下温度计。数字跳动了一下,比正常值高出两度。
他从口袋掏出声呐仪。这设备原本用来探测鱼群,如今能扫描分子振动频率。他将探头贴在培养皿外壁,按下启动键。
屏幕起初灰暗,波形图缓缓上升。开始平稳,与普通植物信号无异。但五秒后,曲线骤然抖动,出现一组重复脉冲。
嘀、嘀嘀、嘀——
像是摩尔斯码。
他记下频率值,打开对比库。系统自动匹配,跳出一行字:【相似度97.3%,参考样本:陈天豪随身物品纤维结构】。
陈岸怔住了。
他记得那件西装。三件套,面料硬挺,袖口走线特殊,是澳门老店定制的牌子。前世老板穿过,最后一次股东大会,那人就穿着它撕毁了合同。
现在,这种纹理竟被编进了海藻的基因?
他退出界面,重新扫描整株样本。这次放慢节奏,逐段查看。当光束扫到茎部节点时,图像卡顿了一下,浮现出交错的网格纹路。不是自然生长形成,而是人为嵌入的数据层。
这东西不能吃。
也不是环保材料。
它是用来存储信息的。
陈岸关掉设备,靠墙而立。窗外阳光洒进来,落在操作台上。他的影子斜铺在地,有一瞬,竟与昨夜投影中那个“自己”重合。
但他没有动。
这时,门开了。
周大海走了进来,一只眼睛盯着玻璃柜。“你闻到了吗?”他问。
“什么?”
“一股药味。”他往前几步,鼻子微动,“以前抓毒贩,他们用海带包白粉,就是这个味。”
陈岸没说话。
周大海抬手掀开柜盖。冷气涌出,夹杂着腥气。他扯下一小片海藻,在掌心揉搓。绿色汁液渗出,滴在台面,留下一个黑点。
“烧过。”他说,“这东西经过高温处理,细胞破裂的方式不对。”
陈岸点头。“它能存信息。”
“啥?”
“它的dNA被改造过,可以当作存储介质。”陈岸把声呐仪递过去,“你看这里。”
周大海接过机器,眯眼看着屏幕。几秒后,猛地抬头。“谁干的?”
“马明远。”陈岸说,“或者他背后的人。”
话音未落,外面传来脚步声。两人对视一眼,迅速收起设备。陈岸将培养皿放回原位,拧紧盖子。周大海退到窗边,假装望向船坞。
门被推开。
马明远站在门口,手里拿着文件夹。“陈总,还有件事要确认。”他笑得标准,嘴角弧度恰到好处,说完还掏出手帕轻轻擦了下手。
“进来吧。”陈岸说。
“不用了,我在外面等就行。”他转身离去,却把公文包留在了椅子上。
陈岸望着他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
“他忘了拿。”周大海低声说。
“没忘。”陈岸走过去,拉开拉链。
包里有两份合同。一份写着“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另一份封面空白,内页却是“跨境生物材料转运许可”。签名都是伪造的,笔迹模仿得像,但用力不均,某些连笔生硬做作。
翻到最后一页,夹着一张机票。
目的地:澳门。
时间:明天上午十点。
周大海一看,脸色骤变。“这人要跑?”
“不是跑。”陈岸说,“是回去交差。”
他取出机票,对着灯光细看。背面用铅笔写着一串七位数号码,像是账户或密码。他又摸了摸纸边,发现一道细折痕,呈Z字形。
和汇款单上的折法一样。
“他们在用同一批纸。”他说。
周大海一拳砸在桌上。“我就知道!这些穿西装的,嘴上讲高科技,背地里还是搞走私!”
他越说越怒,转身抄起实验台上的玻璃烧杯,狠狠摔在地上。碎片四溅,液体横流。又抓起金属镊子,朝海藻柜猛砸。
“别毁证据。”陈岸拦住他。
“你还留着?”周大海瞪眼,“这东西根本不是给人用的!它是毒品原料!是洗钱工具!是拿我们这片海当试验场!”
陈岸没反驳。
他知道对方说得对。
但这东西不能毁。它很重要。不只是线索,更是钥匙。系统让他看到这个基地,不是为了阻止签约,而是要他看清整个链条如何运转。
他蹲下身,捡起一片完整的碎玻璃。上面残留着绿色汁液。他用手指抹了抹,略黏,却不滑腻,随即放入密封袋收好。
“你信我。”他对周大海说,“我不只会揭出来。我会让它反过来咬他们一口。”
周大海喘着粗气,许久才点头。
“那你打算怎么办?”
“先查这张机票。”陈岸说,“看看是谁订的,钱从哪出。”
“还有这个包。”周大海指着公文包,“这么重要的东西,怎么会‘忘’?”
陈岸盯着包内衬看了一会儿。
忽然伸手,撕开夹层布料。里面藏着一张微型Sd卡。
他取出卡片,插入手机读卡器。
只有一个视频文件。
点击播放。
画面晃动,显然是偷拍。背景是办公室,墙上钟显示晚上九点四十七分。一人坐在桌前写字,侧脸清晰。
是马明远。
他在抄写一份名单,纸上列着十几个名字,每个后面都标有金额。其中一个被圈了出来:
陈岸。
金额栏写着:已投放,待回收。
镜头外传来声音:“cht-07状态稳定,记忆同步率89%。”
马明远停下笔,抬头问:“那海藻呢?”
“编码完成,准备运往澳门。”
“多久能激活?”
“等他签下协议那一刻。”
视频到此结束。
陈岸放下手机,手指按在屏幕上。
原来他们早就知道他会来。
也知道他会查。
甚至……欢迎他查。
这场签约,本就是为他准备的。
他不是参与者。
他是开关。
周大海看完视频,一句话没说,转身走到门口,反锁了门。
“你现在有两个选择。”他回头看着陈岸,“要么报警,要么……咱们自己动手。”
陈岸没回答。
他打开系统界面,点了签到。
【今日签到成功,获得“跨频通信协议”。】
声音平淡,机械。
可他听出来了。
那语调,和视频里说话的人,一模一样。
他抬头,望向实验室角落的监控摄像头。
红灯一闪,一闪,像在呼吸。
他走过去,拔掉了电源线。
然后拿起手机,连上Sd卡,将视频发给洪叔,只附了一句:盯住码头。
周大海问他下一步去哪。
“先去银行。”他说,“查查我的账户最近有没有进钱。”
“你怕他们真打款?”
“我不是怕。”陈岸穿上外套,“我是想知道,他们想让我相信什么。”
他拉开门,走廊空荡。
风灌进来,吹动了桌上的合同纸页。
其中一页翻了过来,露出背面一行小字:
海藻纤维检测报告编号:mF-275。
喜欢签到渔村,我靠系统逆袭成海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签到渔村,我靠系统逆袭成海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