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兰站在门口,手里攥着一封信,却迟迟没有递出去,整个人怔在原地。
陈岸没动,静静看着她。他的手缓缓移向门后,摸到了一双胶靴——那是他昨天签到得来的奖励,黑色橡胶底,沉甸甸的,踩在石头上稳当不滑。原本打算拿来压工具布,此刻却觉得,也能防身。
“你有事?”他开口,声音平静。
赵秀兰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指节泛白,死死捏着那封信。忽然,她从怀里掏出一把锈迹斑斑的手枪,直直对准屋里。
“陈岸!把东西交出来!”她喊得急促,“我爸的事跟你没关系,别再查了!”
屋里的陈小满听到动静冲出来,一眼看见枪,心头一紧。但她没退,迅速弯腰抄起另一只胶靴,狠狠甩了出去。
“啪”一声脆响,胶靴砸中枪管,手枪脱手飞出,掉进院子外的泥水里。
没人动。
赵秀兰僵在原地,仿佛不敢相信刚才发生的一切。陈小满喘着气,目光紧紧锁住她。
陈岸这才走上前,捡起湿漉漉的手枪。他没看赵秀兰,也没说话,转身进屋。几秒后又出来,手里多了个塑料袋,将手枪装进去扎紧,塞进了灶台角落。
他掏出裤兜里的声呐仪,屏幕亮起。一行数据跳出:两公里外的海面上,一艘快艇正在启动,正快速驶向县城方向,速度异常,不像普通渔船。
他知道,情况不对了。
“小满,回屋去。”他说。
“哥,她……”
“听话。”
等妹妹进屋,他才看向赵秀兰。她脸色发青,眼神游移,站都站不稳。
“谁让你来的?”他问。
“没人……是我自己……”她的声音低下去,“我只是想吓唬你……让他们别查我爸的事……”
陈岸没说话。他知道她说的“他们”是谁——马明远、钱万三,还有那个从不出面的陈天豪。这些人不会让赵秀兰独自前来。这把枪更不是她能弄到的。她是被推出来的,是替别人探路的棋子。
他抬头望了望天。太阳刚升起,村里鸡鸣狗吠,几个孩子背着书包跑过巷子。一切如常。
但他知道,事情已经开始了。
“你走吧。”他说,“下次别带这种东西。”
赵秀兰没动,嘴唇微微颤抖,最终转身跑了。脚步踉跄,差点摔在台阶上。
陈岸目送她走远,才转身回屋。他从床底下拿出渔网和浮标,塞进编织袋,又戴上一顶旧草帽。
“我去码头补网。”他对妹妹说。
“外面不安全。”陈小满抓着门框,“她还会回来吗?”
“不会。”他说,“至少今天不会。”
他拎着袋子出门。走到邻居家墙角时,悄悄按下袖中的声呐仪按钮。界面切换,洋流推算功能启动。他输入快艇的坐标与时间,加上风速、水温、潮汐,反向推演出它的出发点。
几分钟后,结果浮现:海鲜集团冷库区东侧码头。
他记下位置,关掉设备,继续朝码头走去。
渔船停在老地方。他解开缆绳,发动引擎,缓缓驶出港湾。到了开阔水域,他调转方向,沿着冷库区外围航行。距离还有五百米时,他关闭引擎,任船随波漂浮。
他举起望远镜。
冷库门口,一辆白色冷藏车正在装货。工人穿着统一制服,动作整齐,箱子码得密实,封条贴得严整,看起来毫无破绽。但陈岸注意到,车尾压得很低,底盘几乎贴地。这种车通常最多载三吨鱼,现在显然严重超重。
而且,没人搬鱼。
他继续观察,司机下车时习惯性拍了拍左口袋——那是放钱或重要物品的地方。
他放下望远镜,靠在船边。
最近县里查得紧,银行紧盯资金流动。若有人要转移黑钱,最稳妥的方式就是利用冷链车运输。港币体积小、价值高,正好藏在箱中转运。
再加上昨晚洪叔送来的带鱼肚子里发现了微型相机,今天一早赵秀兰就持枪上门,时间太过巧合。对方在清理线索,也在试探他。
他已经不只是被监视,而是成了目标。
但他不能轻举妄动。
至少现在不能。
他收起望远镜,重新发动渔船,调头返航。进港前特意绕了个大圈,确认无人跟踪,才靠岸系好缆绳。
回家路上,他买了半斤挂面、一把青菜,还给弟弟捎了包饼干。进院子时,陈小满正在扫地。
“补好了?”她问。
“差不多。”他说,“还得晾两天。”
他把渔网挂在屋檐下,去井边打水洗手。水流过手掌,他低头看着掌心的老茧与伤痕。这些是赶海留下的印记,也是签到换来的代价。
他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
今晚再去西南海域签到。连续三天在特殊地点打卡,奖励会升级。上次获得了深海压力免疫,这次或许能得到更有用的东西。
他也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梳理所有线索。
账本残页、质检工牌、微型相机、港币运输路线……这些碎片已逐渐拼凑出轮廓,只是还差最后一点。
他想知道,陈天豪到底在怕什么。
为什么三十年前那句“明天不用加班了”,会以摩尔斯电码的形式传回来?
为什么他偏偏穿到了1983年的夏天?
答案一定藏在更深的地方。
他擦干手,进厨房煮面。锅盖刚盖上,院外传来脚步声。
抬头一看,洪叔站在门口,脸色凝重,手里提着一小筐鸡蛋。
“听说……你们早上不太平?”他低声问。
陈岸没说话,掀开锅盖搅了下面。
“我什么都不知道。”洪叔又说,“但我劝你一句,别再碰那些事了。钱万三昨天去了县城,马明远的车也回来了。他们不是好惹的。”
陈岸点点头:“谢谢您送鸡蛋。”
洪叔站了一会儿,转身走了。钥匙串一点声响都没有。
锅里的水面开始冒泡。
陈岸拿出碗筷摆好。面条熟了,他捞出来,加一勺猪油,撒上葱花。
他坐下吃了一口,热乎乎的,有点咸。
门外阳光洒在晒场的竹席上,几只母鸡在啄食。远处海面平静。
他吃完最后一口,把碗放进水盆。
然后起身,从床底取出防水袋,拿出微型相机的数据卡,插入读取器。
屏幕亮起,视频列表滚动而出。
他点开最长的一段——奠基仪式全程录像。
画面中,他铲土、埋坐标、低头查看声呐仪。每个动作都清晰可见。
镜头最后定格在他收回芯片的瞬间。
他暂停播放,放大背景。
灯塔顶部的缝隙里,有一个微小的金属反光点。
他记下了角度。
今晚,他要去那里看看。
喜欢签到渔村,我靠系统逆袭成海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签到渔村,我靠系统逆袭成海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