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信号如同一个遥远的灯塔,指明了潜在的方向,但眼前的威胁和脚下的道路仍需步步为营。在凌风的决策下,壁垒进入了高速运转的“双轨制”发展期:一方面全力修复战争创伤,另一方面则以前所未有的投入,进行技术和力量的革新。
陈守义的实验室成了壁垒最繁忙的地方之一。基于对“天神殿”混沌力量的分析以及韩冰新能力的启发,“秩序武装”计划被正式提上日程。
“传统的能量武器对混沌力场效果不佳,我们必须将‘秩序’的属性直接铭刻在我们的攻击上!”陈守义在一场项目会议上激动地阐述着他的构想。
第一个成果是“破序者”步枪的原型。它与传统电磁步枪不同,枪管内部蚀刻了复杂的、能引导和稳定“秩序”能量的回路。其发射的特制弹头并非单纯依靠动能,而是在出膛瞬间会被注入一股经过调制的、低强度的秩序能量场。
“试试这个,雷队长。”陈守义将原型枪递给前来测试的雷烈。
雷烈对准远处一个模拟“聆讯者”能量护盾的标靶扣动扳机。一道淡蓝色的光束一闪而逝,命中标靶。没有剧烈的爆炸,但那面能量护盾却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剧烈荡漾后,稳定性明显下降,光芒黯淡了近三分之一。
“嘿!有效!”雷烈咧嘴一笑,“虽然单发威力小了,但这破盾效果真不赖!”
另一个重点项目则是基于韩冰那种“物质修复”能力的延伸——“秩序壁垒”护盾发生器。这种新型护盾不再是单纯的能量屏障,而是在能量场中嵌入了微观的秩序稳定矩阵。当受到混沌能量攻击时,护盾会优先消耗能量去“中和”混沌属性,而非硬抗,从而极大提升了防御效率。
韩冰也参与了护盾的测试,她将自己的力量缓缓注入原型机。只见淡蓝色的护盾表面,开始浮现出若隐若现的、如同冰晶花纹般的能量脉络,散发出一种令人心安的稳定感。
“很好,”韩冰感受着护盾的能量流动,“这种结构对混沌力量的抗性很高。如果能大规模部署,前线士兵的生存率会大幅提升。”
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牺牲,深刻地影响了壁垒的年轻一代。学院的气氛变得更加肃穆,但也更加充满斗志。凌星的事迹被详细记录,并在学员中广泛传颂。他那燃烧生命、化身秩序之火的最后时刻,成为了无数年轻觉醒者心中的丰碑。
苏婉在主持医疗和科研之余,也开始在学院定期授课,讲述异能的本质、生命的力量,以及“秩序”并非冰冷规则,而是守护与创造的道理。她常常以凌星为例,告诉学员们,力量的强弱固然重要,但驱动力量的意志更为关键。
这一日,在学院的训练场,一批学员正在进行异能适应性训练。一个名叫林小雨的年轻女孩,她的水系异能在一次情绪激动时,偶然凝结出的冰晶,竟然也带上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幽蓝光泽,虽然远不如凌星那般明显,却让在场的教官和暗中观察的韩冰都为之动容。
“又一个……”教官低声感叹。
韩冰静静地看着那个因为成功而兴奋的女孩,冰封的心湖泛起一丝涟漪。
(凌星,你看到了吗?你的意志,并不仅仅存在于我的力量里。它像种子一样,撒播了出去,开始在更多的人心中发芽。)
(这就是传承……这就是壁垒真正的力量所在。)
她没有现身打扰,只是默默地将林小雨的名字记下,决定稍后让苏婉给予其更多的关注和引导。
在凌风的推动下,壁垒开始有意识地储备用于深空探索的关键资源。一些在旧时代被视为战略储备的稀有金属、高纯度能源晶体被列为首要搜寻目标。陈守义的团队也开始着手研究小型化聚变反应堆、长效生命维持系统以及基于“秩序”信号解析成果的超远距离通讯技术。
这些计划耗资巨大,在资源紧张的末日背景下引起了部分管理人员的疑虑。在一次资源分配会议上,有人提出:“指挥官,将这么多资源投入一个虚无缥缈的‘深空梦’,是否会影响我们应对眼前威胁的能力?母巢和天神殿可不会等我们准备好。”
凌风平静地回应:“你的担忧很有道理。但我们必须明白,固守地球,我们终将面临资源枯竭和敌人无止境消耗的那一天。‘星火’信号是我们跳出这个困局的唯一希望。这并非好高骛远,而是为文明寻找一条真正的生路。眼前的防御和深空的探索,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新型的‘秩序武装’既能用于地球防御,未来也可能成为星海航行的保障。”
他环视众人,语气坚定:“我们将一边握紧手中的刀盾,一边仰望星空,铸造通往未来的舟船。这很难,但我们必须这么做。”
会议结束后,凌风独自登上修复好的防御墙,眺望着远方。他的手中,握着一份刚刚由陈守义团队提交的、关于初步计算出的“星火”信号源大致方向的报告——指向了太阳系外围,柯伊伯带之外的某个未知区域。
路还很长,但壁垒的锋芒,正在战火与鲜血的淬炼下,一步步重铸。希望的薪火,也在新一代的成长中,悄然传递。
喜欢末日重启:炼狱狂枭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末日重启:炼狱狂枭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