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刚把铁盒塞回床底,就听见楼下传来一阵脚步声。
不是学生赶课那种慌慌张张的动静,是皮鞋踏在水泥台阶上的声音,一步一顿,沉得很,像是故意放慢了速度。他没抬头,只瞥见桌角水杯的倒影里晃过两个人影,灰夹克,站在宿舍门口。其中一个手里拎着个深棕色木箱,边角包着铜皮,旧是旧,但擦得锃亮。
他心下明了——该来的来了。
半小时前邮局来过电话,说有笔汇款得本人签收。那时他就知道,港城那边动作比预想的要快。
门被敲了三下,力道适中。
“陈默同学?”门外的人嗓音有点沙,“港城来的,捎了点东西。”
“门没锁,请进。”他顺手把桌上的焊枪和镊子推进抽屉,合上摊开的笔记本。
门开了,来人没多打量这间简陋的宿舍,径直走到桌前放下箱子。“十万,整的。十沓,每沓一万,都是新票子。”男人掏出一张清单递过来,“在这儿签个名就行。”
陈默从本子上撕下一角,写了个名字递回去。
对方收好纸条,转身就走,连口水都没喝。
门合上后,他在原地站了几秒,才又蹲下身,从床底重新摸出铁盒,取出那台收音机原型机。外壳是他自己用胶木板一点点磨出来的,接缝处还能看见锉刀的痕迹。他拧开背面四颗螺丝,检查内部——焊点结实,电容没歪,高频模块完好如初。
刚把后盖装回去,口袋里的传呼机就震了一下。
是苏雪发来的数字:692。
这是他们早先约好的暗号——6是“有人找”,9是“要紧事”,2是“尽快回电”。
他摸出笔,在日程本空白处写了一串号码,出去回电话。
“你那边刚走了一辆车,”苏雪的声音压得很低,透着紧张,“黑色的,车尾贴着港城牌照。我跟了一段,记了车牌,现在在实验室外面。”
“别凑太近,”他说,“让他们等着。”
“可他们说想立刻验货。”
“那就让他们多等一会儿。”
挂了电话,他把收音机小心地放进帆布包,锁好门下楼。校园里人不多,几个女生抱着书从图书馆出来,笑着讨论下周的诗会。他穿过林荫道,步子不紧不慢,看着就像去上普通的实验课。
实验室的门虚掩着。
推开门,里面站着三个男人。中间那位五十岁上下,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穿着藏青色中山装,袖口扣得严严实实。旁边两人一左一右,神色警惕。
“陈先生。”中间那人开口,带着点粤语口音,“我是来谈合作的。钱,已经送到府上。但生意归生意,我得亲眼看看这机器灵不灵光。”
陈默放下包,没接话,先转身把窗户关严实,再把门反锁上。
“您想怎么验?”他问。
“随便调个台,听十分钟。”港商说,“我要听港台的电台,能清楚收到,算你本事。”
旁边两个手下交换了一下眼神,似乎有点意外。
陈默点点头,打开收音机。
旋钮轻轻一转,喇叭里立刻淌出一段粤语女声,唱的是《啼笑因缘》,歌声清亮,伴奏清晰,没有一点杂音。他又微调了两下,信号更稳了。
“现在几点?”他问。
“三点十三分。”站在角落的苏雪答道。
“那就放到三点二十三。”他把音量调到适中,“这十分钟里,谁要是碰一下机器,就算我输。”
没人动弹。
接下来的十分钟,屋子里静得只剩下婉转的歌声和墙上挂钟的滴答声。港商靠在桌边,手指无声地敲着膝盖,眼睛始终没离开那台小小的收音机。
时间一到,陈默准时关了机。
“如何?”他问。
港商没直接回答,而是走上前,掀开后盖仔细看了看里面的构造。“这电路设计……不像国内厂子的路数。”他沉吟道,“你跟哪位师傅学的?”
“自己瞎琢磨的。”陈默说,“图是我画的,零件是我挑的,焊也是我焊的。您要是不放心,我现在就拆了重装一遍。”
对方笑了,摆摆手:“不必了。”
他转向随从:“记下,工艺流程、材料清单、生产周期,全按陈先生说的办。合同明天就签。”
旁边的人赶紧点头。
但港商话锋一转,语气微妙地变了:“不过,量产的时候,我们得派两个技术员过来盯着。毕竟投入不小,得确保万无一失。”
陈默在椅子上坐下,翘起一条腿,鞋尖轻轻点着地。
“您打算派几个人?”他问。
“两个,最多三个。”
“住哪儿?伙食怎么解决?”
这问题显然出乎对方意料。
“这个……我们自行解决就好。”
“自行解决?”陈默笑了笑,“是住招待所,还是租民房?吃食堂三菜一汤,还是自己开火做饭?”
屋子里一时安静下来。
“流程图、材料单,包括废品率、进货渠道,我都可以给您,清清楚楚。”陈默站起身,从包里拿出一叠纸,“您每周抽检三台成品,拿去哪儿检测都行。”
他把资料放在桌上,声音平稳。
“但我这儿地方小,设备也简单,实在腾不出地方给人住。您要的是信心,不是监工。要是信不过我,这合作不如就此打住。”
港商盯着他看了好几秒,突然“啪”地拍了下手。
“好!”他声音洪亮,“就依你!人不派了!”
他又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过来:“这是银行存单副本,十万已经入账。后续五万定金,三天内打到指定账户。”
陈默接过,扫了一眼,揣进兜里。
“多谢信任。”他说。
港商临走前,又回头深深看了他一眼:“后生仔,你有这般手艺,不该一直困在这学堂里。”
“还没想好下一步。”陈默送他们到门口,“等想明白了,第一个知会您。”
门一关上,苏雪就快步走近。
“你刚才太冒险了,”她眉头蹙着,“万一他们当场翻脸怎么办?”
“不会。”他把手插进裤兜,“他们是正经生意人,图的是长远赚钱。东西过硬,他们比谁都守规矩。”
苏雪看着他,担忧却没散去。
“我知你担心什么。”他声音低了些,“但这次不同。他们要的是能下金蛋的鸡,不是杀鸡取卵。我给他们真东西,他们才会持续投钱。”
说完,他从包里摸出那张存单副本,递给她。
“存单副本,户头开在你爸单位附近那家支行。密码是你生日。”
苏雪一愣:“你给我这个做什么?”
“万一我哪天出了状况,你还能帮我保住这点底子。”他笑了笑,“再说,你不替我管着,难道让我妈从乡下赶过来数票子?”
她瞪了他一眼,还是接了过去,仔细折好,塞进衬衫口袋。
“以后别这么独断专行,”她说,“有什么事先跟我通个气。”
“知道了,苏大记者。”他背上包,“走,请你吃糖水。今天发了一笔,得庆祝一下。”
“谁要跟你吃糖水。”她嘴上嫌弃,脚步却跟了上来。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实验楼。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投在安静的走廊上。
经过公告栏时,陈默脚步微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一张新贴的通知被风吹得微微卷边——是校团委“科技报国先进个人评选”的报名启事。
他没停留,继续往前走。
苏雪察觉到了他那瞬间的迟疑:“怎么了?”
“没什么,”他说,“就是觉得,这年头,能安安稳稳做出一台好用的收音机,比拿什么奖都实在。”
她侧头看了他一眼,嘴角轻轻弯了弯。
走到自行车棚,他从自己那辆旧车的车筐里拿出收音机,吹了吹上面落的灰,小心地放进帆布包最里层。
“下次演示,得换个大点的喇叭。”他说,“让全校都听听港台的歌是什么动静。”
“你就知道显摆。”她推着自己的单车,走在他旁边。
“这可不是显摆,”他跨上车,调整了一下车把,“这叫文化传播。”
风吹过树梢,卷起几片早落的叶子。远处教学楼里的灯一盏接一盏亮起来,像一块巨大的电路板正在缓缓通电。
他蹬起车子,车轮碾过地面的小石子,发出细碎的声响。
苏雪在他身后喊:“骑慢点!摔了可没人扶你!”
他回头一笑,刚想说什么——
前方拐角猛地冲出一辆堆满纸箱的平板车,不偏不倚,堵住了整条小路。
喜欢重生1981:成了科技流氓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1981:成了科技流氓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